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705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包括如下重量含量原料:丙烯酸树脂50重量份、三聚氰胺树脂50重量份、季铵盐1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涂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墙面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地方,也是微生物容易聚集的地方,尤其是医院里的墙面聚集了大量的有害致病菌,当人们的手触碰到这些病菌时,极容易造成自身的感染以及病菌在人群中的传播。因此赋予墙面抗菌抗病毒能力是防控微生物感染与传播的关键。其中最简单有效的方法是在墙面的最外层涂上一层具有抗菌抗病毒性的涂料。因此对涂料进行抗菌抗病毒改性不仅有实用价值,且有重要意义。
[0003]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主要是由丙烯酸树脂与三聚氰胺树脂制得,可用于制备内墙涂料,具有良好的耐刮伤性、耐抛光、耐沾污性、耐候性、耐油及耐溶剂性等优异性能,广泛用于墙面建筑中,但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抗菌抗病毒性能差。季铵盐是一种长效的有机抗菌剂,将季铵盐加入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中能有效地改善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的抗菌抗病毒性能,但在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中添加季铵盐,则会使涂膜难以硬化,所制得的涂料的硬度和耐溶剂性能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该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通过在丙烯酸树脂和三聚氰胺树脂中加入季铵盐,改善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的抗菌抗病毒性能,赋予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长效抗菌抗病毒功效;加入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与季铵盐自组装形成稳定的层状结构,有效的防止季铵盐的加入导致的涂膜难以硬化的问题;且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与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存在氢键作用,使得季铵盐不易地从涂膜中溶出,从而使季铵盐稳定地存在于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中,使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具有长久的抗菌抗病毒性。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包括如下重量含量原料:
[0006][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在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中加入季铵盐,改善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的抗菌抗病毒性能,赋予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长效抗菌抗病毒功效;加入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与季铵盐自组装形成稳定的层状
结构,使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有序的排列于季铵盐的层状结构之间,有效的防止季铵盐的加入导致的涂膜难以硬化的问题;且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与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存在氢键作用,使得季铵盐不易地从涂膜中溶出,从而使季铵盐稳定地存在于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中,使丙烯酸

三聚氰胺涂料具有长久的抗菌抗病毒性。
[0008]优选地,所述季铵盐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09]其中,R1、R2、R3表示碳原子数为4~18的烷基,R4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X表示卤原子。
[0010]优选地,季铵盐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0011]其中,R1、R2、R3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R4表示碳原子数为1的烷基,X表示卤原子。
[0012]优选地,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还包括1

3重量份的磷酸。
[0013]本专利技术通过在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中加入磷酸,磷酸具有促进涂膜硬化的作用,改善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难以硬化的性能。
[0014]优选地,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还包括5

8重量份的环糊精。
[0015]本专利技术在涂料中加入磷酸虽然能改善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难以硬化的问题,但磷酸的加入易与季铵盐产生沉淀物,进而导致涂膜外观不平整,而环糊精的加入可有效地防止磷酸与季铵盐产生沉淀物,可能的原因是环糊精与磷酸形成包合物,从而有效的防止沉淀物的产生。
[0016]优选地,所述环糊精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g/mol。
[0017]优选地,所述环糊精选自β

环糊精。
[0018]优选地,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还包括1

5重量份的防沉剂。
[0019]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防沉剂,可改善磷酸与季铵盐的加入带来的沉淀现象。
[0020]优选地,所述防沉剂选自聚乙烯蜡。
[0021]优选地,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还包括1

5重量份的分散剂。
[0022]本专利技术通过加入分散剂,使季铵盐、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磷酸等物质均匀的分散在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中,有利于季铵盐和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充分接触,自组装形成层状结构。
[0023]优选地,所述分散剂选自聚氨酯类分散剂、丙烯酸酯类分散剂中的一种或两种。
[0024]本专利技术的再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25]将丙烯酸树脂50重量份、三聚氰胺树脂50重量份、季铵盐10

20重量份、1

(4

羟基苯基)
‑2‑
(甲基氨基)乙醇2

5重量份充分混合,搅拌均匀;加入1

3重量份的磷酸和5

8重量份的环糊精,搅拌均匀;然后依次加入1

5重量份的防沉剂和1

5重量份的分散剂,搅拌均匀;过滤,出料,得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1:防霉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包括如下重量含量原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季铵盐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1、R2、R3表示碳原子数为4~18的烷基,R4表示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X表示卤原子。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季铵盐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R1、R2、R3表示碳原子数为16的烷基,R4表示碳原子数为1的烷基,X表示卤原子。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还包括1

3重量份的磷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还包括5

8重量份的环糊精。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的数均分子量为1000~2000g/mol。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霉抗菌抗病毒内墙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环糊精选自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伟建黄理荣张旭王鹏符传杰马翠平谢寅峰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美涂士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