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08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预装式变电站基础,具体涉及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包括预装式变电站箱体,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内部设置有发热设备,发热设备有壳体,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机,排风机通过排风管道与设置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上的风帽相连,壳体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竖向风道,竖向风道的底端连通有横向风道,横向风道的端部设置有垂直风道,垂直风道与壳体内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外侧设置进风口,进风口通过竖向通道、横向通道以及垂直通道与壳体内部连通,不需要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侧壁上额外百叶窗等进风装置,保证了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防护等级不变。防护等级不变。防护等级不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预装式变电站基础,具体涉及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

技术介绍

[0002]预装式变电站,又叫箱式变电所,是一种将电力变压器、高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及辅助设备安装在一个箱体结构中,内部设备间大部分接线、布线等工作在工厂预制的紧凑式成套变配电设施。预装式变电站自问世以来发展迅速,具有节约用地、结构简单、施工简便等优势,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配电、工厂企业、轨道交通、采矿、新能源发电等领域。
[0003]预装式变电站内部空间狭窄封闭,自然通风降温困难,常规的通风散热方案采用整体自然进风、机械排热的方式,即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侧面设置进风孔,设备运行产生的热量排放至箱体内部空间,由大功率风机及大功率制冷空调实现整体排热,若想增强变电站的散热效果,则需要增大箱体外壳表面的进风口的面积,从而影响变电站的整体防护等级,降低变电站整体防水防尘性能,影响电气运行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散热效率高,并有效地提高了变电站的防护等级。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包括主体基础,所述主体基础的上方设置有预装式变电站箱体,所述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内部设置有发热设备,所述发热设备具有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机,所述排风机通过排风管道与设置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上的风帽相连,所述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所述进风口的下方设置有竖向风道,所述竖向风道的底端连通有横向风道,所述横向风道的端部连通有垂直风道,所述垂直风道与壳体内部连通。
[0006]进一步,所述垂直风道与壳体通过安装座连接,所述安装座包括设置在主体基础上的法兰预埋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垂直风道与法兰预埋件同轴设置,所述法兰预埋件与第一连接件、第一连接件与第二连接件以及第二连接件与壳体均通过法兰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第一连接件为阻燃帆布,所述第二连接件为不锈钢,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外廓尺寸小于第二连接件的外廓尺寸。
[0008]进一步,所述竖向风道包括连通的砖砌段和竖井段,所述砖砌段的顶端高于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底部,所述竖井段的底端低于预装式变电站箱体底部。
[0009]进一步,所述进风口的顶部设置有防雨盖,所述进风口处设置有不锈钢纱网。
[0010]进一步,所述防雨盖的上表面倾斜设置。
[0011]进一步,所述横向风道的底面设置有排水坡,所述主体基础上设置有用于将排水坡汇集的积水排出的泄水孔。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外侧设置进风口,进风口通过竖向通道、横向通道以及垂直通道与壳体内部连通,不需要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侧壁上额外增设百叶窗等进风装置,保证了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防护等级不变;同时,通过设置竖向通道、横向通道以及垂直通道,使得冷却风从壳体底部进入壳体内部,冷却效果更好,并且这样设置不会增加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排热所需的机电设施,预装式变电站箱体的稳定性更佳。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主体基础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安装座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

主体基础;101

钢筋混凝土底板;102

混凝土支撑墙体;103

基础槽钢;104

结构立柱;105

截水沟;106

集水井;2

预装式变电站箱体;3

壳体;301

排风机;302

排风管道;303

风帽;4

进风口,401

防雨盖;402

不锈钢纱网;5

竖向风道;501

砖砌段;502

竖井段;6

横向风道;601

排水坡;602

泄水孔;7

垂直风道;8

安装座;801

法兰预埋件;802

第一连接件;803

第二连接件;804

法兰;9

发热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8]如图1所示,本技术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包括主体基础1,所述主体基础1的上方设置有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所述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内部设置有发热设备9,发热设备9具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机301,所述排风机301通过排风管道302与设置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侧壁的风帽303相连,所述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的下方设置有竖向风道5,所述竖向风道5的底端连通有横向风道6,所述横向风道6的端部设置有垂直风道7,所述垂直风道7与壳体3内部连通。
[0019]其中,如图2所示,主体基础1包括方形钢筋混凝土底板101,钢筋混凝土底板101的四周浇筑有一圈混凝土支撑墙体102,混凝土支撑墙体102的上表面预埋有基础槽钢103,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为箱式结构,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的底板与基础槽钢103连接,在钢筋混凝土底板101的中部还浇筑有多根结构立柱104,用于支撑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发热设备9包括电力变压器、无功补偿装置、变流器等,发热设备9具有壳体3;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机301,所述排风机301通过排风管道302与设置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侧壁的风帽303相连,这样设置,利用排风机301可以将壳体3内部的热空气排出至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的外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的外侧指的是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外部,将进风口4设置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的外侧,这样就不会对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的本身结构产生影响,进风口4的下方设置有竖向风道5,所述竖向风道5的底端连通有横向风道6,所述横向风道6的端部连通有垂直风道7,所述垂直风道7与壳体3内部连通,竖向风道5、横向风道6以及垂直
风道7依次连接,竖向风道5、横向风道6以及垂直风道7的横截面为圆形或者方形,垂直风道7与壳体3内部连通的方式可以为在壳体3的底部设置多个通风孔,当排风机301打开后,将壳体3内部的热空气吹出,外部冷空气依次通过进风口4、竖向风道5、横向风道6以及垂直风道7进入到壳体3内部,对壳体3内部的发热设备9进行降温。...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包括主体基础(1),所述主体基础(1)的上方设置有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所述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内部设置有发热设备(9),所述发热设备(9)具有壳体(3),所述壳体(3)的顶部设置有排风机(301),所述排风机(301)通过排风管道(302)与设置在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上的风帽(303)相连,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装式变电站箱体(2)的外侧设置有进风口(4),所述进风口(4)的下方设置有竖向风道(5),所述竖向风道(5)的底端连通有横向风道(6),所述横向风道(6)的端部连通有垂直风道(7),所述垂直风道(7)与壳体(3)内部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预装式变电站的散热风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风道(7)与壳体(3)通过安装座(8)连接,所述安装座(8)包括设置在主体基础(1)上的法兰预埋件(801)、第一连接件(802)和第二连接件(803),所述垂直风道(7)与法兰预埋件(801)同轴设置,所述法兰预埋件(801)与第一连接件(802)、第一连接件(802)与第二连接件(803)以及第二连接件(8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往林宗良林彦凯张开波李明周才发刘卫东张凌雁杨镇华王明越吴娟李露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