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16948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0-23 15: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水利工程护坡,所述水利工程护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楼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排水盖板的作用,使水利工程护坡上表面的雨水进入到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中,通过筛网的作用,使进入水利工程护坡内腔中的雨水被过滤,从而使雨水中的杂质被拦截在筛网的内腔中,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一和排水管道二的作用从排水口排出,当需要对拦截下来的杂质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螺丝钉,使排水盖板被拆卸下来,从而使水利工程护坡的上表面被打开,通过向上拉动拉杆,使固定框和筛网向上移动至水利工程护坡的上方,从而使筛网内腔中的杂质被清理干净。杂质被清理干净。杂质被清理干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


[0001]本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涉及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

技术介绍

[0002]水利工程是为了控制、利用和保护地表及地下的水资源与环境而修建的各项的总称,水利工程中的护坡修建是为了防止水土流失,以及防止因为水土流失而造成的植被损坏的建设。
[0003]例如公开号为CN218712626U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包括横杆和一号纵杆,所述横杆有两个,上部的所述横杆左部和右部均开有一号卡槽,下部的所述横杆左部和右部均开有二号卡槽,所述一号纵杆有左右两个,两个所述一号纵杆下端前部和下端后部均固定连接有卡块,两个所述一号纵杆下端均固定连接有两个抓土结构,所述两个横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二号纵杆,两个所述横杆、两个一号纵杆和二号纵杆之间共同固定连接有若干个防流失结构,两个所述横杆、一号纵杆和二号纵杆上均开有若干个螺纹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能够抓住土壤,不会轻易滑脱,同时有效防止土壤流失以及暴露护坡结。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5]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在使用时,现有的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不对雨水中的杂质进行过滤和清理;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在使用时,现有的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不能够很好地对雨水进行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8]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包括水利工程护坡,所述水利工程护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楼梯,所述水利工程护坡的上表面且位于楼梯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植被,所述水利工程护坡的上表面且位于楼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护栏。
[0009]所述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一,所述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且位于排水管道一的上方活动套接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固定连接。
[0010]所述排水管道一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所述储水箱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二,所述排水管道二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道二的右侧且位于水利工程护坡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口。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框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固定框的上表面搭接有固定块。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固定块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排水盖
板,所述排水盖板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活动套接。
[0013]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排水盖板的左端内腔螺纹套接有螺丝钉,所述螺丝钉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螺纹套接。
[0014]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储水箱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管道一,所述输送管道一的上表面且位于楼梯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水泵。
[0015]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水泵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输送管道二,所述输送管道二的背面固定安装有喷头。
[0016]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7]1、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采用水利工程护坡、排水盖板、螺丝钉、固定框、拉杆、筛网、排水管道一、排水管道二、排水口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排水盖板的作用,使水利工程护坡上表面的雨水进入到水利工程护坡的内腔中,通过筛网的作用,使进入水利工程护坡内腔中的雨水被过滤,从而使雨水中的杂质被拦截在筛网的内腔中,过滤后的雨水通过排水管道一和排水管道二的作用从排水口排出,当需要对拦截下来的杂质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螺丝钉,使排水盖板被拆卸下来,从而使水利工程护坡的上表面被打开,通过向上拉动拉杆,使固定框和筛网向上移动至水利工程护坡的上方,从而使筛网内腔中的杂质被清理干净,从而达到便于过滤雨水并对过滤的杂质进行清理的目的。
[0018]2、本技术提供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采用排水管道一、储水箱、排水管道二、输送管道一、水泵、输送管道二、喷头、植被之间的相互配合,通过排水管道一的作用,使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到储水箱的内腔中,待储水箱的内腔充满雨水后,多余的雨水则通过排水管道二排出,当植被的表面缺水时,通过水泵的作用,使储水箱内腔中的雨水通过输送管道一的作用进入到输送管道二的内腔中,通过喷头的作用,使输送管道二内腔中的雨水喷向植被的上方,从而达到充分利用水资源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水利工程护坡;2、楼梯;3、植被;4、护栏;11、排水盖板;12、螺丝钉;13、固定块;14、固定框;15、固定板;16、拉杆;17、筛网;18、排水管道一;19、储水箱;110、排水管道二;111、排水口;112、输送管道一;113、水泵;114、输送管道二;115、喷头。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实施例1
[0026]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包括水利工程护坡1,水利工程护坡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楼梯2,水利工程护坡1的上表面且位于楼梯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植被3,水利工程护坡1的上表面且位于楼梯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护栏4,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一18,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且位于排水管道一18的上方活
动套接有筛网17,筛网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4,固定框14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固定板15,固定板15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固定连接,排水管道一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9,储水箱19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固定连接,储水箱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二110,排水管道二110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固定连接,排水管道二110的右侧且位于水利工程护坡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口111。
[002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排水盖板11的作用,使水利工程护坡1上表面的雨水进入到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中,通过筛网17的作用,使进入水利工程护坡1内腔中的雨水被过滤,从而使雨水中的杂质被拦截在筛网17的内腔中,通过排水管道一18的作用,使过滤后的雨水进入到储水箱19的内腔中,待储水箱19的内腔充满雨水后,多余的雨水则通过排水管道二110和排水口111排出,当需要对拦截下来的杂质进行清理时,通过转动螺丝钉12,使排水盖板11被拆卸下来,从而使水利工程护坡1的上表面被打开,通过向上拉动拉杆16,使固定框14和筛网17向上移动至水利工程护坡1的上方,从而使筛网17内腔中的杂质被清理干净。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施工护坡,包括水利工程护坡(1),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利工程护坡(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楼梯(2),所述水利工程护坡(1)的上表面且位于楼梯(2)的背面固定连接有植被(3),所述水利工程护坡(1)的上表面且位于楼梯(2)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护栏(4);所述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一(18),所述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且位于排水管道一(18)的上方活动套接有筛网(17),所述筛网(17)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4),所述固定框(14)的外壁活动套接有固定板(15),所述固定板(15)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道一(1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储水箱(19),所述储水箱(19)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储水箱(19)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管道二(110),所述排水管道二(110)的外壁与水利工程护坡(1)的内腔固定连接,所述排水管道二(110)的右侧且位于水利工程护坡(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排水口(1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莹张艺东王平黄书杰刘鋆陈炳辉杨建英黄月谊周佩茹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睿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