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215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路控制设备的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控制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电子锁驱动电路、CAN总线隔离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DC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


[0001]本技术属于电路控制设备的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

技术介绍

[0002]现实中传统充电桩普及较少,或者车主忘记充电,经常导致电动车电量用尽无法行驶,一般救助拖车将电动汽车拖到充电桩的方法成本高、效率低。另外在景区、广场等特殊场所,不同时节和时段的人员车流变动很大,对充电桩的需求量也不同。比如,在节假日的旅游景区或举办展览的展馆,此时人员车辆流动大,充电桩经常供不应求,出现车等桩的情况。如果在这类场所加大充电桩的建设投入,不仅投入大,在平常的淡季时车流量少的情况下,还会造成大量充电桩的闲置浪费。因此小型的移动救援充电设备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小型的移动救援充电设备对其内部结构的控制要求很高,但目前市面上的电路结构为了达到要求造成了电路冗杂且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实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移动救援充电设备内,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控制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电子锁驱动电路、CAN总线隔离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DC

DC输出电路和电源监控电路,所述电子锁驱动电路与CAN总线隔离电路分别与手持枪连接,CAN总线隔离电路还DC

DC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监控电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DC

DC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监控电路用于对DC

DC输出电压、电池电压以及急停开关进行检测。
[0005]进一步的,所述电子锁驱动电路包括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的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二输出引脚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的电源电压引脚分别与第一光敏电容、第二光敏电容连接,所述第一光敏电容和第二光敏电容并联;所述电机驱动器的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二输出引脚分别与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连接,所述第五二极管、第六二极管均接地;所述电机驱动器的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分别与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连接,所述第十五电阻、第十六电阻均接地;所述电机驱动器的基准电压引脚与第七电容连接后接地。
[0006]进一步的,所述CAN总线隔离电路包括隔离芯片和第一共模电感,所述隔离芯片的高速总线引脚CANH和低速总线引脚CANL分别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与第四电容并联连接;所述隔离芯片的数据接收引脚和数据发送引脚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与手持枪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三引脚、第四引脚还分别与第五电容、第六电容连接,所述第六电容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四引脚之间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包括继电器和三极管,所述继电器与三极管的集
电极连接,所述继电器与第四二极管并联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基极通过第十二电阻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三极管的发射极通过第十三电阻与所述三极管的基极连接。
[0008]进一步的,所述DC

DC输出电路包括整流桥,所述整流桥的第一连接端通过第一热敏电阻与第一电感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连接端、第四连接端分别与第三光敏电容、第四光敏电容连接,所述第三光敏电容、第四光敏电容串联连接,所述整流桥的第三连接端与第二电感连接,所述第一电感和第二电感之间依次连接有第十七电阻、第十八电阻和第十九电阻;所述整流桥的第二连接端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所述第二连接端通过与第七二极管、第八二极管以及第二热敏电阻连接后与继电器驱动电路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源监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依次与第二电阻、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也与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监控电路还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还分别与第一二极管、第二二极管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还与微控制器的电源引脚连接,所述第二二极管接地;所述第二二极管与第三电容并联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和第五电阻分别连接在第二电阻的两端,所述第四电阻与所述第二电容并联连接。
[0010]进一步的,还包括USB识别电路,所述USB识别电路包括电源开关、USB母座、第二共模电感,所述电源开关的使能引脚和过耗指示输出引脚均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源开关的输出引脚均与USB母座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一引脚和第二引脚分别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三引脚和第四引脚与分别与USB母座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一引脚还与第六电阻连接,所述第二共模电感的第二引脚还与第七电阻连接。
[0011]进一步的,还包括SD卡识别电路,所述SD卡识别电路包括SD存储卡、所述SD存储卡的片选信号引脚、主输出从输入引脚、串行时钟引脚和主输入从输出引脚依次与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连接,所述第八电阻、第九电阻、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之间并联连接,SD存储卡与微控制器连接。
[0012]进一步的,所述SD卡识别电路还包括与SD存储卡连接的第三二极管,所述第三二极管的型号为ESDA6V8AV5。
[0013]进一步的,所述微控制器的型号为STM32F10。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直接将子锁驱动电路、CAN总线隔离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DC

DC输出电路和电源监控电路连接,使整体的电路结构简单,相对于现有电路结构减少了外部元件的使用,简化了设计,减少了PCB面积以及降低了系统成本;
[0016](2)本技术设有的电源监控电路可自动分别对DC

DC输出电压、电池电压以及急停开关进行检测,实现无动作检测;
[0017](3)本技术设有的CAN总线隔离电路通过设有共模电感和隔离芯片,有利于具备更高的集成度与可靠性,能够有效提升总线通信防护等级,极大程度降低用户的采购与生产成本,大幅缩短开发周期,同时提高了整体的抗干扰性,避免出现导致板子死机或者烧毁的情况出现。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电路框架图。
[0019]图2是本技术的电子锁驱动电路图。
[0020]图3是本技术的CAN总线隔离电路图。
[0021]图4是本技术的继电器驱动电路图。
[0022]图5是本技术的DC

DC输出电路图。
[0023]图6是本技术的电源监控电路图。
[0024]图7是本技术的USB识别电路图。
[0025]图8是本技术的SD卡识别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设置在移动救援充电设备内,所述控制电路内设有微控制器,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电子锁驱动电路、CAN总线隔离电路、继电器驱动电路、DC

DC输出电路和电源监控电路,所述电子锁驱动电路与CAN总线隔离电路分别与手持枪连接,CAN总线隔离电路还DC

DC输出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监控电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驱动电路、DC

DC输出电路连接,用于对DC

DC输出电压、电池电压以及急停开关进行检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监控电路包括第一放大器、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和第三电阻,所述第一放大器的反向输入端与第一电阻连接,所述第一电阻与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正向输入端依次与第二电阻、第三电阻连接,所述第三电阻也与第一电容连接;所述第一放大器的输出端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锁驱动电路包括电机驱动器,所述电机驱动器的第一输入引脚、第二输入引脚、第一输出引脚和第二输出引脚均与微控制器连接,所述电机驱动器的电源电压引脚分别与第一光敏电容、第二光敏电容连接,所述第一光敏电容和第二光敏电容并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移动救援充电设备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CAN总线隔离电路包括隔离芯片和第一共模电感,所述隔离芯片的高速总线引脚CANH和低速总线引脚CANL分别与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连接,所述第一共模电感的第一引脚、第二引脚与第四电容并联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训杰闻开放戴志成邵珺陈如阳游金国
申请(专利权)人:守卫者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