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40059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其依次分为套设在内窥镜上的头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窥镜
,具体涉及了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


技术介绍

[0002]内窥镜用于进入人体内,并进行检查

取活检

内窥镜下治疗等一系列操作,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中

根据使用场景,内窥镜有硬质内窥镜和软质内窥镜

现有内窥镜在使用的过程中,镜头的成像容易受到附近血液

组织等影响,为了能够得到更加清洗的成像,我们提供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其可以安装在硬质的内窥镜上对镜头附近进行冲洗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具备冲洗镜头附近的优点,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包括:导管本体,其依次分为套设在内窥镜上的头段

中段尾段;所述导管本体的头段的端部为无顶设计,其内壁设有闭合膜,所述头段通过闭合膜分隔为抽取腔和冲洗腔;所述导管本体的中段内部和头段设有冲洗通道和抽液通道,所述抽取腔的内壁上开设有抽液孔,所述抽液孔与抽液通道相连通,所述冲洗通道的内壁开设有冲洗孔,所述冲洗孔与冲洗通道相连通;
[0005]所述导管本体的中段上设有分别与冲洗通道和抽液通道相连通的冲洗管和抽液管

[000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管本体为中空设计,所述导管本体的尾段为橡胶制成,所述尾段的内径小于内窥镜手柄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尾段远离中段的一端向上弧形凸起形成有若干捏持片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冲洗通道和抽液通道均为特斯拉阀结构设计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闭合膜为空心半球形设计,且由若干弧形片组合而成,且弧形片为橡胶等弹性材料制成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片与头段内壁固定连接的一侧往尖端的厚度逐渐递减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导管本体的尾段通过连接件安装在内窥镜的手柄上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的内径与内窥镜手柄的直径相适配,其安装环包括有两个安装半环,所述安装半环的内壁设有橡胶垫,两个所述安装半环通过螺栓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还包括有两个半扣环,两个所述半扣环的一端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另一端设有用于安装螺栓的连接耳;所述安装半环的外表面设有滚动槽,所述半扣环的内壁安装与滚动槽相适配的滚珠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半扣环的一侧设有用于支撑导管本体的尾段的弧形挡片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头段可向外延伸设计成刮匙或刮刀,使其能够具备刮处功能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
本专利技术通过冲洗通道

抽液通道以及冲洗孔和抽液孔开设的位置,即能使冲洗液在内窥镜头部的附近进行冲洗,从而避免血液组织等位于镜头附近导致成像模糊

[0018]2、
本专利技术通过闭合膜的设计,可以对位于冲洗腔中的内窥镜镜头进行防护,同时,能够避免在抽取血液

组织时,血液组织向镜头附近涌动而粘附在镜头上的情况发生

[0019]3、
本专利技术通过通过连接件的设计,可以使该装置套设在镜头需要旋转的内窥镜上,从而增加该装置的实用性

[0020]4、
本专利技术冲洗通道和抽液通道均为特斯拉阀结构设计,可以加速冲洗液的流动以及血液组织的抽取

附图说明
[0021]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

在附图中:
[0022]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冲洗通道和抽液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实施例二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实施例二连接件的正剖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实施例二连接件的侧剖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
1、
导管本体;
101、
头段;
102、
中段;
103、
尾段;
2、
冲洗孔;
3、
闭合膜;
4、
冲洗腔;
5、
抽取腔;
6、
抽液孔;
7、
捏持片;
8、
连接件;
81、
安装半环;
82、
橡胶垫;
83、
滚珠;
84、
半扣环;
85、
连接耳;
86、
弧形挡片;
9、
冲洗管;
10、
抽液管;
11、
冲洗通道;
12、
抽液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将以图式揭露本专利技术的多个实施方式,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物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

然而,应了解到,这些实物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

也就是说,在本专利技术的部分实施方式中,这些实物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

此外,为简化图式起见,一些习知惯用的结构与组件在图式中将以简单的示意的方式绘示之

[0029]另外,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并非特别指称次序或顺位的意思,亦非用以限定本专利技术,其仅仅是为了区别以相同技术用语描述的组件或操作而已,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30]实施例一:
[0031]请参阅图1‑
图2,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包括:导管本体1,其依次分为
套设在内窥镜上的头段
101、
中段
102
尾段
103
;导管本体1的头段
101
的端部为无顶设计,其内壁设有闭合膜3,头段
101
通过闭合膜3分隔为抽取腔5和冲洗腔4;导管本体1的中段
102
内部和头段
10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导管本体
(1)
,其依次分为套设在内窥镜上的头段
(101)、
中段
(102)
尾段
(103)
;所述导管本体
(1)
的头段
(101)
的端部为无顶设计,其内壁设有闭合膜
(3)
,所述头段
(101)
通过闭合膜
(3)
分隔为抽取腔
(5)
和冲洗腔
(4)
;所述导管本体
(1)
的中段
(102)
内部和头段
(101)
设有冲洗通道
(11)
和抽液通道
(12)
,所述抽取腔
(5)
的内壁上开设有抽液孔
(6)
,所述抽液孔
(6)
与抽液通道
(12)
相连通,所述冲洗通道
(11)
的内壁开设有冲洗孔
(2)
,所述冲洗孔
(2)
与冲洗通道
(11)
相连通;所述导管本体
(1)
的中段
(102)
上设有分别与冲洗通道
(11)
和抽液通道
(12)
相连通的冲洗管
(9)
和抽液管
(10)。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本体
(1)
为中空设计,所述导管本体
(1)
的尾段
(103)
为橡胶制成,所述尾段
(103)
的内径小于内窥镜手柄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次性椎间盘可视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尾段
(103)
远离中段
(102)
的一端向上弧形凸起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单圣俊李莹
申请(专利权)人:新镜界湘潭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