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9071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旨在解决当前不能同时吸附保护膜正反两面灰尘的技术问题,包括架体、输入辊组、收卷辊组,输入辊组与收卷辊组的收卷路径上顺序设有吸尘装置和紧压装置;吸尘装置由连接架、上支撑辊、下支撑辊、上吸风口、下吸风口、负压风机及过滤网组成;上支撑辊、下支撑辊、上吸风口及下吸风口构成波浪式吸尘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尘装置内的上吸风口上方安置有上支撑辊,在下吸风口下方安置有下支撑辊,保护膜从进口端滑向上支撑辊上贴近上吸风口,然后保护膜再滑向下支撑辊贴近下吸风口,保护膜经过吸尘装置呈波浪式吸尘结构,保证保护膜在被吸附灰尘的过程中,保护膜被吸附的一面离进风口近,吸附效果好。附效果好。附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


[0001]本技术涉及保护膜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

技术介绍

[0002]保护膜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鲜保护膜等,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在中国的普及,保护膜已经慢慢的成为屏幕保护膜的一种统称,而其在屏幕保护膜领域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门,最早高清防刮,到现今中国香港GLAUKE,180度和OK8功能型保护膜的受宠,材料从最早的PP材料到现今流行的AR材质。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5047359U的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通过设置的处理筒、风机、支撑杆、收集框、空心管和过滤网,通过风机启动保证保护膜在生产过程中其表面沾有的灰尘可以被吸入至处理筒内部,达到吸附灰尘的效果,虽然该装置有益效果较多,但依然存在下列问题:保护在收卷的过程中,正反两面都会粘有灰尘,此装置只能吸附一面灰尘,另一面仍有灰尘不能清理。鉴于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适应现实需要,提供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以解决当前不能同时吸附保护膜正反两面灰尘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设计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包括架体,所述架体输入端设有输入辊组,所述架体输出端设有收卷辊组,所述输入辊组与所述收卷辊组的收卷路径上顺序设有吸尘装置和紧压装置;
[0005]所述吸尘装置由连接架、上支撑辊、下支撑辊、上吸风口、下吸风口、负压风机及过滤网组成;所述上支撑辊、下支撑辊、上吸风口及下吸风口构成波浪式吸尘结构。
[0006]优选地,所述连接架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架体上,所述上支撑辊布置在所述连接架一端上侧内壁,所述上吸风口相对所述上支撑辊的位置布置在所述连接架上侧内壁,所述下支撑辊布置在所述连接架另一端下侧内壁,所述下吸风口相对所述下支撑辊的位置布置在所述连接架下侧内壁,所述负压风机固接在所述连接架底部。
[0007]优选地,所述上吸风口与所述下吸风口通过所述连接架内部的风道连通,所述风道与负压风机接口处设有过滤网。
[0008]优选地,所述紧压装置包括螺栓、滑块、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斜杆和滑筒;所述斜杆对称布置有两个,分别固接在所述架体两侧,所述第一滑槽布置在所述斜杆上端内侧,所述滑块滑动设在所述第一滑槽内,所述滑筒架设在两个所述斜杆之间,所述滑筒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滑块固接,所述第二滑槽布置于所述斜杆侧面,所述螺栓穿过所述第二滑槽与所述滑块螺纹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收卷辊组包括支撑杆、保护膜收卷筒和电机;所述支撑杆对称布置有两个,分别固接在所述架体一侧端部,所述保护膜收卷筒架设在两个所述支撑杆之间,所述电机布置在其中一个所述支撑杆,所述电机输出轴与所述保护膜收卷筒同轴连接。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1]1.本技术通过吸尘装置内的上吸风口上方安置有上支撑辊,在下吸风口下方安置有下支撑辊,保护膜从进口端滑向上支撑辊上,正面贴近上吸风口,然后保护膜再向下支撑辊,反面贴近下吸风口上,保护膜经过吸尘装置呈波浪式吸尘结构,保证保护膜在被吸附灰尘的过程中,保护膜被吸附的一面离进风口近,吸附效果好。
[0012]2.本技术通过在进口端设置有压膜辊保证保护膜平整,在支撑板内壁安装有吸尘装置内的连接架、上支撑辊、下支撑辊、上吸风口、下吸风口、负压风机及过滤网,然后通过风机运行,在收卷保护膜的过程中两侧表面附着的灰尘会被风机吸附到风管内部,同时安装有过滤网防止灰尘会进入风机内,影响负压风机使用寿命。
[0013]3.本技术通过紧压装置内的螺栓、滑块、第一滑槽、第二滑槽、斜杆,可以使保护膜的松紧保证在紧绷的状态,针对在收卷不同的保护膜的松紧是不一样,通过扭动螺栓快捷调整松紧程度,使用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紧压装置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的吸尘装置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架体;2、输入辊组;3、收卷辊组;4、吸尘装置;5、紧压装置;
[0019]301、支撑杆;302、保护膜收卷筒;303、电机;
[0020]401、连接架;402、上支撑辊;403、下支撑辊;404、上吸风口;405、下吸风口;
[0021]406、负压风机;407、过滤网;
[0022]501、螺栓;502、滑块;503、第一滑槽;504、第二滑槽;505、斜杆;506、滑筒。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4]实施例1: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参见图1至图4,包括架体1,架体1输入端设有输入辊组2,架体1输出端设有收卷辊组3,输入辊组2与收卷辊组3的收卷路径上顺序设有吸尘装置4和紧压装置5;
[0025]吸尘装置4由连接架401、上支撑辊402、下支撑辊403、上吸风口404、下吸风口405、负压风机406及过滤网407组成;上支撑辊402、下支撑辊403、上吸风口404及下吸风口405构成波浪式吸尘结构。通过在进口端设置有压膜辊保证保护膜平整,在支撑板内壁安装有吸尘装置4内的连接架401、上支撑辊402、下支撑辊403、上吸风口404、下吸风口405、负压风机406及过滤网407,然后通过负压风机406运行,在收卷保护膜的过程中两侧表面附着的灰尘会被负压风机406吸附到风管内部,同时安装有过滤网407防止灰尘会进入负压风机406内,影响负压风机406使用寿命。
[0026]具体的,连接架401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架体1上,上支撑辊402布置在连接架401一端上侧内壁,上吸风口404相对上支撑辊402的位置布置在连接架401上侧内壁,下支撑辊403布置在连接架401另一端下侧内壁,下吸风口405相对下支撑辊403的位置布置在连接架
401下侧内壁,负压风机406固接在连接架401底部。吸尘装置4内的下吸风口405上方安置有下支撑辊403,在上吸风口404下方安置有上支撑辊402,保护膜从进口端滑向上限位滚筒上,正面靠近下吸风口405,然后保护膜再向下支撑辊403,反面靠近下支撑辊403上,保护膜经过吸尘装置4呈波浪式吸尘结构,保证保护膜在被吸附灰尘的过程中,保护膜被吸附的一面离进风口近,吸附效果好。
[0027]进一步的,上吸风口404与下吸风口405通过连接架401内部的风道连通,风道与负压风机406接口处设有过滤网407,安装有过滤网407防止灰尘会进入风机内,影响负压风机406使用寿命。
[0028]再进一步的,紧压装置5包括螺栓501、滑块502、第一滑槽503、第二滑槽504、斜杆505和滑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架体(1),所述架体(1)输入端设有输入辊组(2),所述架体(1)输出端设有收卷辊组(3),所述输入辊组(2)与所述收卷辊组(3)的收卷路径上顺序设有吸尘装置(4)和紧压装置(5);所述吸尘装置(4)由连接架(401)、上支撑辊(402)、下支撑辊(403)、上吸风口(404)、下吸风口(405)、负压风机(406)及过滤网(407)组成;所述上支撑辊(402)、下支撑辊(403)、上吸风口(404)及下吸风口(405)构成波浪式吸尘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401)通过固定座安装在所述架体(1)上,所述上支撑辊(402)布置在所述连接架(401)一端上侧内壁,所述上吸风口(404)相对所述上支撑辊(402)的位置布置在所述连接架(401)上侧内壁,所述下支撑辊(403)布置在所述连接架(401)另一端下侧内壁,所述下吸风口(405)相对所述下支撑辊(403)的位置布置在所述连接架(401)下侧内壁,所述负压风机(406)固接在所述连接架(401)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保护膜生产的滚筒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吸风口(404)与所述下吸风口(405)通过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增游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宝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