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323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4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该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包括显示模组、透明盖板及电磁感应电极;透明盖板设置于显示模组的出光侧;电磁感应电极也设置于显示模组的出光侧,电磁感应电极为透明结构,且粘结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磁感应电极的粘结区域位于其边框区域或者其整个正投影区域。本申请将透明的电磁感应电极设置于显示模组之外,不仅不会影响显示画面的观看,还无需拆分及组装显示模组,对显示模组不会造成损坏,另外组装简单高效、对组装环境要求较低。对组装环境要求较低。对组装环境要求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电磁式触控(Electromagnetic touch,又称电磁触控)
,具体涉及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磁式触控显示屏的基本原理是通过一支电磁笔发射电磁信号,与电磁感应电极进行交互,当电磁笔靠近该电磁式触控显示屏时,电磁感应电极会感应到电磁信号从而使电磁感应电极的磁通量发生变化,根据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天线阵列接收信号,电磁笔为讯号发射端,天线阵列为讯号接收端,通过磁通量的变化计算获得电磁笔所在的x坐标轴和y坐标轴的位置。
[0003]现有的电磁式触控屏的电磁感应电极一般为采用非透明材料制得的非透明结构,例如,采用塑料薄膜表面印刷感应电极,或者在柔性线路板(FPC)上布线来实现感应电极。这种非透明的电磁感应电极一般被内置装配于在显示模组内,设置于背光模组边框部分的器件将光朝向中间区域传输以为显示面板3提供显示所需的光。如图1所示,如果在具有电容感应电极2的显示屏内增加电磁感应电极4,电容感应电极2的外表面设置有玻璃盖板1,则需将已是成品的显示模组的显示面板3和背光模组5在无尘车间内分离,特别容易将显示面板3的玻璃盖板损坏碎裂,然后将电磁感应电极4插入,在恢复显示模组的过程中,显示模组容易引入灰尘,导致显示不良,组装环境要求较为苛刻。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可以改善非透明的电磁感应电极需要拆解并装配于显示模组内部、以及由此导致容易损坏和组装环境要求较为苛刻的问题。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包括:
[0006]显示模组;
[0007]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
[0008]电磁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所述电磁感应电极为透明结构,且粘结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磁感应电极的粘结区域位于其边框区域或者其整个正投影区域。
[0009]可选地,所述电磁感应电极粘接于所述透明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侧面上。
[0010]可选地,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电磁感应电极粘接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
[0011]可选地,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
[0012]可选地,所述电磁感应电极形成于透明衬底基材上,所述透明衬底基材固定于所述透明盖板或者所述显示面板上。
[0013]可选地,所述透明衬底基材为单层式或者多层式结构。
[0014]可选地,所述透明衬底基材为多层式结构,所述电磁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透明衬底基材的相邻两层结构之间。
[0015]可选地,所述电磁感应电极为ITO电极、纳米银电极或者石墨烯电极。
[0016]可选地,所述透明盖板为玻璃盖板、PET透明盖板或者PMMA透明盖板。
[001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任一项电磁式触控显示屏。
[0018]如上所述,本申请采用透明的电磁感应电极,并设置于透明盖板和显示模组之间,即,将透明的电磁感应电极设置于显示模组之外,不仅不会影响显示画面的观看,还无需拆分及组装显示模组,对显示模组不会造成损坏,另外,组装简单高效、对组装环境要求较低。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0020]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及电子设备。这两个保护主题基于同一构思,解决问题的原理基本相同或相似,各保护主题的实施方式可相互参阅,重复之处不予赘述。
[0022]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下文所描述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各个实施例及其技术特征可相互组合,且亦属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0023]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为便于描述相应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指示或暗示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0024]请参阅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10,包括显示模组11、透明盖板12以及电磁感应电极13。
[0025]所述显示模组11作为电磁式触控显示屏10的显示器件,本申请不限定其类型及对应的具体结构。例如,在图2所示的场景中,所述显示模组11可以为液晶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例如液晶显示面板)111和背光模组(Backlight Module)112,所述显示面板111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112的出光侧,图中虚线箭头表示垂直于显示面板111的出光方向。应理解,所述显示模组11还可以为OLED等其他类型。
[0026]透明盖板12设置于显示模组11的出光侧。所述透明盖板12利用其透明的特性,可以允许显示模组11用于显示画面的光较好的出射而被人眼观察看到。所谓较好的出射包括但不限于不会影响显示模组11出射光的颜色、光量、光强等特征。在实际场景中,透明盖板12可以为玻璃盖板、PET(polyethylene glycol terephthala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透明盖板或者PMMA(polymethyl methacrylate,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透明盖板。
[0027]电磁感应电极13也设置于显示模组11的出光侧,电磁感应电极13为透明结构,且
粘结于透明盖板12和显示模组11之间,所述电磁感应电极13的粘结区域位于其边框区域,从而可以尽可能避免粘结区域内的粘胶对显示效果的影响,或者,所述电磁感应电极13的粘结区域位于其整个正投影区域,粘结面积较大,从而可以使得粘结效果较好。
[0028]以图2所示的场景为例,透明盖板12和电磁感应电极13依次设置于显示面板111背向背光模组112的一侧,例如可以粘接于显示面板111在图2所示方位的上侧面上。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磁感应电极13也可以粘接于所述透明盖板12朝向所述显示模组11的侧面上,例如可以粘接于透明盖板12在图2所示方位的下侧面上,于此,电磁感应电极13和透明盖板12可以形成为一体式结构,可称为电磁触摸屏,在两者粘结后即可简单快捷的将电磁触摸屏与不拆分的显示模组11直接组装。
[0029]电磁感应电极13的粘结区域可以位于其边框区域,或者沿虚线箭头所示的出光方向的观察视角的整个正投影区域,也就是说,电磁感应电极13可以采用框贴或者全贴粘结于所述透明盖板12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包括:显示模组;透明盖板,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电磁感应电极,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侧,所述电磁感应电极为透明结构,且粘结于所述透明盖板和所述显示模组之间,所述电磁感应电极的粘结区域位于其边框区域或者其整个正投影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感应电极粘接于所述透明盖板朝向所述显示模组的侧面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所述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侧,所述电磁感应电极粘接于所述显示面板背向所述背光模组的一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磁式触控显示屏,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电磁式触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新宇钟杰周珠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爱协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