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斯背景距离走动点目标CFAR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9651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5:50
高斯背景距离走动点目标CFAR检测方法,涉及雷达自适应检测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没有考虑目标的距离走动,因此目标存在距离走动的情况下,性能将会出现严重下降的问题。本申请在高斯背景下具有对杂波的CFAR特性,同时可以有效的补偿目标的距离走动效应,减少因目标存在距离走动的情况,进而导致性能下降的问题。可以有效积累目标的能量,并且杂波的输出是平坦的,同时输出的信噪比最高,最有利于进行目标检测。另外,本申请通过利用宽平稳背景下杂波协方差矩阵的先验Toeplitz结构信息,可以极大地减少估计协方差矩阵所需的参考单元数量,在小样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在小样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在小样本情况下具有良好的检测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斯背景距离走动点目标CFAR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雷达自适应检测
,具体为高斯背景距离走动点目标CFAR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雷达通过发射电磁波并接收目标回波信号来实现目标的探测,由于目标与雷达之间的相对运动,雷达回波有不同的形式。为了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现代雷达系统常常使用多个脉冲的回波进行联合处理,一次联合处理需要的时间称为相参处理间隔。相较于单个脉冲单独处理,多个脉冲联合处理可以极大的提高目标回波的信噪比,从而提高发现目标的概率,提高雷达的探测能力。
[0003]早期雷达距离分辨率较低,目标在相参处理间隔内可以认为在一个距离分辨单元内,目标在不同脉冲的回波可以认为只存在相位的差异,不存在回波包络的变化,即目标在不同脉冲间没有距离走动。在这样的假设下,动目标检测(MTD)方法最早被提出,这个方法假设回波中的干扰只有高斯白噪声,并且目标不存在距离走动。然而,实际检测中,干扰常常不是高斯白噪声,目标也可能存在距离走动。
[0004]针对干扰的抑制问题,自适应动目标检测(AMTD)被提出,这种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高斯背景距离走动点目标CFA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获取A/D采样后的雷达回波数据,所述雷达回波数据包括待检测单元数据和参考单元数据;步骤二:给定感兴趣的目标匀速运动参数范围,并在目标匀速运动参数范围等间隔取值,每个值即为一个参数点;步骤三:在目标匀速运动参数范围内选取第i个参数点,该参数点对应的值,即(r
i
,v
i
),r
i
表示目标相对雷达的初始距离,v
i
表示目标相对雷达的速度,并根据(r
i
,v
i
)构建目标回波矩阵S;步骤四:根据待检测单元数据和参考单元数据分别得到待检测单元矩阵Z和参考单元矩阵Z
L
,并且满足Z
L
=[z1,

,z
L
],其中z1表示第1个参考单元,z
L
表示第L个参考单元,参考单元矩阵Z
L
中横向表示不同的距离单元,纵向表示不同的脉冲;步骤五:根据参考单元矩阵Z
L
估计杂波协方差矩阵或对角矩阵并根据估计的杂波协方差矩阵或对角矩阵结合目标回波矩阵S以及待检测单元矩阵Z,得到检测统计量;步骤六:将检测统计量与门限阈值进行比较,若检测统计量超过门限,则该参数点为目标;否则为杂波;步骤七:将步骤三中选取的参数点在目标匀速运动参数范围内去除,并重复步骤三到步骤六,完成目标匀速运动参数范围内各个参数点的判断。2.根据权利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斯背景距离走动点目标CFA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方差矩阵表示为:其中,L表示参考单元的个数,z
i
表示第i个参考单元,(
·
)
H
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3.根据权利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斯背景距离走动点目标CFAR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统计量表示为:其中,tr(
·
)表示矩阵的迹,(
·
)
H
表示矩阵的共轭转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许肖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