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5153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包括基础模块、扩展模块、基础面板、光照度面板和艺术罩,所述基础模块包括有后盖,在后盖的顶面配合安装中盖;提供基础传感器数据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的顶面直接安装基础面板;提供多种传感器数据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的顶面配合安装扩展模块,扩展模块的顶面配合安装光照度面板或基础面板;提供多种传感器数据并美观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的顶面配合安装扩展模块,扩展模块的顶面配合安装艺术罩,采取模块化设计,基础传感器模块可以做的比较薄,如需要更多类别传感器,可实用扩展模块方便的接插到一起,并且,还有居家设计外罩,可满足不同用户对产品外观的需求,使用灵活。用灵活。用灵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


[0001]本技术涉及监测盒
,尤其是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类的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环境的舒适度要求也越来越高。
[0003]目前,舒适性的改善可以加上建筑外围护结构,增加气密性,同时还要依靠建筑环境设备和装置。从节能减碳来考虑,需要自动化的控制各种环境设备和装置,从而提升能源使用效率。自动化的控制就需要采集多种建筑环境数据。例如,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外的温度,作为空气调节系统开关和调节的依据。湿度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外的相对湿度,以及供回水或供回风的湿度,空气调节系统除湿或加湿的依据。空气质量传感器:用于测量室内外的空气质量指数(AQI),以及CO2、VOCs等污染物浓度,作为空气调节系统新风换气和过滤净化的依据。
[0004]现有技术中的多合一空气检测仪,有的集成了多个传感器,外壳比较臃肿;有的集成了较少传感器,功能不足,而且,缺少对传感器融入家居环境的思考,无通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从而采取模块化设计,基础传感器模块可以做的比较薄,如需要更多类别传感器,可实用扩展模块方便的接插到一起,并且,还有居家设计外罩,可满足不同用户对产品外观的需求,使用灵活。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包括基础模块、扩展模块、基础面板、光照度面板和艺术罩,所述基础模块包括有后盖,在后盖的顶面配合安装中盖;
[0008]提供基础传感器数据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的顶面直接安装基础面板;
[0009]提供多种传感器数据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的顶面配合安装扩展模块,扩展模块的顶面配合安装光照度面板或基础面板;
[0010]提供多种传感器数据并美观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的顶面配合安装扩展模块,扩展模块的顶面配合安装艺术罩。
[00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12]所述基础模块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暗盒中。
[0013]所述后盖的中部设置有台阶坑,后盖的上表面四周形成有安装平面,在安装平面的中部设置有对称的连接孔,所述连接孔处通过紧固件与中盖连接。
[0014]所述中盖的结构为:包括底部是敞口的中盖本体,并在中盖本体的中部设置有方形开口,在中盖本体的底面配合安装有底板,中盖本体的四周设置有透气槽。
[0015]所述中盖的上表面设置有弹针母口,扩展模块的底部设置有与弹针母口配合的弹
针公口。
[0016]所述中盖和扩展模块的顶面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凹坑,所述扩展模块和基础面板的底面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凸起。
[0017]所述光照度面板上设置有光照度传感器,并在光照度传感器的外部设置保护罩。
[0018]所述艺术罩采用底部为敞口的薄壁壳体结构,艺术罩的壁面上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圆孔。
[0019]所述艺术罩采用矩形结构、方形结构或球形结构。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1]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通过采用模块化的设计,使之适应各种不同需求,减少用户成本。
[0022]本技术的所述的基础模块可做的比较薄,突出墙面少,美观度好。
[0023]本技术中各个固定接插件采用统一设计,方便加入更多模块。
[0024]本技术的艺术罩可由不同设计师设计,只要符合固定接插件标准,使得用户有更多的选择。
[0025]本技术重点在于模块化,各个模块的固定接插件,以及通讯接口(弹簧顶针,方便连接,并且可用于两个面之间不同缝隙的状况。)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包含所有的零部件)。
[002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基础模块+基础面板)。
[002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基础模块+扩展模块+光照度面板)。
[002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三的结构示意图(基础模块+扩展模块+艺术罩)。
[0030]图5为图4的爆炸图。
[0031]图6为本技术后盖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本技术中盖的示意图。
[0033]图8为本技术扩展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本技术扩展模块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为本技术基础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11为本技术基础面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12为本技术光照度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3为本技术光照度面板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4为本技术艺术罩的结构示意图。
[0040]图15为本技术艺术罩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41]其中:1、后盖;2、中盖;3、基础模块;4、扩展模块;5、基础面板;6、光照度面板;7、艺术罩;8、凹坑;9、凸起;
[0042]101、台阶坑;102、连接孔;
[0043]201、中盖本体;202、弹针母口;203、底板;204、透气槽;
[0044]401、弹针公口;
[0045]601、光照度传感器;
[0046]701、圆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7]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48]如图1

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包括基础模块3、扩展模块4、基础面板5、光照度面板6和艺术罩7,基础模块3包括有后盖1,在后盖1的顶面配合安装中盖2;
[0049]提供基础传感器数据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3的顶面直接安装基础面板5;
[0050]提供多种传感器数据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3的顶面配合安装扩展模块4,扩展模块4的顶面配合安装光照度面板6或基础面板5;
[0051]提供多种传感器数据并美观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3的顶面配合安装扩展模块4,扩展模块4的顶面配合安装艺术罩7。
[0052]基础模块3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暗盒中。
[0053]后盖1的中部设置有台阶坑101,后盖1的上表面四周形成有安装平面,在安装平面的中部设置有对称的连接孔102,连接孔102处通过紧固件与中盖2连接。
[0054]中盖2的结构为:包括底部是敞口的中盖本体201,并在中盖本体201的中部设置有方形开口,在中盖本体201的底面配合安装有底板203,中盖本体201的四周设置有透气槽204。
[0055]中盖2的上表面设置有弹针母口202,扩展模块4的底部设置有与弹针母口202配合的弹针公口401。
[0056]中盖2和扩展模块4的顶面四个角处均设置有凹坑8,扩展模块4和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模块(3)、扩展模块(4)、基础面板(5)、光照度面板(6)和艺术罩(7),所述基础模块(3)包括有后盖(1),在后盖(1)的顶面配合安装中盖(2);提供基础传感器数据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3)的顶面直接安装基础面板(5);提供多种传感器数据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3)的顶面配合安装扩展模块(4),扩展模块(4)的顶面配合安装光照度面板(6)或基础面板(5);提供多种传感器数据并美观的检测盒的安装结构为:基础模块(3)的顶面配合安装扩展模块(4),扩展模块(4)的顶面配合安装艺术罩(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模块(3)通过紧固件安装在墙体暗盒中。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后盖(1)的中部设置有台阶坑(101),后盖(1)的上表面四周形成有安装平面,在安装平面的中部设置有对称的连接孔(102),所述连接孔(102)处通过紧固件与中盖(2)连接。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模块式环境监测盒,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盖(2)的结构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晓伟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汉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