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宝石衬底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技术

技术编号:3940133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蓝宝石衬底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该制备方法,包括:提供蓝宝石衬底;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沉积复合缓冲层;在所述复合缓冲层上沉积外延层;所述复合缓冲层包括依次沉积于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的SiO2图形层、SiON界面层、Si3N4层、掺Si的AlN界面层、Al预沉积层、AlN过渡界面层及AlN层。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多个材料层共同配合形成的复合缓冲层,有效提高外延材料的晶体质量,减少位错缺陷,提升发光效率。提升发光效率。提升发光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蓝宝石衬底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半导体
,尤其涉及一种蓝宝石衬底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氮化镓基发光二极管的外延片,通常采用异质衬底外延制备而成,其中,蓝宝石衬底由于生产技术成熟、稳定性较好等优点受到广泛应用。然而,蓝宝石衬底与氮化镓基外延材料之间存在较大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导致外延材料在生长过程中会受到较大的应力,且容易形成位错,产生缺陷,导致发光二极管的光效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蓝宝石衬底外延片及其制备方法、LED,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由多个材料层共同配合形成的复合缓冲层,有效提高外延材料的晶体质量,减少位错缺陷,提升发光效率。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首先,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6]提供蓝宝石衬底;
[0007]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沉积复合缓冲层;
[0008]在所述复合缓冲层上沉积外延层;
[0009]所述复合缓冲层包括依次沉积于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的SiO2图形层、SiON界面层、Si3N4层、掺Si的AlN界面层、Al预沉积层、AlN过渡界面层及AlN层。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iON界面层为经由所述SiO2图形层的表面进行氮化而形成。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iON界面层的制备步骤如下:
[0012]在沉积所述SiO2图形层之后,通入氨气,进行高温氮化处理,高温氮化处理的温度为1050℃~1250℃,压力为50torr~300torr。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掺Si的AlN界面层的制备步骤如下:
[0014]在所述Si3N4层上预铺铝,随后进行氮化处理。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掺Si的AlN界面层的制备步骤如下:
[0016]在所述Si3N4层沉积完毕后,在MOCVD腔室中,以N2和H2作为载气,向反应腔中通入TMAl气体,进行低温预铺铝,温度为750℃~1000℃,生长压力为50torr~200torr;
[0017]预铺铝完毕后,以N2和H2作为载气,向反应腔内通入氨气及硅烷,进行高温氮化处理,高温氮化处理的温度为1050℃~1250℃,压力为100torr~300torr。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lN过渡界面层为经由所述Al预沉积层的表面进行氮化而形成。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AlN过渡界面层的制备步骤如下:
[0020]在Al预沉积层沉积完毕后,在MOCVD腔室中,以N2和H2作为载气,向反应腔内通入氨气,进行低温氮化处理,所述低温氮化处理的温度为850℃~1000℃,压力为100torr~300torr。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iO2图形层的厚度为1nm~10nm,所述Si3N4层的厚度为1nm~10nm,所述Al预沉积层的厚度为0.5nm~5nm,所述AlN层的厚度为5nm~50nm,所述SiON界面层、所述掺Si的AlN界面层及所述AlN过渡界面层的厚度均小于1nm。
[0022]其次,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蓝宝石衬底外延片,包括蓝宝石衬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蓝宝石衬底上沿外延方向依次设有复合缓冲层及外延层,所述复合缓冲层包括依次沉积于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的SiO2图形层、SiON界面层、Si3N4层、掺Si的AlN界面层、Al预沉积层、AlN过渡界面层及AlN层。
[0023]再者,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LED,包括由上述的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制得的外延片。
[002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5]本专利技术中,在蓝宝石衬底与外延层之间设置复合缓冲层,其中,蓝宝石衬底的晶格常数为SiO2的晶格常数为Si3N4的晶格常数为AlN的晶格常数为自SiO2图形层向AlN层形成了晶格常数、热膨胀系数渐变的缓冲层结构,由此减少各材料层之间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提高后续在缓冲层上生长的外延层的晶体质量,提升发光效率,此外,在高温热处理的过程中,SiO2图形层、Si3N4层及AlN层会对蓝宝石衬底形成拉应力,使得未生长外延层的外延片形成微上翘曲的结果,在后续的外延层生长过程中,这种微上翘曲结构会降低外延材料的张应力,使得蓝宝石衬底与MOCVD反应室中石墨载片接触更加充分,进而使得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升了外延片的良率、发光效率和波长均匀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29]首先,参见图1及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包括:
[0030]S10.提供蓝宝石衬底1;
[0031]S20.在所述蓝宝石衬底1上沉积复合缓冲层2;
[0032]S30.在所述复合缓冲层2上沉积外延层3;
[0033]所述复合缓冲层2包括依次沉积于所述蓝宝石衬底1上的SiO2图形层21、SiON界面层22、Si3N4层23、掺Si的AlN界面层24、Al预沉积层25、AlN过渡界面层26及AlN层27。
[0034]本专利技术中,在蓝宝石衬底1与外延层3之间设置复合缓冲层2,其中,蓝宝石衬底1的晶格常数为SiO2的晶格常数为Si3N4的晶格常数为AlN的晶格常数
为自SiO2图形层21向AlN层27形成了晶格常数、热膨胀系数渐变的缓冲层结构,由此减少各材料层之间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提高后续在缓冲层上生长的外延层3的晶体质量,提升发光效率,此外,在高温热处理的过程中,SiO2图形层21、Si3N4层23及AlN层27会对蓝宝石衬底1形成拉应力,使得未生长外延层3的外延片形成微上翘曲的结果,在后续的外延层3生长过程中,这种微上翘曲结构会降低外延材料的张应力,使得蓝宝石衬底1与MOCVD反应室中石墨载片接触更加充分,进而使得温度分布更加均匀,提升了外延片的良率、发光效率和波长均匀性。
[0035]其中,所述SiON界面层22为经由所述SiO2图形层21的表面进行氮化而形成,形成的SiON界面层22与SiO2图形层21之间的晶格适配性更高,经由SiON界面层22降低SiO2图形层21与Si3N4层23之间的晶格失配和热失配。
[0036]其中,所述SiON界面层22的制备步骤如下:
[0037]在沉积所述SiO2图形层21之后,通入氨气,进行高温氮化处理,高温氮化处理的温度为1050℃~1250℃,压力为50torr~300torr,示例性的,高温氮化处理的温度为1050℃、1100℃、1150℃、1200℃或1250℃,但不限于此,示例性的,压力为50torr、100torr、150to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蓝宝石衬底;在所述蓝宝石衬底上沉积复合缓冲层;在所述复合缓冲层上沉积外延层;所述复合缓冲层包括依次沉积于所述蓝宝石衬底上的SiO2图形层、SiON界面层、Si3N4层、掺Si的AlN界面层、Al预沉积层、AlN过渡界面层及AlN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ON界面层为经由所述SiO2图形层的表面进行氮化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iON界面层的制备步骤如下:在沉积所述SiO2图形层之后,通入氨气,进行高温氮化处理,高温氮化处理的温度为1050℃~1250℃,压力为50torr~300torr。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Si的AlN界面层的制备步骤如下:在所述Si3N4层上预铺铝,随后进行氮化处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蓝宝石衬底外延片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掺Si的AlN界面层的制备步骤如下:在所述Si3N4层沉积完毕后,在MOCVD腔室中,以N2和H2作为载气,向反应腔中通入TMAl气体,进行低温预铺铝,温度为750℃~1000℃,生长压力为50torr~200torr;预铺铝完毕后,以N2和H2作为载气,向反应腔内通入氨气及硅烷,进行高温氮化处理,高温氮化处理的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俊程龙高虹郑文杰印从飞张彩霞刘春杨胡加辉金从龙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兆驰半导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