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705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地基,所述地基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砌块,所述砌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本体,所述挡土墙的内腔开设有排水道一,所述砌块和防护本体的内腔均开设有多组排水道三,所述地基的内腔开设有排水道二,所述排水道一和排水道三的底端与排水道二的上表面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PVC胶泥与钢筋混凝土板之间固定连接的防渗砂层,其防渗砂层可以防止水渗入地基内,通过水泥砂浆层、防水混凝土层和耐腐蚀层的相互作用,可对土坡进行多重防护,避免土坡或石坡被水冲蚀的现象发生,从而防止山崩,防止土块和石块落下,达到保护行人和附近建筑物安全的目的。物安全的目的。物安全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

技术介绍

[0002]挡土墙是建于斜坡的建筑物,用以加固土坡或石坡,防止山崩,防止土块和石块落下,以保护行人和附近建筑物的安全,亦可防止水土侵蚀。护土墙材料可以是石头、木材、砖或钢铁,有多种形式,护土墙中常有排水设计,以防止水在护土墙后积聚,以免水压过大令护土墙倒塌。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03729328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本技术的水利工程挡土墙,排水设计更加合理,将墙顶上的花池积水与墙背上储水槽的积水汇集到一起后通过地下预埋的两条排水管分流出去,让排出去的水更加合理的被利用。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上述水利工程挡土墙在使用时,其挡土墙的安全防护性能较差,容易为人们的生活带来重大隐患;同时在对墙顶上的花池积水与墙背上储水槽的积水进行排水时,石块等固体物质容易堵塞排水孔。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地基,所述地基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砌块,所述砌块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本体,所述挡土墙的内腔开设有排水道一,所述砌块和防护本体的内腔均开设有多组排水道三,所述地基的内腔开设有排水道二,所述排水道一和排水道三的底端与排水道二的上表面连通,所述排水道二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道一和排水道三顶端的内腔均搭接有挡网一。
[0009]所述防护本体包括PVC胶泥,所述PVC胶泥的左端与砌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PVC胶泥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渗砂层。
[0010]所述排水道一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挡网一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挡土墙的上表面开设有挡网二,所述挡网二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限位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的内腔与挡土墙的内腔共同螺纹连接有螺钉,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防渗砂层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钢筋混凝土板,所述钢筋混凝土板的右端固定连接有水泥砂浆层。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泥砂浆层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水混凝土层,所述防水混凝土层的右端固定连接有耐腐蚀层,所述防护本体的两端分别与挡土墙的右端和地基的顶部固定连接。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板的外壁与凹槽的内腔卡接,
所述限位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插杆。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凹槽的底部开设有与插杆相匹配的插槽,所述插杆的外壁与插槽的内腔插接。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外壁活动套接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两端分别与防护盖的底部和挡网二的底端固定连接。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7]1、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采用PVC胶泥、防渗砂层、钢筋混凝土板、水泥砂浆层、防水混凝土层、耐腐蚀层、排水道一和排水道三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PVC胶泥与钢筋混凝土板之间固定连接的防渗砂层,其防渗砂层可以防止水渗入地基内,通过水泥砂浆层、防水混凝土层和耐腐蚀层的相互作用,可对土坡进行多重防护,避免土坡或石坡被水冲蚀的现象发生,从而防止山崩,防止土块和石块落下,达到保护行人和附近建筑物安全的目的,提高了该挡土墙的安全防护性能,通过排水道二、排水道三和排水道一的配合使用及时将防护本体和砌块内部渗入的水排出,避免了水聚集在防护本体内部腐蚀防护本体的情况发生,再次提高了该挡土墙的安全防护性能,通过防护本体和砌块设置的多个排水道三,在水流冲击防护本体时,将水排入到排水道二内并通过排水管排出。
[0018]2、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采用挡网一、限位板、转动轴、扭簧、螺钉、插杆、插槽和防护盖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排水道一和排水道三内部设置的挡网一可以对石块等固体物质起到拦截的作用,防止堵塞排水道三、排水道一和排水道二,从而提高了地基的排水效果,当需要更换或维修挡网一时,转动防护盖,在扭簧的扭力作用下,使转动轴在挡网二内转动从而带动防护盖转动,使防护盖不再对盲孔进行遮挡,旋转螺钉,使螺钉脱离限位板和挡土墙内腔,并向上移动限位板,使限位板底部的插杆与插槽分离,从而便于拆卸挡网一,从而便于对挡网一进行更换或维修。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的防护本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地基;11、排水道二;2、挡土墙;21、排水道一;22、挡网二;23、转动轴;24、扭簧;25、防护盖;26、插槽;3、砌块;4、防护本体;41、PVC胶泥;42、防渗砂层;43、钢筋混凝土板;44、水泥砂浆层;45、防水混凝土层;46、耐腐蚀层;5、排水管;6、排水道三;7、挡网一;71、限位板;72、盲孔;73、螺钉;74、插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地基1,地基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土墙2,挡土墙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砌块3,砌块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本体4,挡土墙2的内腔开设有排水道一21,砌块3和防护本体4的内腔均开设有多组排水道
三6,地基1的内腔开设有排水道二11,排水道一21和排水道三6的底端与排水道二11的上表面连通,排水道二1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5,排水道一21和排水道三6顶端的内腔均搭接有挡网一7,防护本体4包括PVC胶泥41,PVC胶泥41的左端与砌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PVC胶泥4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渗砂层42,排水道一21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挡网一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1,挡土墙2的上表面开设有挡网二22,挡网二22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3,限位板71的上表面开设有盲孔72,盲孔72的内腔与挡土墙2的内腔共同螺纹连接有螺钉73,转动轴2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盖25。
[00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PVC胶泥41与钢筋混凝土板43之间固定连接的防渗砂层42,其防渗砂层42可以防止水渗入地基1内,通过水泥砂浆层44、防水混凝土层45和耐腐蚀层46的相互作用,可对土坡进行多重防护,避免土坡或石坡被水冲蚀的现象发生,从而防止山崩,防止土块和石块落下,达到保护行人和附近建筑物安全的目的,提高了该挡土墙的安全防护性能,通过防护本体4和砌块3设置的多个排水道三6,在水流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挡土墙,包括地基(1),其特征在于:所述地基(1)顶部的左端固定连接有挡土墙(2),所述挡土墙(2)的右端固定连接有砌块(3),所述砌块(3)的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护本体(4),所述挡土墙(2)的内腔开设有排水道一(21),所述砌块(3)和防护本体(4)的内腔均开设有多组排水道三(6),所述地基(1)的内腔开设有排水道二(11),所述排水道一(21)和排水道三(6)的底端与排水道二(11)的上表面连通,所述排水道二(11)的右端固定安装有排水管(5),所述排水道一(21)和排水道三(6)顶端的内腔均搭接有挡网一(7);所述防护本体(4)包括PVC胶泥(41),所述PVC胶泥(41)的左端与砌块(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PVC胶泥(41)的右端固定连接有防渗砂层(42);所述排水道一(21)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挡网一(7)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限位板(71),所述挡土墙(2)的上表面开设有挡网二(22),所述挡网二(22)的内腔转动连接有转动轴(23),所述限位板(71)的上表面开设有盲孔(72),所述盲孔(72)的内腔与挡土墙(2)的内腔共同螺纹连接有螺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莹张艺东王平黄书杰刘鋆陈炳辉杨建英黄月谊周佩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