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翻盖组件及清洁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5965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公开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翻盖组件以及清洁机器人,翻盖组件包括安装座和翻盖,翻盖转动连接于安装座。安装座设有限位部,翻盖设有配合部,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弹性,限位部和配合部用于相互配合,以在翻盖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或第二预设角度时限制翻盖转动,其中,翻盖在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之间转动过程中,限位部和配合部能够相互挤压,并使至少一者发生弹性形变。通过以上设置,使得翻盖易于开合,使用方便。便。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翻盖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0001]本公开涉及清洁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翻盖组件及清洁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一般的,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和翻盖组件,壳体设有开口,翻盖组件连接于壳体,并用于盖设开口,用户能够通过打开或关闭翻盖组件,以显露或遮蔽清洁机器人的内部。
[0003]目前,翻盖组件多通过卡扣扣合、螺丝固定等方式封闭开口,从而实现遮蔽清洁机器人的内部。其中,为了美观,卡扣的扣合部分内藏,用户难以解开扣合部分,而螺丝则需要通过螺丝刀拧动,导致翻盖组件难以开合,使用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实施例旨在提供一种翻盖组件及清洁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翻盖组件的难以开合、使用不便的技术问题。
[0005]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翻盖组件,翻盖组件包括安装座和翻盖,所述翻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
[0006]所述安装座设有限位部,所述翻盖设有配合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弹性,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用于相互配合,以在所述翻盖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或第二预设角度时限制所述翻盖转动;其中,
[0007]所述翻盖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之间转动过程中,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能够相互挤压,并使所述至少一者发生弹性形变。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盖包括盖体和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
[0009]所述安装座包括压座,所述限位部包括弧形部和限位凸起,所述弧形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座,所述弧形部与所述转轴的外周侧壁相对,且所述弧形部的两侧端和所述压座之间设有镂空部,所述限位凸起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部朝向所述转轴的一面,且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配合部的转动轨迹上。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弧形部包括圆弧段、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弧段的两端,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座,所述限位凸起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弧段的中部。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圆弧段。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凸起包括第一限位斜面、第二限位斜面和连接弧面,所述连接弧面圆滑连接所述第一限位斜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斜面,且所述第一限位斜面和所述第二限位斜面呈八字形设置;其中,
[0013]所述翻盖位于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限位斜面能与所述配合部相抵,以阻止所述翻盖沿第一方向转至所述第二预设角度;
[0014]所述翻盖位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限位斜面能与所述配合部相抵,以阻止所述翻盖沿第二方向转至所述第一预设角度,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相反。
[0015]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部包括第一止抵斜面、第二止抵斜面和抵接弧面,所述抵接弧面连接所述第一止抵斜面和所述第二止抵斜面,且所述抵接弧面沿所述转轴的外周向设置;其中,
[0016]所述翻盖位于第一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一止抵斜面能与所述第一限位斜面相抵;
[0017]所述翻盖位于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第二止抵斜面能与所述第二限位斜面相抵。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轴呈中空结构。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翻盖还包括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一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臂呈钩状。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座设有压板,所述翻盖位于所述第二预设角度时,所述压座与所述连接臂配合,并阻止所述翻盖沿第二方向转动。
[0021]另一方面,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清洁机器人,清洁机器人包括壳体以及如上所述的翻盖组件,所述壳体设有开口,所述翻盖组件安装于所述壳体,所述翻盖组件用于盖设所述开口。
[0022]与现有技术相比,在本公开实施例的翻盖组件,通过将限位部和弹性部中的至少一者设为具备发生弹性形变能力的结构,在翻盖带动配合部转动并使配合部与限位部相互挤压时,对应具有弹性形变能力的限位部和/或配合部能够发生弹性形变,以适应配合部和限位部之间位置关系的变化,避免限位部和配合部之间由于刚性抵接,在转动翻盖时出现卡死的现象或导致限位部和配合部对彼此结构产生破坏,使得翻盖易于开合,使用方便。并且,配合部和限位部之间的弹性配合能够提高翻盖转动过程中的阻尼缓冲效果,翻盖在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之间的转动过程中,当限位部和配合部相互挤压时所产生的摩擦力足以抵消翻盖自身重力所产生的翻转力时,翻盖能够在该摩擦力作用下停留于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之间的任意角度,便于后续打开清洁机器人内部进行维护;当限位部和配合部相互挤压时所产生的摩擦力小于翻盖自身重力所产生的翻转力时,翻盖能够在该摩擦力作用下缓慢下降,避免翻盖合上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快速下降而夹伤人手。其中,所述摩擦力和翻盖自身重力所产生的翻转力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计。
[0023]本公开实施例的清洁机器人也具有上述翻盖组件的优点,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0024]一个或若干个实施例通过与之对应的附图中的图片进行示例性说明,这些示例性说明并不构成对实施例的限定,附图中具有相同参考数字标号的元件表示为类似的元件,除非有特别申明,附图中的图不构成比例限制。
[0025]图1是本公开其中一实施例提供的翻盖组件的结构立体图;
[0026]图2是图1所示的翻盖组件的俯视图;
[0027]图3是图2所示的翻盖组件沿A

A方向的剖视图,其中,翻盖组件的翻盖处于第一预设角度;
[0028]图4是图3所示的翻盖组件的另一状态的剖视图,其中,翻盖组件的翻盖处于第一预设角度和第二预设角度之间;
[0029]图5是图3所示的翻盖组件的又一状态的剖视图,其中,翻盖组件的翻盖处于第二预设角度;
[0030]图6是图3所示的翻盖组件的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1]图7是图4所示的翻盖组件的C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8是图5所示的翻盖组件的D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33]图9是图3所示的翻盖组件的安装座的压座的结构立体图;
[0034]图10是图9所示的压座的仰视图;
[0035]图11是图3所示的翻盖组件的翻盖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6]为了便于理解本公开,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表述“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其间可以存在一个或若干个居中的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上”、“下”、“左”、“右”、“上端”、“下端”、“顶部”以及“底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公开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和翻盖,所述翻盖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安装座设有限位部,所述翻盖设有配合部,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中的至少一者具有弹性,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用于相互配合,以在所述翻盖转动至第一预设角度或第二预设角度时限制所述翻盖转动;其中,所述翻盖在所述第一预设角度和所述第二预设角度之间转动过程中,所述限位部和所述配合部能够相互挤压,并使所述至少一者发生弹性形变。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盖包括盖体和转轴,所述转轴和所述盖体固定连接,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安装座,所述配合部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壁;所述安装座包括压座,所述限位部包括弧形部和限位凸起,所述弧形部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座,所述弧形部与所述转轴的外周侧壁相对,且所述弧形部的两侧端和所述压座之间设有镂空部,所述限位凸起固定连接于所述弧形部朝向所述转轴的一面,且所述限位凸起位于所述配合部的转动轨迹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部包括圆弧段、第一弯折段和第二弯折段,所述第一弯折段的一端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弧段的两端,所述第一弯折段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另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所述压座,所述限位凸起固定连接于所述圆弧段的中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弯折段和所述第二弯折段的宽度均小于所述圆弧段。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盖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凸起包括第一限位斜面、第二限位斜面和连接弧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进杰朱吴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