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75760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所述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通过一级滤池、处理罐、二级滤池对污水进行前处理后,污水进入到处理池内进行再处理,经过前处理和在处理的水可再利用,用途也更为广泛,处理池内部设置有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清水池,经过前处理的污水经过好氧池处理可处理污水中的微生物,膜生物反应池中的MBR组件可对污水再次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流在清水池内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保证处理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污水处理,水资源再利用领域,MBR又称膜生物反应器,是一种由膜分离单元与生物处理单元相结合的新型水处理技术,采用的膜结构型主要为平板膜和中空纤维膜,按膜孔径可划分为超滤技术,超滤膜,是一种孔径规格一致,额定孔径范围为0.001

0.02微米的微孔过滤膜。在膜的一侧施以适当压力,就能筛出小于孔径的溶质分子,以分离分子量大于500道尔顿、粒径大于2~20纳米的颗粒,超滤膜是最早开发的高分子分离膜之一,在60年代超滤装置就实现了工业化;
[0003]因其良好的处理效果,膜生物反应器在污水处理过程中广泛使用,待处理污水在流经膜生物反应器之前需要进行前处理,前处理的效果可以影响污水的后续处理效果,例如针对污泥量较大的污水,前期的过滤处理可影响后续的处理效果,还有污水中还存在溶于水的现有技术中一般是经过沉降过滤处理后进入膜生物反应器,此种处理方式效果十分有限,处理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
技术介绍
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所述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通过一级滤池1、处理罐3、二级滤池5对污水进行前处理后,污水进入到处理池7内进行再处理,经过前处理和在处理的水可再利用,用途也更为广泛,处理池7内部设置有好氧池17、膜生物反应池18、清水池19,经过前处理的污水经过好氧池17处理可处理污水中的微生物,膜生物反应池18中的MBR组件可对污水再次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流在清水池19内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保证处理效果。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所述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主要包括一级滤池1、第一连通管2、处理罐3、第二连通管4、二级滤池5、第三连通管6、处理池7,污水进管8、一级滤网9、回收管10、第一搅拌辊11、进液管12、二级滤网13、底部回收管14、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好氧池17、膜生物反应池18、清水池19、填充材料20、进气管21、抽水管22、MBR膜组件23、回水管24、第二搅拌辊25、出水管26、消毒液储罐27、第四连通管28,所述一级滤池1通过第一连通管2与处理罐3连通,处理罐3通过第二连通管4与二级滤池5连通,二级滤池5通过第三连通管6与处理池7,所述污水进管8设置在一级滤池1侧面,一级滤网9设置在一级滤池1内部,回收管10设置在一级滤池1底部,第一搅拌辊11设置在处理罐3内部,进液管12设置在处理罐3顶部,所述二级滤网13设置在二级滤池5内部,底部回收管14设置在二级滤池5底部,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设置在处理池7内部,好氧池17、膜生物反应池18、清水池19设置在处理池7内部,填充材料20设置在好氧池17内部,MBR膜组件23设置在膜生物反应池18内部,回水管24设置在处理池7
底部,第二搅拌辊25设置在清水池19内部,出水管26设置在处理池7侧面,消毒液储罐27通过第四连通管28与处理池7连通。
[0007]所述处理池7内部设置有隔网,处理池7底部设置有回收管10。
[0008]所述一级滤网9的网孔孔径大于二级滤网13的网孔孔径。
[0009]所述第一连通管2、第二连通管4、第三连通管6、抽水管22、回水管24、第四连通管28上设置有泵体及控制阀。
[0010]所述抽水管22的左侧管体为向下弯折90
°
的管体,向下弯折的管体长度为好氧池17高度的2/3。
[0011]所述消毒液储罐27的顶部设置有消毒液进管,消毒液储罐27的侧面设置有消毒液出管,消毒液储罐27正面设置有视窗。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通过一级滤池1、处理罐3、二级滤池5对污水进行前处理后,污水进入到处理池7内进行再处理,经过前处理和在处理的水可再利用,用途也更为广泛,处理池7内部设置有好氧池17、膜生物反应池18、清水池19,经过前处理的污水经过好氧池17处理可处理污水中的微生物,膜生物反应池18中的MBR组件可对污水再次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水流在清水池19内通过消毒液进行消毒处理,可有效保证处理效果。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

一级滤池1、2

第一连通管2、3

处理罐3、4

第二连通管4、5

二级滤池5、6

第三连通管6、7

处理池7,8

污水进管8、9

一级滤网9、10

回收管10、11

第一搅拌辊11、12

进液管12、13

二级滤网13、14

底部回收管14、15

第一隔板15、16

第二隔板16、17

好氧池17、18

膜生物反应池18、19

清水池19、20

填充材料20、21

进气管21、22

抽水管22、23

MBR膜组件23、24

回水管24、25

第二搅拌辊25、26

出水管26、27

消毒液储罐27、28

第四连通管28。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使上述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晰明确,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具体说明。
[0016]如图1所示,所述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主要包括一级滤池1、第一连通管2、处理罐3、第二连通管4、二级滤池5、第三连通管6、处理池7,污水进管8、一级滤网9、回收管10、第一搅拌辊11、进液管12、二级滤网13、底部回收管14、第一隔板15、第二隔板16、好氧池17、膜生物反应池18、清水池19、填充材料20、进气管21、抽水管22、MBR膜组件23、回水管24、第二搅拌辊25、出水管26、消毒液储罐27、第四连通管28,所述一级滤池1通过第一连通管2与处理罐3连通,处理罐3通过第二连通管4与二级滤池5连通,二级滤池5通过第三连通管6与处理池7,所述处理池7内部设置有隔网,处理池7底部设置有回收管10,所述污水进管8设置在一级滤池1侧面,一级滤网9设置在一级滤池1内部,回收管10设置在一级滤池1底部,第一搅拌辊11设置在处理罐3内部,进液管12设置在处理罐3顶部,所述二级滤网13设置在二级滤池5内部,一级滤网9的网孔孔径大于隔网的网孔孔径,隔网的网孔孔径大于二级滤网13的网孔
孔径,底部回收管14设置在二级滤池5底部,底部回收管14外侧连接有抽吸泵及控制阀,可通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式膜生物反应器主要包括一级滤池、第一连通管、处理罐、第二连通管、二级滤池、第三连通管、处理池,污水进管、一级滤网、回收管、第一搅拌辊、进液管、二级滤网、底部回收管、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清水池、填充材料、进气管、抽水管、MBR膜组件、回水管、第二搅拌辊、出水管、消毒液储罐、第四连通管,所述一级滤池通过第一连通管与处理罐连通,处理罐通过第二连通管与二级滤池连通,二级滤池通过第三连通管与处理池,所述污水进管设置在一级滤池侧面,一级滤网设置在一级滤池内部,回收管设置在一级滤池底部,第一搅拌辊设置在处理罐内部,进液管设置在处理罐顶部,所述二级滤网设置在二级滤池内部,底部回收管设置在二级滤池底部,第一隔板、第二隔板设置在处理池内部,好氧池、膜生物反应池、清水池设置在处理池内部,填充材料设置在好氧池内部,MBR膜组件设置在膜生物反应池内部,回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阮慧聪黄剑海龙江王忠明杨春华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海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