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文世彬专利>正文

固体绝缘T接线夹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921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2
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系统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固体绝缘T接线夹。包括包括外绝缘挂盖、密封外壳、下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所述外绝缘挂盖包括拱形端和下连接端,所述外绝缘挂盖的拱形端内侧和下连接端内侧设有一体成型的导电金属体,所述导电金属体能将导线上的电流传递至导线端子上,与所述下连接端轴线和拱形端的弧轴线相交处,开设有贯穿于下连接端用于挂套导线的挂线槽,所述密封外壳包括拱形端和套接端。本技术方案用以解决T型线夹在使用时与架空导线的接触效果不佳,导致连接部位的电阻大的问题,以及防水密封效果不佳,导致内部元件易被腐蚀的问题,并且满足现有绝缘导线连接中绝缘恢复要求。绝缘恢复要求。绝缘恢复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体绝缘T接线夹


[0001]该技术涉及电力系统
,尤其涉及固体绝缘T接线夹。

技术介绍

[0002]T型线夹是使架空导线与分支线相连接,以传递电气负荷的金具。但是现有技术中的T型线夹在使用中主要存在以下的问题:(1)T型线夹的结构设计不合理,造成与架空导线之间的安装困难,同时使架空导线和线夹之间的接触效果不佳,导致连接部位电阻过大的问题;(2)T型线夹的防水密封效果不佳,使外界雨水、潮气和盐雾等易进入其内部,造成连接处内部被侵蚀,以及导线绝缘恢复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固体绝缘T接线夹,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T型线夹在使用时与架空导线的接触效果不佳,导致连接部位的电阻大的问题,以及防水密封效果不佳,造成内部元件易被腐蚀和导线绝缘恢复困难的问题。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固体绝缘T接线夹,包括外绝缘挂盖、密封外壳、下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所述外绝缘挂盖包括拱形端和下连接端,所述外绝缘挂盖的拱形端内侧和下连接端内侧设有一体成型的导电金属体,所述导电金属体将导线上的电流传递至导线端子上,与所述下连接端轴线和拱形端的弧轴线相交处,开设有贯穿于下连接端用于挂套导线的挂线槽,所述密封外壳包括拱形端和套接端,所述下绝缘外壳包括上连接端和下引线端,所述密封外壳套接在外绝缘挂盖上,且外绝缘挂盖的拱形端和密封外壳的拱形端紧密拼接形成横向过线孔,所述下绝缘外壳的上连接端和外绝缘挂盖的下连接端螺纹连接,且下绝缘外壳将密封外壳抵紧在外绝缘挂盖上,所述密封外壳的套接端位于下绝缘外壳的上连接端外侧,所述导电端子位于下绝缘壳体的内部,所述导电端子与外绝缘挂盖的下连接端配合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的上端与导线的裸露部位紧密接触,将导线抵接在外绝缘挂盖拱形端内设置的导电金属体上,所述导电端子的下端与分支导线可拆卸式连接。
[0005]工作原理为:
[0006]外绝缘挂盖上的挂线槽穿过架空导线挂接在架空导线上,使架空导线与外绝缘挂盖拱形端的内表面接触,然后导电支撑块安装在外绝缘挂盖内侧壁的燕尾槽上,将导电端子上端穿过导电支撑块并与其螺纹连接,旋动导电端子,导电端子的上端会逐渐的抵紧在架空导线上,给架空导线施加一个压力,使架空导线和导电端子的上端紧密接触,然后将分支线穿过防水密封接头、下绝缘外壳下引线端和密封外壳套接端,并与导电端子的下端紧固连接,再将密封外壳的套接端穿过外绝缘挂盖的下连接端,使密封外壳拱形端和外绝缘挂盖拱形端对齐,使架空导线位于二者形成的横向过线孔内,然后将下绝缘壳体与外绝缘挂盖螺纹连接,在进行连接的时候,下绝缘外壳会逐渐抵紧在密封外壳上,从而给密封外壳施加一个压力,继续施加力,压紧导线密封垫,使密封外壳拱形端与外绝缘挂盖拱形端形成
的横向过线孔包裹紧导线,完成上部密封,然后将防水密封接头与下绝缘外壳下引线端连接旋紧,即完成了从架空导线上接出分支线的连接操作和绝缘密封。
[0007]进一步限定,所述外绝缘挂盖的挂线槽内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内卡接有导电支撑块,所述导电支撑块与导电端子螺纹配合,其有益之处在于,导电支撑块的设置可以对导电端子起到定位的作用,使导电端子不会发生倾斜,同时采用导电支撑块上设置V型凸起与外绝缘挂盖上设置燕尾槽的方式,使二者在受力状态下充分接触,即增加了导流接触面,同时导电支撑块还限制外绝缘挂盖的下连接端产生过渡形变的问题,使接触更加可靠。
[0008]还提供了本技术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电端子的上端与外绝缘挂盖的内侧面螺纹连接,其有益之处在于,将导电端子的上端做大,使导电端子的上端与外绝缘挂盖的内侧面采用螺纹连接这种配合连接的方式,使结构更加的简单,同时由于上端面积大,在和架空线紧密接触时,不易对线造成损伤,同时导电的效果好,且在架空线上安装时更加的快捷。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导电端子的下端设有容纳分支导线的孔,该孔的侧壁贯穿设有螺纹紧固件,其有益之处在于,分支线的一端插入导电端子的下部,然后通过螺栓和连接孔的连接将分支线固定在导电端子上,这样的连接方式简单,且连接足够的紧密。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导电端子上设有便于紧固工具在导电端子安装时施力的受力面或孔,且所述导电端子的上端设有圆头,其有益之处在于,便于安装的同时,圆头接触不易造成架空导线的损坏并增大了其与导线通流的接触面积。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外绝缘挂盖内设置的导电金属体与导线接触的面上设有若干齿状凸起,其有益之处在于,齿状凸起在压力的作用下能轻易破除架空导线上的氧化层,即更好的保证线夹与连接导线的有效接触。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外绝缘挂盖的拱形端内设置的导电金属体上设有与导电端子对应的倒U形凹槽,其有益之处在于,因为架空导线在导电端子压力作用下会产生向上突起的轻微形变,因此倒U形的设计,使架空导线和外绝缘挂盖的拱形端能更好的贴合,增大接触面积,减小接触电阻。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横向过线孔的外绝缘挂盖拱形侧和密封外壳拱形侧的接触面上分别设有导线密封垫,所述下绝缘外壳的下引线端设有防水密封接头。
[0014]进一步限定,所述外绝缘挂盖的下连接端上纵向设有若干贯穿的缺口,其有益之处在于,缺口的设置在不影响导电端子与之连接的情况下,可起到减重及降低材料成本的作用。
[0015]进一步限定,涉及另一种导电端子上端头,所述导电端子的上端设有弧形托线板,所述导电端子的上端与弧形托线板转动连接,所述弧形托线板的上表面设有与导线长度方向一致的弧形槽,其有益之处在于,设置与架空导线形状吻合的弧形托线板,使导电端子的作用力作用于弧形托线板,弧形托线板对架空线提供抵紧力,增大了导电端子和架空线的接触面积,同时避免了导电端子直接顶接架空线导致架空线松散断股的问题。
[0016]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中的部件均采用一体注塑成型工艺,与架空导线之间的安装方式简单,且通过导线密封垫及防水密封接头完成对线夹与导线的全绝缘密封连接;(2)架空导线在受压之后为倒U形结构,其自身所具有的弹性功能可持续恒定的保持对导线的压力,提
升接触和导电效果,通过外绝缘挂盖内的设置的导电金属体、导电支撑块、导电端子三者的相互结合,使导流有最大的接触面积,保证连接、导流的可靠性;(3)导电端子的上端为球状,能有效避免对导线的损伤并保证导电端子对导线有最大的接触面;(4)外绝缘挂盖上与导线接触处有齿状凸起,能破开导线的氧化层,更好的保证线夹与连接导线的有效接触;(5)本T形线夹通过设置导线密封垫和防水密封接头,使环境中的风雨、潮气、盐雾等不能进入其内部,即内部的导体不会遭受腐蚀,有效提高线夹使用寿命及增强了连接的可靠性。(6)本线夹在接线之后,因为线缆位于外绝缘挂盖、密封外壳和下绝缘壳体的内部,从而无需对去皮的裸露电缆进行绝缘恢复。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固体绝缘T接线夹的外形图示意图;
[0019]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固体绝缘T接线夹,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绝缘挂盖、密封外壳、下绝缘外壳和导电端子,所述外绝缘挂盖包括拱形端和下连接端,所述外绝缘挂盖的拱形端内侧和下连接端内侧设有一体成型的导电金属体,所述导电金属体将导线上的电流传递至导线端子上,与所述下连接端轴线和拱形端的弧轴线相交处,开设有贯穿于下连接端用于挂套导线的挂线槽,所述密封外壳包括拱形端和套接端,所述下绝缘外壳包括上连接端和下引线端,所述密封外壳套接在外绝缘挂盖上,且外绝缘挂盖的拱形端和密封外壳的拱形端紧密拼接形成横向过线孔,所述下绝缘外壳的上连接端和外绝缘挂盖的下连接端螺纹连接,且下绝缘外壳将密封外壳抵紧在外绝缘挂盖上,所述密封外壳的套接端位于下绝缘外壳的上连接端外侧,所述导电端子位于下绝缘壳体的内部,所述导电端子与外绝缘挂盖的下连接端配合连接,所述导电端子的上端与导线的裸露部位紧密接触,将导线抵接在外绝缘挂盖拱形端内设置的导电金属体上,所述导电端子的下端与分支导线可拆卸式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绝缘T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挂盖的下连接端上纵向设有若干贯穿的缺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体绝缘T接线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绝缘挂盖内设置的导电金属体与导线接触的面上设有若干齿状凸起。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体绝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世彬吴许谦杨徽于渤然
申请(专利权)人:文世彬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