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578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属于无人飞行器技术领域,包括飞行器本体,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吊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当飞行器本体降落时,会对安装板进行挤压,使第一齿条对第一弹簧和第一气囊进行挤压,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对其下降力进行缓冲,防止下降力较大,产生较大振动,对飞行器本体的内部元件造成损坏,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会通过第二出气管和台阶通孔喷出,在吊舱的一侧形成风幕,对吊舱的内部元件进行防护,防止飞行器本体转动时产生的气流使空气中的沙尘与摄像头的表面进行接触,容易导致摄像头的表面产生磨损和擦伤,进而对产品的使用造成影响,进一步减少了使用者的财产损失。失。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


[0001]本技术属于无人飞行器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

技术介绍

[0002]无人机已经广泛应用于战术侦查、目标定位、目标毁伤评估、电子对抗和通信等诸多领域,为满足相应任务的执行需求,通常在无人机的下方加装吊舱系统,使得无人机可执行多种任务,而无人机吊舱系统包括吊舱和设置在其内部的检测设备,检测设备包括摄像机和照相机等,使用者通过控制无人机的飞行,再控制其检测设备获取所需的影像信息。
[0003]现有的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在其降落和启动时,因无人飞行器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周围空气转动形成气流,气流在流动时容易导致空气中的灰尘附在吊舱内部的元件上,进而对其监控画面造成影响,且同时流动的气流容易使空气中的沙尘等稍大颗粒物质对吊舱内部元件表面造成磨损和擦伤,进而对产品的使用寿命造成影响,需要进行一定的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在其降落和启动时,因无人飞行器在转动过程中会带动周围空气转动形成气流,气流在流动时容易导致空气中的灰尘附在吊舱内部的元件上,进而对其监控画面造成影响,且同时流动的气流容易使空气中的沙尘等稍大颗粒物质对吊舱内部元件表面造成磨损和擦伤,进而对产品使用寿命造成影响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所述飞行器本体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吊舱,所述吊舱的内部顶侧设置有摄像头,所述摄像头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组件,所述缓冲组件和防护组件均设置在吊舱的内部;
[0007]所述防护组件包括转轴,所述转轴的外侧套设有齿轮,所述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和第二齿条的内部均开设有通风内腔,所述通风内腔的底部呈线性分布有多个台阶通孔,所述台阶通孔的内部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块,所述球形块滑动设置在台阶通孔的内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09]所述第二齿条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平板,所述第二平板和第二齿条滑动设置在吊舱开设的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二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的另一侧与吊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气囊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与通风内腔相连通,第一进气管和第一出气
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1]所述第二气囊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第二平板和吊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和第二弹簧均设置在第一内腔内。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3]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动块,所述滑动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内腔的内部后固定连接有第一平板,所述滑动块和第一平板均滑动设置在第一内腔内,所述第一平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的另一侧与吊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5]所述第一气囊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两侧分别与第一平板和吊舱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气囊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进气管,所述第一气囊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二出气管,第二出气管的另一端与通风内腔相连通,第二进气管和第二出气管上均设置有单向阀。
[0016]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0017]所述滑动块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条背离滑动块的一侧与齿轮相啮合。
[0018]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9]1、本技术中,当飞行器本体降落时会对安装板进行挤压,使滑动块带动第一齿条向上移动对第一弹簧和第一气囊进行挤压,通过设置的第一弹簧对其下降力进行缓冲,防止下降力较大,产生较大振动,对飞行器本体的内部元件造成损坏,进而保证了飞行器本体在使用时的稳定性,第一气囊内部的气体会通过第二出气管和台阶通孔喷出,在吊舱的一侧形成风幕,进而对吊舱的内部元件进行防护,防止飞行器本体转动时产生的气流使空气中的沙尘等会随着气流与摄像头的表面进行接触,容易导致摄像头的表面产生磨损和擦伤,进而对产品的使用造成影响,进一步减少了使用者的财产损失。
[0020]2、本技术中,第一齿条在向上移动的同时会与齿轮相啮合,使齿轮带动第二齿条和防护板竖直向下移动,进而使防护板对吊舱的一侧进行封闭,进一步提高了产品对摄像头的防护效果。
[0021]3、本技术中,当飞行器本体升起时,第一弹簧和第二弹簧会使其进行复位,此时第二平板对将第二气囊内部储存的气体通过第二出气管输送至通风内腔的内部,然后通过台阶通孔喷出,在升起时对吊舱内部的元件进行防护,防止飞行器本体转动时产生的气流使空气的灰尘附在摄像头的表面,进而对其监测画面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的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中缓冲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中图3的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中防护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图例说明:
[0028]1、飞行器本体;2、吊舱;3、摄像头;4、缓冲组件;401、安装板;402、滑动块;403、第一齿条;404、第一平板;405、第一弹簧;406、第一气囊;5、防护组件;501、转轴;502、齿轮;503、第二齿条;504、防护板;505、第二平板;506、第二气囊;507、第二弹簧;508、通风内腔;510、台阶通孔;511、第三弹簧;512、球形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请参阅图1

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1,飞行器本体1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吊舱2,吊舱2的内部顶侧设置有摄像头3,摄像头3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缓冲组件4,缓冲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组件5,缓冲组件4和防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包括飞行器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飞行器本体(1)的底部通过螺钉固定连接有吊舱(2),所述吊舱(2)的内部顶侧设置有摄像头(3),所述摄像头(3)的下方两侧均设置有缓冲组件(4),所述缓冲组件(4)的一侧设置有防护组件(5),所述缓冲组件(4)和防护组件(5)均设置在吊舱(2)的内部;所述防护组件(5)包括转轴(501),所述转轴(501)的外侧套设有齿轮(502),所述齿轮(50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齿条(503),所述第二齿条(50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防护板(504),所述防护板(504)和第二齿条(503)的内部均开设有通风内腔(508),所述通风内腔(508)的底部呈线性分布有多个台阶通孔(510),所述台阶通孔(510)的内部顶侧固定连接有第三弹簧(511),所述第三弹簧(51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球形块(5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吊舱的低阻力无人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齿条(50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平板(505),所述第二平板(50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囊(506),所述第二气囊(506)的另一侧与吊舱(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气囊(506)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进气管,所述第二气囊(506)的另一侧连通有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气管的另一端与通风内腔(508)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梓元龚华军张研王新华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