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箱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23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箱机,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设置有沿所述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输送轨道,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框架的框架内设置有可沿其高度升降的提箱支架,所述提箱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提升单元,所述提升单元与箱体两侧的边框相卡接,所述提升单元带动所述箱体向上运动,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有可向下运动的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与提升后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机械爪对箱体的边框进行夹持,以提升箱体的上下运动,结构更加的简单,空间占用更小,成本更低,同时由于其空间占用更小,不会对其他结构如按压单元的正常运动造成影响。构如按压单元的正常运动造成影响。构如按压单元的正常运动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箱机


[0001]本技术涉及机械打包设备的
,具体涉及一种提箱机。

技术介绍

[0002]提箱机也可以称为提箱打包机,其主要作用为将箱体中的产品,大多为废料压缩成规则的方块结构,以便于进行堆放整理,而提箱打包机在使用时,通过箱体与按压机构同时相对运动,可将箱体内部的产品实现高效的压缩打包,但是现有的带动箱体向上运动的升降及夹持结构,大多为机械爪等运动机构,需要维修保养,在发生损坏时,需要停机进行整机的维修,影响打包工艺的正常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提箱机。
[0004]本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5]包括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的下端设置有沿所述支撑框架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输送轨道,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支撑框架的框架内设置有可沿其高度升降的提箱支架,所述提箱支架的下端设置有提升单元,所述提升单元与箱体两侧的边框相卡接,所述提升单元带动所述箱体向上运动;
[0006]所述支撑框架的上端固定有可向下运动的按压单元,所述按压单元与提升后的所述箱体的内部位置相对应。
[000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双向电机,所述双向电机通过两个第一传动轴与两侧的第二传动轴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所述支撑框架的两端设置有第三传动轴,所述第三传动轴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提箱支架的两端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提箱支架上下运动。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按压单元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顶部的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剪式升降力臂,多个所述剪式升降力臂的下端均活动连接在压板的上端。
[0009]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提升单元包括两组,两组所述提升单元相对设置,所述提升单元为长条形凸起,长条形凸起与所述箱体侧面的凹槽相适配。
[00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箱体的下方设置有移动轮。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提箱支架为框架结构,且所述提箱支架通过定位滑轮与所述支撑框架的立柱滑动连接。
[00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固定支架与所述剪式升降力臂之间活动连接有驱动气缸,所述驱动气缸用于带动所述剪式升降力臂升降运动。
[00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安装位置高度大于所述箱体上端面的高度。
[00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二传动轴与所述第三传动轴的外部设置有一护罩。
[001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顶端的边框处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1、本技术通过驱动机构可带动提箱支架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箱体向上运动,而在带动箱体向上运动前,箱体沿着输送轨道进入到工作位置时,提升单元可自动卡入箱体侧面的凹槽内,实现提箱支架与箱体的自动配合,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机械爪对箱体的边框进行夹持,以提升箱体的上下运动,结构更加的简单,空间占用更小,成本更低,同时由于其空间占用更小,不会对其他结构如按压单元的正常运动造成影响。
[0018]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作用,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技术提箱机的立体图;
[0020]图2是本技术提箱机的侧视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提箱机的俯视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提箱机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标记:1、支撑框架;2、输送轨道;3、驱动机构;31、双向电机;32、第一传动轴;33、第二传动轴;34、第一传动齿轮;35、第三传动轴;36、第二传动齿轮;4、提箱支架;41、提升单元;5、箱体;6、按压单元;61、固定支架;62、剪式升降力臂;63、压板;64、驱动气缸;7、护罩。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0025]如图1

图4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一种提箱机,包括支撑框架1,支撑框架1作为整个提箱机的框架基础,起到用于保持整个提箱机能够正常的使用,支撑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沿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输送轨道2,输送轨道2作为箱体5的移动路径,可使箱体依次进入至支撑框架1的下方,箱体5的下方设置有四个移动轮,与输送轨道2相配合,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3,支撑框架1的框架内设置有可沿其高度升降的提箱支架4,提箱支架4的下端设置有提升单元41,提升单元41与箱体5两侧的边框相卡接,提升单元41带动箱体5向上运动,在使用时,通过驱动机构3可带动提箱支架4向上运动,从而带动箱体5向上运动,而在带动箱体5向上运动前,箱体5沿着输送轨道2进入到工作位置时,提升单元41可自动卡入箱体5侧面的凹槽内,实现提箱支架4与箱体5的自动配合,相较于现有技术利用机械爪对箱体的边框进行夹持,以提升箱体的上下运动,结构更加的简单,空间占用更小,成本更低,同时由于其空间占用更小,不会对其他结构如按压单元6的正常运动造成影响。
[0026]而对于按压单元6进行说明,支撑框架1的上端固定有可向下运动的按压单元6,按压单元6与提升后的箱体5的内部位置相对应,在箱体5向上运动时,通过按压单元6可对箱
体5内的产品进行挤压打包,也就是说,通过箱体5与按压单元6的相对运动,使能够更快速的且更高效的实现对产品的打包。具体地,对于按压单元6的结构进行说明,按压单元6包括固定连接于支撑框架1顶部的固定支架61,固定支架61的下方设置有多个剪式升降力臂62,多个剪式升降力臂62的下端均活动连接在压板63的上端,固定支架61与剪式升降力臂62之间活动连接有驱动气缸64,驱动气缸64用于带动剪式升降力臂62升降运动,通过控制驱动气缸64的伸缩,以驱动剪式升降力臂62的运动,从而压板63对于箱体5内产品的打包。
[0027]而对于提箱支架4的结构进行说明,提箱支架4为设置在支撑框架1内并且贴着支撑框架1内壁的框架结构,且为中空结构,以保证不会对按压单元6的正常运动造成干涉,其外部设置有连接件并与驱动机构3相连接,并且提箱支架4通过定位滑轮与支撑框架1的立柱滑动连接,以将滑动摩擦转化为滚动摩擦,使提箱支架4能够较为顺畅的滑动,而在提箱支架4的下端逐渐向下收缩,并且固定有提升单元41,提升单元41为矩形凸起,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为长条形凸起,可与箱体5侧面的凹槽相适配,从而实现两者的自动配合,无需进行机械调节,操作更加方便快捷。
[0028]而对于带动提箱支架4上下运动的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箱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所述支撑框架(1)的下端设置有沿所述支撑框架(1)的长度方向设置有输送轨道(2),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设置有驱动机构(3),所述支撑框架(1)的框架内设置有可沿其高度升降的提箱支架(4),所述提箱支架(4)的下端设置有提升单元(41),所述提升单元(41)与箱体(5)两侧的边框相卡接,所述提升单元(41)带动所述箱体(5)向上运动;所述支撑框架(1)的上端固定有可向下运动的按压单元(6),所述按压单元(6)与提升后的所述箱体(5)的内部位置相对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包括双向电机(31),所述双向电机(31)通过两个第一传动轴(32)与两侧的第二传动轴(33)相连接,所述第二传动轴(33)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传动齿轮(34),所述支撑框架(1)的两端设置有第三传动轴(35),所述第三传动轴(35)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传动齿轮(36),所述第一传动齿轮(34)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6)之间连接有传动链条,所述传动链条与所述提箱支架(4)的两端相连接,用于带动所述提箱支架(4)上下运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箱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单元(6)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支撑框架(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海平王孟星王振江郭天星于琨王祥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领军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