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80260 阅读: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属于铸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转动连接立柱,立柱顶部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末端活动连接打磨组件;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摇臂,第一摇臂首端设置第一动力装置,第一摇臂中部与调节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摇臂中部与第一摇臂尾端转动连接,第二摇臂与第一摇臂呈T型设置,第二摇臂首端设置第二动力装置,打磨机头与第二摇臂尾端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保证了打磨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机械式铸件打磨机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属于铸件加工


技术介绍

[0002]对铸件表面的处理,传统的方式是采用人工手持角磨机对铸件表面进行打磨,从而清除铸件表面的浇冒口、飞边毛刺、多肉鼓包等问题。但由于铸造工艺和技术水平的差异,某些铸件尤其是中大型铸件的浇冒口、合模披缝、多肉鼓包等比较厚大,导致打磨工作量非常大。打磨这些地方时,工人需手持大型角磨机(一般重达7

10公斤)进行清理打磨作业。角磨机在清理打磨时产生强烈的震动,再加上角磨机本身的自重,会造成打磨人员上肢关节部位的疼痛,长期的打磨操作会对身体造成损伤,严重者会导致职业病。其次,铸件打磨多数要求将铸件表面打磨平整,耗时耗力,但是人员在繁重的体力劳动状态下,很难保持高质量的打磨状态,因此会产生各种问题,轻则导致外观质量差,二次返修,降低打磨效率,重则磨伤铸件造成废品,给企业带来成本的极大浪费。
[0003]目前自动打磨机器人发展迅速,视觉扫描和柔性打磨技术广泛应用,但是机器人制作厂家众多,技术水平良莠不齐,通过运动算法控制的多轴机械臂的累积误差大,重复定位精度不高,在打磨中大型铸件的平面时会有凹陷状缺陷,且自动打磨机器人打磨后的工件仍需人工修整,这些问题都导致自动打磨机器人的机损报废率和使用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机械式铸件打磨机,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保证了打磨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05]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包括底座,底座上部转动连接立柱,立柱顶部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末端活动连接打磨组件;
[0006]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摇臂,第一摇臂首端设置第一动力装置,第一摇臂中部与调节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摇臂中部与第一摇臂尾端转动连接,第二摇臂与第一摇臂呈T型设置,第二摇臂首端设置第二动力装置,打磨机头与第二摇臂尾端转动连接。
[0007]操作人员手持打磨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将打磨机头靠近待打磨件,调整第一摇臂,打磨机头沿第一摇臂径向调整位置,调整第二摇臂,打磨机头沿第二摇臂径向调整位置,打磨机头通过多次调整精准的靠近待打磨件的待打磨位置。
[0008]所述的打磨机头包括打磨机构,打磨机构尾端可拆卸设置砂轮片。打磨机构和砂轮片可以根据不同的打磨场景进行更换。
[0009]所述的第一动力装置上设置第一手柄。第一动力装置为减速机,在减速机上设置第一手柄,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打磨机头与待打磨件间的距离,也可以手动调整第一摇臂的位置,从而使打磨机头的位置调整更精准。
[0010]所述的第二动力装置上设置第二手柄。第二动力装置为减速机,在减速机上设置第二手柄,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打磨机头与待打磨件间的距离,也可以手动调整第二摇臂的
位置,从而使打磨机头的位置调整更精准。
[0011]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对称设置的调节块,调节块置于立柱顶部,第一摆臂首端与调节块上下滑动连接,第一摆臂尾端铰接第二摆臂首端,第二摆臂尾端通过连接轴与第一摇臂中部连接,第三摆臂首端通过第四摆臂与第一摆臂中部铰接,第三摆臂尾端与第二摆臂中部铰接。
[0012]第一摆臂在调节块内上下滑动,可以扩大打磨机头的上下打磨的范围,第一摆臂、第二摆臂、第三摆臂和第四摆臂构成四连杆结构,实现打磨机头位置的调整。
[0013]所述的第一摆臂首端通过平衡杆铰接平衡块,平衡杆远离平衡块的一端与第四摆臂远离第三摆臂的一端铰接。平衡块在重力作用下带动第一摆臂首端下降。
[0014]所述的立柱顶部对应第四摆臂设置导轨。第四摆臂靠近第三摆臂的一端设置滚轮,滚轮在导轨上水平移动,实现第四摆臂和第三摆臂的移动,从而控制四连杆结构的水平移动。
[0015]所述的立柱顶部靠近打磨组件的一侧对应第四摆臂设置限位块。限位块对第四摆臂进行限位,防止第四摆臂行程超出规定范围,从而控制四连杆结构的水平移动的距离。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本技术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保证了打磨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18](2)第一动力装置上设置第一手柄。第一动力装置为减速机,在减速机上设置第一手柄,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打磨机头与待打磨件间的距离,可以手动调整第一摇臂的位置,从而使打磨机头的位置调整更精准。
[0019](3)第二动力装置上设置第二手柄。第二动力装置为减速机,在减速机上设置第二手柄,操作人员通过观察打磨机头与待打磨件间的距离,可以手动调整第二摇臂的位置,从而使打磨机头的位置调整更精准。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是本技术去掉打磨机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3是本技术打磨机头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底座;2、第三动力装置;3、立柱;4、第四动力装置;5、平衡块;6、平衡杆;7、调节块;8、第四摆臂;9、限位块;10、第一摆臂;11、第三摆臂;12、第二摆臂;13、连接轴;14、第五动力装置;15、第二动力装置;16、第二摇臂;17、打磨机构;18、砂轮片;19、第一摇臂;20、第一动力装置;21、第一手柄;22、第二手柄;23、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转动连接立柱3,立柱3通过第三动力装置2实现转动,立柱3顶部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末端活动连接打磨组件;
[0027]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摇臂19,第一摇臂19首端设置第一动力装置20,第一动力装置
20为减速机,第一摇臂19中部与调节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摇臂16中部与第一摇臂19尾端转动连接,第二摇臂16与第一摇臂19呈T型设置,第二摇臂16首端设置第二动力装置15,第二动力装置15为减速机,打磨机头与第二摇臂16尾端转动连接。
[0028]工作过程:
[0029]操作人员手持打磨组件,通过调节组件将打磨机头靠近待打磨件,调整第一摇臂19,打磨机头沿第一摇臂19径向调整位置,调整第二摇臂16,打磨机头沿第二摇臂16径向调整位置,打磨机头通过多次调整精准的靠近待打磨件的待打磨位置。
[003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31]本技术操作简单,节省人力,保证了打磨质量和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0032]实施例2
[0033]如图1~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转动连接立柱3,立柱3通过第三动力装置2实现转动,立柱3顶部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末端活动连接打磨组件;
[0034]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摇臂19,第一摇臂19首端设置第一动力装置20,第一动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底座(1)上部转动连接立柱(3),立柱(3)顶部设置调节组件,调节组件末端活动连接打磨组件;打磨组件包括第一摇臂(19),第一摇臂(19)首端设置第一动力装置(20),第一摇臂(19)中部与调节组件转动连接,第二摇臂(16)中部与第一摇臂(19)尾端转动连接,第二摇臂(16)与第一摇臂(19)呈T型设置,第二摇臂(16)首端设置第二动力装置(15),打磨机头与第二摇臂(16)尾端转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其特征在于,打磨机头包括打磨机构(17),打磨机构(17)尾端可拆卸设置砂轮片(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其特征在于,第一动力装置(20)上设置第一手柄(2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式铸件打磨机,其特征在于,第二动力装置(15)上设置第二手柄(22)。5.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良郭敏栾新法
申请(专利权)人:高密市联辉机械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