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966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包括伸缩装置;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起倒驱动单元、起倒支撑单元;伸缩杆固定在固定座上;起倒驱动单元包括驱动件、移动件;移动件包括固定于行走机构上的齿条,两个齿轮与两条齿条啮合;起倒支撑单元包括旋转臂;旋转臂一端转动固定在行走机构上,另一端与固定座转动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伸缩杆相较于传统剪叉形伸缩架,在同等伸展量的情况下,伸缩杆放倒后机器人整体高度更低,更加适合直径小的管道,且伸缩杆的伸展量时,柱状垂直伸展对于竖井的管径要求低,伸展过程中不会因触碰管壁而造成机械损伤,另外伸缩杆式结构伸展量能够做到高达十几米,满足主支管大高度差的特性。特性。特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换流变排油系统管网巡检
,具体来说是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及巡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换流变主动排油系统排出的绝缘油及消防灭火介质无法及时排入事故排油管网,集油坑积液可能会造成变压器油混合物漂浮在积液的表面,从而流向换流变广场,造成安全隐患和环境风险。同时,事故排油系统管网内部环境尚无定期检查的有效措施,对火灾场景下畅通性无法进行评估。特高压换流站事故排油管网与普通的市政排水管道不同,其主要是用于换流站内发生火灾时排污排水排油用。管网内部结构及分布也存在特殊性,如图8所示,主管道多段布置,支管沿各段竖井接入主管道,多段主管整体分布趋势呈一定角度下延,同时部分段主管连接位置存在断崖式分布,支管通过各段竖井接入主管也存在不同的高度差,在进行畅通性检测时,需同时对主管及支管部分同时进行畅通性检测。
[0003]现有管道机器人主要检测市政管道内部情况,市政管网极少存在支管与主管高度差较大的情况,在极少数存在这种高度差情况下,也可通过支管的竖井将机器人放入进行检测。换流站系统管网支管一端与换流变水冷散热池连接,一端则与检查井连接,支管本身不存在单独的检查井,机器人只能在检测主管内部情况的同时能够检测支管内部情况。这就只要机器人本身有单独检测支管内部情况的功能,同时支管检测装置能针对不同高度差的支管进行高度调节,进而顺利检测系统管网所有支管内部情况。
[0004]如公布号为CN114992426A公开的一种针对深淤积高水位的机器人检测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在壳体顶部安装有云台架,在高水位段,通过打开云台架抬升固定于云台架顶部的声呐。该装置中的云台架类似于剪叉升降架,如果需要较大高度抬升时,需要多层剪叉堆叠,导致机器人体积和高度较大,无法适应直径约60cm的换流变排油系统管网。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针对高度差较大且管径小的主支管巡检困难。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0007]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监控系统;所述监控系统布置在行走机构上;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起倒驱动单元、起倒支撑单元;所述伸缩杆固定在固定座上;所述起倒驱动单元包括驱动件、移动件;所述驱动件固定在固定座上,驱动件的两个输出轴安装有齿轮;所述移动件包括固定于行走机构上的齿条,两个齿轮与两条齿条啮合;所述起倒支撑单元包括旋转臂;所述旋转臂一端转动固定在行走机构上,另一端与固定座转动固定;所述驱动件启动后,通过齿轮与齿条的啮合,以及旋转臂的支撑作用,使固定座沿齿条方向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伸缩杆起倒。
[0008]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杆相较于传统剪叉形伸缩架,在同等伸展量的情况下,伸缩杆放倒
后机器人整体高度更低,更加适合直径小的管道,且伸缩杆的伸展时,柱状垂直伸展对于竖井的管径要求低,伸展过程中不会因触碰管壁而造成机械损伤,另外伸缩杆式结构伸展量能够做到高达十几米甚至更高,满足主支管大高度差的特性。
[0009]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为气动伸缩杆,包括密封套接的多个杆件;其尾部与进气单元密封固定;所述进气单元与气泵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复位单元,所述复位单元包括拉绳、收线电机、拉绳盘;所述拉绳一端从伸缩杆尾部穿入,与伸缩杆顶部固定,另一端卷绕在拉绳盘上,所述收线电机驱动拉绳盘收放线。
[0011]进一步的,所述拉绳的一端自所述进气单元进入伸缩杆内。
[0012]进一步的,所述复位单元固定在伸缩杆尾部,密封于外壳内;所述外壳开有拉绳出口,拉绳出口与进气单元的拉绳进口之间通过拉绳套管密封连接。
[0013]进一步的,在所述行走机构上固定有两立板,两立板位于伸缩装置的两侧,两立板上对称开有导槽,所述驱动件的两输出轴分别限位在导槽内。
[0014]进一步的,所述齿条位于立板内侧,所述齿轮的外侧固定有滑动轴,所述滑动轴与导槽滑动配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左右对称设置并独立驱动的两个行走单元、行走躯干;所述行走单元包括主动轮、从动轮、跃障轮、驱动电机,驱动电机固定在行走躯干上,驱动电机通过直齿锥齿轮传动驱动主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通过皮带传动;所述跃障轮位于主动轮和从动轮之间,且直径小于主动轮、从动轮;在所述行走躯干内侧固定有涨紧轮,所述皮带绕过涨紧轮与跃障轮的齿轮传动配合。
[0016]进一步的,当在平地时,主动轮和从动轮着地,跃障轮悬空。当有障碍物时,从动轮跨越障碍物后,跃障轮与障碍物接触,即使从动轮被障碍物顶起悬空时,跃障轮能够辅助主动轮跨越障碍物。
[0017]与上述机器人对应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巡检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8]在井上将机器人组装、检测完毕,从竖井将机器人吊装到主管道内,然后启动行走机构,机器人前端摄像头可向地面实时传播主管内情况,如果遇到转弯处,可通过独立驱动左右侧行走单元完成转弯;根据机器人雷达判断机器人到达下一个竖井时,调整机器人位置,使其位于竖井中央,然后启动驱动件,将伸缩杆竖起,启动气泵,让伸缩杆伸长,根据伸缩杆顶部摄像器判断伸缩杆高度是否到达支管位置,当到达支管位置后开始对支管内部环境进行拍照检测;检测完毕后,打开电磁阀排放伸缩杆内气体,并启动拉绳收卷电机回收拉绳,当拉绳回收量等于伸长量,则判定伸缩杆收缩完毕,然后驱动件反转,即可将伸缩杆放倒,至此该支管检测完毕,机器人继续前进检测,直至遍历所有支管。
[0019]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0]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杆相较于传统剪叉形伸缩架,在同等伸展量的情况下,伸缩杆放倒后机器人整体高度更低,更加适合直径小的管道,且伸缩杆的伸展量时,柱状垂直伸展对于竖井的管径要求低,伸展过程中不会因触碰管壁而造成机械损伤,另外伸缩杆式结构伸展量能够做到高达十几米,满足主支管大高度差的特性。支撑单元可为伸缩杆起倒时提供支点,既能使其抬升,又能保证其抬升后的稳定性。
[0021]本专利技术中采用齿条和齿轮配合,以及限位槽的限位,可保证伸缩杆起倒时的稳定性。
[0022]本专利技术的伸缩杆采用气动驱动,同时配套设计拉绳式复位,气动式驱动在管道内更加容易实现(油顶需要接油管等),使得机器人重量更轻,结构简单;拉绳式复位仅需要一台电机和一个编码器即可实现复位,结构简单易装配,进一步降低机器人重量和体积。复位单元整体采用密封结构,通过密封套管连接气路板,从而使复位单元内腔和气路板密封连通起来,拉绳从密封套管穿入,既满足拉绳的收放动作,又达到密封效果。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器人隐藏复位单元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图3的另一视角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包括行走机构(1)、监控系统(2);所述监控系统(2)布置在行走机构(1)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伸缩装置;所述伸缩装置包括伸缩杆(3)、起倒驱动单元(4)、起倒支撑单元(5);所述伸缩杆(3)固定在固定座(31)上;所述起倒驱动单元(4)包括驱动件(41)、移动件;所述驱动件(41)固定在固定座(31)上,驱动件(41)的两个输出轴安装有齿轮(42);所述移动件包括固定于行走机构(1)上的齿条(43),两个齿轮(42)与两条齿条(43)啮合;所述起倒支撑单元(5)包括旋转臂(51);所述旋转臂(51)一端转动固定在行走机构(1)上,另一端与固定座(31)转动固定;所述驱动件(41)启动后,通过齿轮(42)与齿条(43)的啮合,以及旋转臂(51)的支撑作用,使固定座(31)沿齿条(43)方向作直线运动,从而带动伸缩杆(3)起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3)为气动伸缩杆(3),包括密封套接的多个杆件;其尾部与进气单元(6)密封固定;所述进气单元(6)与气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装置还包括复位单元(7),所述复位单元(7)包括拉绳、收线电机(71)、拉绳盘(72);所述拉绳一端从伸缩杆(3)尾部穿入,与伸缩杆(3)顶部固定,另一端卷绕在拉绳盘(72)上,所述收线电机(71)驱动拉绳盘(72)收放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绳的一端自所述进气单元(6)进入伸缩杆(3)内。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复位单元(7)固定在伸缩杆(3)尾部,密封于外壳内;所述外壳开有拉绳出口,拉绳出口与进气单元(6)的拉绳进口之间通过拉绳套管密封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一种适用于大高度差主支管的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行走机构(1)上固定有两立板(44),两立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佳庆过羿王刘芳朱太云罗沙尚峰举黄玉彪刘睿程宜风何旸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安徽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