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氧分子筛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51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氧分子筛,包括分子筛本体和连接在分子筛本体一端的进气组件,分子筛本体包括若干分子塔,进气组件包括设置于分子筛本体端部的定膜片和与定膜片接触且面密封的动膜片,定膜片上设置有若干导气孔,导气孔数量与分子塔数量相适应且一一对应导通;动膜片朝向定膜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内进气孔和排氮孔,内进气孔与一分子塔导通,同时排氮孔与另一分子塔导通;排氮孔上连接有排氮组件,内进气孔上连接有进气组件,动膜片上还连接有驱动组件,分子塔远离导气孔的端部设置有排氧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制氧分子筛,在分子筛本体上即增加进气和排氮结构,实现气体分配,结构简单,不需要先导控制,成本低,故障率低。故障率低。故障率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氧分子筛


[0001]本技术属于分子筛
,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制氧分子筛。

技术介绍

[0002]分子筛制氧机被广泛应用于医疗治疗和家庭护理,现有技术中为提供分子筛制氧机的制氧能力和制氧量,分子筛中均具有多个分子塔,这样部分分子塔进行制氧时,另部分分子塔进行排氮解析,这样就能够实现分子筛制氧机不停机连续制氧。然而,正因为设置有多个分子塔,这样在分子塔前部就需要这气体分配阀,实现空气进气和排氮气操作,现有技术中的气体分配阀一般都是电磁阀或先导阀,结构较为复杂,工作时控制过程复杂,同时也增大了制氧机内管路量,使得制氧机内部结构复杂,故障率高,影响制氧机的使用寿命和使用体验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氧分子筛,在分子筛本体上即增加进气和排氮结构,实现气体分配,结构简单,不需要先导控制,成本低,故障率低,使用方便,体验感好。
[0004]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制氧分子筛,包括分子筛本体和连接在所述分子筛本体一端的进气组件,所述分子筛本体包括若干分子塔,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分子筛本体端部的定膜片和与所述定膜片接触且面密封的动膜片,所述定膜片上设置有若干导气孔,所述导气孔数量与所述分子塔数量相适应且一一对应导通;所述动膜片朝向所述定膜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内进气孔和排氮孔,所述内进气孔与一分子塔导通,同时排氮孔与另一分子塔导通;所述排氮孔上连接有排氮组件,所述内进气孔上连接有进气组件,所述动膜片上还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分子塔远离所述导气孔的端部设置有排氧口。
[0005]优选地,所述动膜片朝向所述定膜片的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均压槽,所述均压槽连通未进行排氮和进气操作的分子塔。
[0006]优选地,所述分子塔设置有六个,且呈圆周排列,所述动膜片设置为圆形,圆心穿过所述分子筛本体轴线;所述均压槽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通两分子塔。
[0007]优选地,所述排氮孔为盲孔,不贯穿所述动膜片,所述动膜片朝向所述定膜片的表面还设置有进气导槽和排氮导槽,所述进气导槽和所述排氮导槽分别与所述内进气孔和所述排氮孔连通;
[0008]所述进气导槽为圆弧槽,所述圆弧槽以动膜片圆心,以内进气孔圆心至动膜片圆心距离为半径;
[0009]所述排氮导槽为T型槽,所述T型槽包括长圆槽和T型连接槽,所述长圆槽以内进气孔圆心至动膜片圆心距离为半径;所述T型连接槽一端与所述长圆槽连通,另一端延伸至所述动膜片圆心位置并与所述排氮组件连通。
[0010]优选地,所述排氮组件包括设置在分子筛本体远离所述进气组件端的排氮口和设置在所述定膜片中心位置的排氮导孔,所述排氮导孔与所述T型连接槽连通;所述排氮口由
分子筛本体的轴线位置与所述排氮导孔连通。
[0011]优选地,所述内进气孔为通孔,贯穿所述动膜片,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罩,所述进气罩罩设在所述动膜片上,并设置有外进气孔,所述外进气孔与所述内进气孔连通。
[0012]优选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与所述动膜片远离定膜片的表面固接的转轴和与所述转轴连接的驱动电机,所述转轴轴线穿过动膜片中心。
[0013]优选地,所述转轴上固定有与所述动膜片平行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所述动膜片之间设置有限位弹簧。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制氧分子筛的有益效果是:在分子筛本体上即增加进气和排氮结构,实现气体分配,结构简单,不需要先导控制,成本低,故障率低,使用方便,体验感好。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制氧分子筛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轴测图。
[0017]图3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分子筛本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进气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4的剖视图。
[0020]图6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进气组件爆炸图。
[0021]图7为本技术技术方案中的动膜片结构示意图。
[0022]图8为图7的平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技术方案,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和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
[0024]本技术方案中,如图1所示,本技术技术方案一种制氧分子筛,包括分子筛本体1和连接在分子筛本体1一端的进气组件2。分子筛本体1包括若干分子塔11。如图5和图6所示,进气组件2包括设置于分子筛本体1端部的定膜片24和与定膜片24接触且面密封的动膜片3。定膜片24上设置有若干导气孔25,导气孔25数量与分子塔11数量相适应且一一对应导通,经过动膜片3的空气通过各个导气孔25进入各个分子塔11。
[0025]如图6和图7所示,动膜片3朝向定膜片24的表面上设置有内进气孔31和排氮孔323。内进气孔31与一分子塔导通,同时排氮孔323与另一分子塔导通。为了确保制氧机制氧效率,内进气孔31和排氮孔323同时与相距较远的两分子塔导通,或内进气孔31与一分子塔导通时,排氮孔323与已经进行制氧一段时间的分子塔导通,为分子筛提供足够的制氧时间后再进行排氮操作。
[0026]排氮孔323上连接有排氮组件,内进气孔31上连接有进气组件,动膜片3上还连接有驱动组件,分子塔11远离导气孔25的端部设置有排氧口14,各个分子塔11制得的氧气均通过各自上的排氧口14排出,至存氧罐或用氧位置。
[0027]上述方案中,驱动组件驱动动膜片3运动,随着动膜片3运动,动膜片上的内进气孔31和排氮孔323依次与不同的分子塔连通,分别实现向分子塔内输送空气或排出分子塔内
的氮气,实现制氧和排氮。本方案中,通过动膜片运动,实现气体分配,实现分子塔制氧和排氮解析,不需要外连气体分配阀、先导阀等等,简化了分子筛制氧机的内部结构,简化了管路,降低制氧机成本,降低制氧机工作时的故障率,延长制氧机使用寿命,提高制氧机使用体验感。
[0028]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定膜片与分子筛本体之间进行密封安装,然后动膜片与定膜片之间面密封,实现了动膜片上气体的导向和输送,有效的避免了漏气等问题出现。
[0029]本技术方案中,如图6和图7所示,动膜片3朝向定膜片24的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均压槽33,均压槽33连通未进行排氮和进气操作的分子塔11,进入一分子塔内的空气,通过均压槽33进入另一各或多个分子塔内,这样就使得具有多个分子塔同时制氧,提高制氧效率。如图8中,设置有两均压槽33,两均压槽33分别连通两分子塔。如图8所示,假设图8中动膜片按照顺时针方向旋转,则图8状态时,与位置A相对的分子塔正在进入氧气,位置D相对的分子塔正进行排氮操作,此时与位置B相对的分子塔刚刚完成进气操作,此时与位置B相对的分子塔的空气会通过图8中右侧的均压槽33进入位置C相对的分子塔内,则此时实现了位置B与位置C对应的两分子塔的均压操作。这样就使得位置B与位置C对应的两分子塔均再进行制氧操作,即通过均压槽,增大了分子筛的制氧面积,提高制氧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氧分子筛,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子筛本体和连接在所述分子筛本体一端的进气组件,所述分子筛本体包括若干分子塔,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分子筛本体端部的定膜片和与所述定膜片接触且面密封的动膜片,所述定膜片上设置有若干导气孔,所述导气孔数量与所述分子塔数量相适应且一一对应导通;所述动膜片朝向所述定膜片的表面上设置有内进气孔和排氮孔,所述内进气孔与一分子塔导通,同时排氮孔与另一分子塔导通;所述排氮孔上连接有排氮组件,所述内进气孔上连接有进气组件,所述动膜片上还连接有驱动组件,所述分子塔远离所述导气孔的端部设置有排氧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氧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动膜片朝向所述定膜片的表面还设置有若干均压槽,所述均压槽连通未进行排氮和进气操作的分子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氧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子塔设置有六个,且呈圆周排列,所述动膜片设置为圆形,圆心穿过所述分子筛本体轴线;所述均压槽设置有两个,且分别连通两分子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氧分子筛,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氮孔为盲孔,不贯穿所述动膜片,所述动膜片朝向所述定膜片的表面还设置有进气导槽和排氮导槽,所述进气导槽和所述排氮导槽分别与所述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本胜李昌才李海洋梁锐丁松林冷宇航吕涛张静代鹏张玉玲陶瑞杰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康居人医疗器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