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及无菌套组件、介入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940068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及无菌套组件、介入系统,该泵头折叠方法包括:将无菌套组件套装在展开状态的泵头上,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位于泵头的保护尖端一侧,无菌套组件的近端接头位于泵头的近端相连的导管一侧;将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和近端接头中的一者打开、另一者夹紧,自远端接头和近端接头中夹紧的接头,向无菌套组件内注入预冲液,对泵头内及无菌套进行预冲排气;将打开的压握器套装在泵头外周的套体上,操作压握器闭合压缩泵头至收折状态。基于压握器执行泵头的预收折操作,可减小推送作用力,操作便利性较好,整体配置管理成本较低。同时,无菌套组件的套体中充注液体后,可降低泵头向导入器中推送时的摩擦阻力。送时的摩擦阻力。送时的摩擦阻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及无菌套组件、介入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及无菌套组件、介入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心脏病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临床上通常使用机械循环支持(MCS)系统和心室辅助设备(VAD)来治疗心力衰竭。众所周知,对于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设备,需要能够迅速为患者提供支持的设备,且便于医生快速、微创地部署处置方案。
[0003]一种典型的MCS系统实现方式,是经由导管经皮放置的旋转式导管泵。在常规方法中,将导管泵插入体内并连接至心血管系统(例如,连接左心室和升主动脉),以辅助心脏的泵功能,用于在一段时间内减少心肌的负荷,在心脏移植之前稳定患者或用于持续支持。例如,在治疗急性心肌梗塞(MI)或代偿性心力衰竭时,可以使心源性休克后的患者稳定下来;或者,在高危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期间为患者提供支持。
[0004]现有的导管泵分为两种基本形式,一种是电机内置不可折叠式,另一种是电机外置可折叠式。其中,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可切换于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也即具有相对较小的介入尺寸和较大的展开尺寸,基于较小介入尺寸可以经由较小的穿刺口尺寸进入患者身体,可减轻病人痛苦和减少穿刺口并发症;同时,较大的展开尺寸可获得良好的水力学效果,以提供较大的辅助流量。
[0005]实际介入操作准备时,需要在体外对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进行收折操作。具体来说,将具有预收折通道的导入器滑套在导管外部,通过推送导入器或牵拉导管,使得泵头收折进入导入器的预收折通道内,操作力阻力较大,操作便利性较差。
[0006]有鉴于此,亟待针对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操作方式进行优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及无菌套组件、介入系统,通过优化泵头折叠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泵头输送的可操作性。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该可折叠式导管泵包括泵头、导管和耦合器,所述泵头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所述耦合器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近端,且所述泵头可切换于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折叠方法包括:将无菌套组件套装在展开状态的泵头上,所述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位于所述泵头的保护尖端一侧,所述无菌套组件的近端接头位于所述泵头的近端连接的导管一侧;将所述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和近端接头中的一者打开、另一者夹紧,自所述远端接头和所述近端接头中夹紧的接头,向所述无菌套组件内注入预冲液,对所述泵头内及所述无菌套进行预冲排气;将打开的压握器套装在所述泵头外周的所述无菌套组件的套体上,操作所述压握器闭合压缩所述泵头至收折状态。
[0009]可选地,采用冲洗注射器与所述远端接头和所述近端接头中夹紧的接头的输入接
口连接,以向所述无菌套组件内注入预冲液。
[0010]可选地,所述操作所述压握器闭合压缩所述泵头至收折状态后,还包括步骤:将冲洗泵连接至所述可折叠式导管泵的耦合器的冲洗接口,并打开所述无菌套的远端接头;启动所述冲洗泵,预冲液经由所述耦合器进入所述导管,对所述导管进行预充排气;所述导管的预充排气完成后,操作所述无菌套的远端接头夹紧导管。
[0011]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导管进行预充排气后,还包括步骤:将所述无菌套的远端接头与导入器的近端耦接,启动所述冲洗泵,对所述导入器进行预充排气。
[0012]可选地,所述对所述导管进行预充排气后,还包括步骤:将所述导入器的远端与所述介入鞘的近端耦接,将位于所述压握器内的所述泵头经由所述导入器转移至介入鞘的介入通道内。
[0013]可选地,所述导入器转移至介入鞘的介入通道内后,还包括步骤:打开所述压握器并移除,至少打开所述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操作所述导入器和所述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一并后移,并将所述导入器自所述介入鞘的近端移出并移除。
[0014]可选地,打开所述压握器后,操作所述压握器后移至所述耦合器的近端并移除。
[0015]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导入器自所述介入鞘的近端移出并移除后,还包括步骤:将所述无菌套的远端接头向远端移动,并与所述介入鞘的近端耦接,再将所述远端接头夹紧。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无菌套组件,包括套体和分别位于所述套体两端侧的远端接头和近端接头,所述远端接头和所述近端接头均具有锁紧部;所述远端接头和所述近端接头中,至少一者上开设有输入接口,且所述输入接口与相应的所述锁紧部的内腔连通。
[0017]可选地,所述输入接口至所述锁紧部的内腔之间单向导通。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介入系统,用于对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进行预收折,包括压握器和无菌套组件,所述无菌套组件可套装在所述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上,所述压握器可套装在所述无菌套组件的套体上,所述无菌套组件采用如前所述的无菌套组件。
[0019]针对可折叠式导管泵,本方案另辟蹊径提出了基于压握器实现的泵头折叠方法,具体地,首先,将无菌套组件套装在展开状态的泵头上,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位于泵头的保护尖端一侧,无菌套组件的近端接头位于泵头的近端连接的导管一侧;也即将套体包覆在泵头的外周。然后,将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和近端接头中的一者打开、另一者夹紧,自远端接头和近端接头中夹紧的接头,例如但不限于,将无菌套组件的近端接头打开,远端接头夹紧导管;再向无菌套组件内注入预冲液,对泵头内及无菌套进行预冲排气;将打开的压握器套装在泵头外周的套体上,操作压握器闭合压缩泵头至收折状态。应用本方案提供的泵头折叠方法,具有下述有益技术效果:
[0020]首先,基于压握器执行泵头的预收折操作,再向前推送导管转移泵头,可有效减小泵头的推送力,具有较好的操作便利性。
[0021]其次,相较于采用导入器收折泵头,并在水下进行排出泵头内气体的方式来说,本申请实施例基于无菌套组件实现泵头,实现泵头的预冲排气操作。可减少水下排气的配置管理成本。另外,套体中充注液体后,能在泵头和无菌套之间形成润滑,降低泵头向导入器中推送时与套体之间的摩擦阻力,避免无菌套以及泵头被撕扯破坏。
[0022]另外,由于无菌套的阻隔,压握器与泵头之间无直接接触,这样,压握器可重复使用,能够进一步合理控制成本。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折叠式导管泵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图1中所示可折叠式导管泵的一种收折状态的组装关系示意图;
[0025]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头折叠方法中所述无菌套组件的初始状态示意图;
[0026]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头折叠方法中所述无菌套组件的套装状态示意图;
[0027]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头折叠方法中所述无菌套组件的套装及预充状态示意图;
[0028]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头折叠方法中所述压握器的套装状态示意图;
[0029]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泵头折叠方法中所述压握器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所述可折叠式导管泵包括泵头、导管和耦合器,所述泵头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远端,所述耦合器设置在所述导管的近端,且所述泵头可切换于展开状态和收折状态;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头折叠方法包括:将无菌套组件套装在展开状态的泵头上,所述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位于所述泵头的保护尖端一侧,所述无菌套组件的近端接头位于所述泵头的近端相连的导管一侧;将所述无菌套组件的远端接头和近端接头中的一者打开、另一者夹紧,自所述远端接头和所述近端接头中夹紧的接头,向所述无菌套组件内注入预冲液,对所述泵头内及所述无菌套进行预冲排气;将打开的压握器套装在所述泵头外周的所述无菌套组件的套体上,操作所述压握器闭合压缩所述泵头至收折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冲洗注射器与所述远端接头和所述近端接头中夹紧的接头的输入接口连接,以向所述无菌套组件内注入预冲液。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所述压握器闭合压缩所述泵头至收折状态后,还包括步骤:将冲洗泵连接至所述可折叠式导管泵的耦合器的冲洗接口,并打开所述无菌套的远端接头;启动所述冲洗泵,预冲液经由所述耦合器进入所述导管,对所述导管进行预充排气;所述导管的预充排气完成后,操作所述无菌套的远端接头夹紧导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式导管泵的泵头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导管进行预充排气后,还包括步骤:将所述无菌套的远端接头与导入器的近端耦接,启动所述冲洗泵,对所述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翊凡
申请(专利权)人:心擎医疗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