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272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申请涉及供暖隔热领域,公开了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本申请中,接缝密封圈的内部靠近隔热套主体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内隔热膜,接缝密封圈的外侧壁设置有外隔热圈,外隔热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挤压垫,挤压垫远离外隔热圈的一侧端设置有弹簧,将隔热套主体套接在另一个隔热套主体的侧边之后,此时接缝密封圈就会处于连接缝的中间位置,套接时将隔热套主体的末端完全插入另一个隔热套主体之后,此时再用力按压接缝密封圈,挤压垫和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就会使得内隔热膜紧密的贴合在连接缝,使得隔热套主体的接缝处不会轻易出现破损移动,从而增加了接缝密封圈的整体密封隔热性能。加了接缝密封圈的整体密封隔热性能。加了接缝密封圈的整体密封隔热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


[0001]本申请属于供暖隔热
,具体为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供暖又叫城市集中供热,他是由城市集中制备供热热源,再分别向用户进行分配与输送,在市政供暖工程中管道是必不可少的,由于远距离的暖气输送,对于管道的保温要求较高,传统的保温方式一般都是直接在管道的外表面套上保温套
[0003]如公开号为CN113757779A的申请中公开了一种供暖管道隔热用保温套,属于供暖保温
,通过在具有隔热效果的外隔热套外壁分布多个透光罩用于透光集热,当记忆热形变体因高温热形变至弹簧状态时,拉动导热柱运动至透光罩处,以实现将光热通过导热柱、伸缩型导热杆传递至内导热套,对太阳热能起到存储作用,当外界温度降低时,记忆热形变体恢复低温的初始状态,推动导热柱回退至蓄热腔内端,此时,一对弹性隔热瓣在自身弹性作用下相向复位合并,一方面将导热柱处的热量封闭于蓄热腔与内导热套相衔接处,防止热量散发,另一方面避免外界低温通过透光罩向内传递,起到内外隔热作用,既实现该保温套对供暖管道的热传递又起到隔热保温作用。
[0004]但是该申请中隔热用保温套在安装时,当多个保温套进行安装时,相邻的保温套之间的接缝处缺少固定密封装置,从而使得使用过程中热量容易从连接处散出,导致保温套保温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问题,提供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
[0006]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包括隔热套主体,所述隔热套主体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接缝密封圈,所述接缝密封圈的内部靠近隔热套主体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内隔热膜,所述接缝密封圈的外侧壁设置有外隔热圈,所述外隔热圈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远离外隔热圈的一侧端设置有挤压垫,且挤压垫与内隔热膜的表面相互抵接。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多个隔热套主体依次套接在供暖管的外部,套接的过程中,当将隔热套主体套接在另一个隔热套主体的侧边之后,此时接缝密封圈就会处于连接缝的中间位置,套接时将隔热套主体的末端完全插入另一个隔热套主体之后,取下防脱垫表面的磨砂阻力颗粒,此时再用力按压接缝密封圈,防脱垫就会被粘接在两个隔热套主体连接处的外壁,之后挤压垫和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就会使得内隔热膜紧密的贴合在连接缝,使得隔热套主体的接缝处不会轻易出现破损移动,从而增加了接缝密封圈的整体密封隔热性能。
[000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隔热套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头,所述隔热套主体的另一端与插接头相对应处开设有连接凹槽。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增加相邻的接缝密封圈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0010]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插接头的外表面粘接有阻力胶垫,且阻力胶垫抵接在连接凹槽的内壁。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阻力胶垫增加了插接头与连接凹槽之间的摩擦阻力,增加了使用时的牢固性。
[0012]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内隔热膜的外部表面靠近隔热套主体处粘接有防脱垫。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脱垫粘接在相邻的隔热套主体的外壁,增加了隔热套主体连接时的牢固性。
[0014]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防脱垫的外部表面喷涂有磨砂阻力颗粒,且磨砂阻力颗粒相互对称设置在防脱垫的表面。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接缝密封圈插入到隔热套主体的末端时,磨砂阻力颗粒就会先与隔热套主体的外壁接触,防脱垫磨砂阻力颗粒会与隔热套主体的外表面产生摩擦,从而尽量避免安装的过程中,接缝密封圈发生松动,从而增加了安装时的牢固性。
[0016]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缝密封圈的内部贯穿设置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位于接缝密封圈内壁的夹壁设置有观察窗内壁。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对隔热套主体进行观察,提高了使用时的便利性。
[0018]在一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外隔热圈与内隔热膜之间填充有缓冲橡胶颗粒。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接缝处起到了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增加了隔热套主体的整体耐用性。
[0020]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
[0021]本申请中,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多个隔热套主体依次套接在供暖管的外部,套接的过程中,当将隔热套主体套接在另一个隔热套主体的侧边之后,此时接缝密封圈就会处于连接缝的中间位置,套接时将隔热套主体的末端完全插入另一个隔热套主体之后,防脱垫就会抵接在两个隔热套主体连接处的外壁,之后挤压垫和弹簧的配合作用下,就会使得内隔热膜紧密的贴合在连接缝,使得隔热套主体的接缝处不会轻易出现破损移动,也使得热量不会轻易从连接处散出,使得保温套的保温效果得到了保障,从而增加了接缝密封圈的整体密封隔热性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申请的隔热套主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申请中接缝密封圈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申请中隔热套主体相对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标记:1、隔热套主体;2、接缝密封圈;3、观察窗;4、防脱垫;5、磨砂阻力颗粒;6、连接凹槽;7、阻力胶垫;8、插接头;9、外隔热圈;10、内隔热膜;11、挤压垫;12、弹簧;13、缓冲橡胶颗粒;14、观察窗内壁。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
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7]实施例:
[0028]参照图1,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包括隔热套主体1,隔热套主体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接缝密封圈2,接缝密封圈2能对多个隔热套主体1的接缝处进行密封隔热。
[0029]参照图1

2,接缝密封圈2的内部靠近隔热套主体1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内隔热膜10,接缝密封圈2的外侧壁设置有外隔热圈9,内隔热膜10和外隔热圈9为聚氨酯保温垫,增加了接缝密封圈2的整体保温能力
[0030]参照图1

2,外隔热圈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1,弹簧11远离外隔热圈9的一侧端设置有挤压垫12,且挤压垫12与内隔热膜10的表面相互抵接,弹簧11和挤压垫12的配合作用下,就会使得内隔热膜10紧密的贴合在连接缝,使得隔热套主体1的接缝处不会轻易出现破损移动,也使得热量不会轻易从连接处散出,从而增加了接缝密封圈2的整体密封隔热性能。
[0031]参照图1和图3,隔热套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头8,隔热套主体1的另一端与插接头8相对应处开设有连接凹槽6,可以增加相邻的接缝密封圈2之间的连接牢固性。
[0032]参照图1和图3,插接头8的外表面粘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包括隔热套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主体(1)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接缝密封圈(2),所述接缝密封圈(2)的内部靠近隔热套主体(1)表面的一侧设置有内隔热膜(10),所述接缝密封圈(2)的外侧壁设置有外隔热圈(9),所述外隔热圈(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远离外隔热圈(9)的一侧端设置有挤压垫(12),且挤压垫(12)与内隔热膜(10)的表面相互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套主体(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头(8),所述隔热套主体(1)的另一端与插接头(8)相对应处开设有连接凹槽(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供暖管路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头(8)的外表面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艳菊刘增辉秦子康刘仕峰刘峻王晓丽冯贺宽郑松赵兴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通建工城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