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03136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4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施工方法包括:在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上设置定位孔;在与既有隧道止抵的岩层上选取部分岩层构成岩石保护层,并在岩石保护层上设置减振孔组,其中,岩石保护层位于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与既有隧道之间,减振孔组具有至少一个减振孔;将炸药、水袋和炮泥装入定位孔内;利用炸药爆破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且通过减振孔吸收炸药产生的振动。由此,通过在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与既有隧道之间设置岩石保护层,并且在岩石保护层上设置减振孔以吸收振动,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申请的施工方法可以减小炸药产生的振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从而可以尽量防止既有隧道的结构出现破损、管片脱落等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地下设施建设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修建地下设施时,例如修建地铁、有轨电车的部分区段或交通隧道时,由于地下设施位于地表下方,地下设施需要穿过岩层,使用机械设备清除岩层存在难度大、效率低、成本高的问题,为了降低施工难度,施工人员可以在待爆破区域内使用炸药清除岩层。
[0003]相关技术中,当地下设施采用先修建隧道、然后建造车站等建筑的工程流程时,施工人员需要清除隧道周围的岩土以进一步地建造其他建筑,使用炸药爆破隧道周围的岩层会导致炸药爆炸产生的振动传导至既有隧道,会造成既有隧道的结构出现破损、管片脱落等问题,影响了地下设施的使用安全性,从而导致地下设施需要重新修补及加固,进而影响了地下设施的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尽量防止既有隧道的结构出现破损、管片脱落等问题,提高地下设施的使用安全性,降低地下设施的施工进度受到的影响,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包括:在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上设置定位孔;在与既有隧道止抵的岩层上选取部分岩层构成岩石保护层,并在所述岩石保护层上设置减振孔组,其中,所述岩石保护层位于所述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与所述既有隧道之间,所述减振孔组具有至少一个减振孔;将炸药、水袋和炮泥装入所述定位孔内;利用所述炸药爆破所述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且通过所述减振孔吸收所述炸药产生的振动。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与既有隧道之间设置岩石保护层,并且在岩石保护层上设置减振孔以吸收振动,与现有技术相比,使用本申请的施工方法可以减小炸药产生的振动对既有隧道的影响,从而可以尽量防止既有隧道的结构出现破损、管片脱落等问题,可以提高地下设施的使用安全性,且可以使地下设施无需重新修补及加固,进而可以降低地下设施的施工进度受到的影响。
[0007]优选的,所述在所述岩石保护层上设置减振孔组,包括:在所述岩石保护层上设置多个减振孔组,多个减振孔组沿所述岩石保护层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减振孔组具有所述岩石保护层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减振孔,相邻的至少两个减振孔组的多个所述减振孔间交错布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多个减振孔组,并且使每个减振孔组具有多个减振孔,每个减振孔组的减振孔均可以吸收振动,多个减振孔组配合可以提高岩石保护层的减振效果,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既有隧道受到的振动,进而可以进一步地避免隧道破损或变形。
[0009]优选的,所述减振孔的直径为D,D满足关系式:70mm≤D≤200mm。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振孔的直径大小影响减振孔的减振效果,将减振孔的直径大小设置为70mm~200mm可以使减振孔的减振效果满足施工场地的减振要求,同时可以降低减振孔的成型难度,从而可以降低地下设施的施工成本。
[0011]优选的,所述岩石保护层的厚度为W,W满足关系式:80cm≤W≤120cm。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岩石保护层的厚度尺寸过大会导致岩石保护层难以被清除,岩石保护层的厚度尺寸过小会导致岩石保护层的保护效果不满足既有隧道的减振需求。通过将岩石保护层的厚度尺寸设定为80cm~120cm,可以使岩石保护层的厚度尺寸更适宜,从而可以兼顾岩石保护层的减振效果和清除难度。
[0013]优选的,任意相邻的两个减振孔组之间的间隔距离为S1,每个减振孔组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减振孔之间的间隔距离为S2,S1和S2满足关系式:20cm≤S1≤30cm,20cm≤S2≤30cm。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减振孔在岩石保护层上均匀且密集地排布,如此可以使多个减振孔内的空间基本形成连续的减振空间,当炸药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在岩石保护层构成的固体介质与减振空间构成的气体介质之间传导时发生衰减,且冲击波在气体介质中传播难度更高,从而可以使传导至既有隧道的振动更小,进而可以有效地避免既有隧道出现损伤。
[0015]优选的,所述将炸药、水袋和炮泥装入所述定位孔内,包括:测量所述待爆破区域对应的所述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根据所述裂隙发育程度,确定所述炸药、所述水袋和所述炮泥在所述定位孔内的装填方式,且根据确定的所述装填方式对应将所述炸药、所述水袋和所述炮泥装入所述定位孔内。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测量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然后根据岩层的裂隙发育程度选择适宜的炸药、水袋和炮泥的装填方式,最后根据炸药、水袋和炮泥的装填方式对应将炸药、水袋和炮泥装入定位孔内,在确保岩层被充分破碎的情况下,可以有效减少破碎岩层所需炸药用量,从而可以使清除地下设施范围内岩土的施工难度更低,有助于加快施工节奏。
[0017]优选的,所述根据所述裂隙发育程度,确定所述炸药、所述水袋和所述炮泥的装填方式,包括:当所述待爆破区域对应的所述岩层裂隙不发育时,依次向所述定位孔内装入所述炸药、所述水袋和所述炮泥;当所述待爆破区域对应的所述岩层裂隙发育时,依次向所述定位孔内装入所述水袋、所述炸药和所述炮泥。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裂隙不发育时,破碎岩层所需炸药用量较多,将炸药优先装入定位孔内能够保证定位孔内炸药填充量更充足,水袋布置于炸药与炮泥之间可以增加爆炸产生的气体,炮泥靠近定位孔的敞开端设置以封堵定位孔。当待爆破区域对应的岩层裂隙不发育时,破碎岩层所需炸药用量较少,将水袋优先装入定位孔内然后装入炸药,能够增加定位孔内炸药爆炸后产生的气体,水袋产生的水蒸气可以使岩层破碎更彻底,有助于施工人员清理破碎后的岩石块,从而可以降低待爆破区域内岩土的清理难度。炮泥靠近定位孔的敞开端设置以封堵定位孔。
[0019]优选的,所述定位孔的中心处与所述既有隧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2.1m。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定位孔的中心处与既有隧道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2.1m时,炸药产生的振动经过岩石保护层和减振孔减振衰减后,衰减后的振动不会对既有
隧道的管片造成损伤,从而提高既有隧道的使用安全性。
[0021]优选的,所述在待爆破区域内设置定位孔,包括:将所述待爆破区域分隔为第一待爆破区域和第二待爆破区域,当所述第一待爆破区域未被爆破时,在所述第一待爆破区域内设置定位孔;当所述第一待爆破区域已被爆破时,在所述第二待爆破区域内设置定位孔,其中,所述第一待爆破区域和所述第二待爆破区域沿所述地下设施的高度方向排布,且所述第一待爆破区域位于所述第二待爆破区域的正上方。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使用本申请的施工方法,施工人员可以首先施工清理第一待爆破区域,通过将第一待爆破区域清理为第一已施工区域后,施工人员可以在第一已施工区域内安装基坑支护,在确保第一已施工区域内施工安全后,施工人员可以继续在第二待爆破区域内进行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待爆破区域(20)对应的岩层上设置定位孔(201);在与既有隧道(10)止抵的岩层上选取部分岩层构成岩石保护层(40),并在所述岩石保护层(40)上设置减振孔组(410),其中,所述岩石保护层(40)位于所述待爆破区域(20)对应的岩层与所述既有隧道(10)之间,所述减振孔组(410)具有至少一个减振孔(411);将炸药、水袋和炮泥装入所述定位孔(201)内;利用所述炸药爆破所述待爆破区域(20)对应的岩层,且通过所述减振孔(411)吸收所述炸药产生的振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岩石保护层(40)上设置减振孔组(410),包括:在所述岩石保护层(40)上设置多个减振孔组(410),多个减振孔组(410)沿所述岩石保护层(40)的厚度方向依次排布,每个所述减振孔组(410)具有所述岩石保护层(40)的长度方向依次排布的多个减振孔(411),相邻的至少两个减振孔组(410)的多个所述减振孔(411)间交错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孔(411)的直径为D,D满足关系式:70mm≤D≤200mm。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岩石保护层(40)的厚度为W,W满足关系式:80cm≤W≤120cm。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的两个减振孔组(410)之间的间隔距离为S1,每个减振孔组(410)中任意相邻的两个减振孔(411)之间的间隔距离为S2,S1和S2满足关系式:20cm≤S1≤30cm,20cm≤S2≤30c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设施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炸药、水袋和炮泥装入所述定位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朝海郑光展于明亮赵岳龙杨通群黎壮高李娇罗鹏程何平川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爆破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