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189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面,墙面侧面上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布设有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相互交错构成多个独立隔开的腔体;还包括外饰板,外饰板配装封闭于腔体开口处,外饰板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灌注孔,经灌注孔向着腔体内部灌注纤维素,由纤维素构成墙面的保温层,本实施例中,基于龙骨构成的结构框架,来向各个腔体中填充纤维素而构成墙体的保温层,借助于龙骨来有效保证结构强度,有效解决了纤维素作为保温材料没有强度支撑的问题,实现了将纤维素可靠用于墙面的保温层,简化了施工工艺,简化了外饰面处理,施工简单、成本低,更加低碳环保。低碳环保。低碳环保。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尤其是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技术中,外墙保温材料多由挤塑或发泡聚苯乙烯、发泡聚氨酯、岩棉等化工原材料加工而成,这些化工原材料来源自化石原料和矿物质,属于不可再生资源,并且,在材料自身的生成、加工、施工过程当中都会产生大量的碳排放;而且,施工过程中这些化工类的保温材料施工工艺复杂。
[0003]源自植物的纤维素是一种可回收,取之不尽,用之不完的,低碳环保材料,价格便宜,其导热系数也能达到化工保温材料的0.040W/mK;并且,相较化石资源而言,植物纤维素从光合作用产生,脱水晒干,到物理分解成植物纤维素,其过程更短,工序更简单,没有化学变化,其中的能耗和碳排放微乎其微。
[0004]但是由于纤维素完全没有强度,将其作为保温材料使用的话,不能像板材那样直接用于墙面的保温施工。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人针对上述现有生产技术中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从而实现了将纤维素可靠用于墙面的保温层,简化了施工工艺,简化了外饰面处理,施工简单、成本低,更加低碳环保。
[0006]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面,所述墙面侧面上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布设有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相互交错构成多个独立隔开的腔体;还包括外饰板,外饰板配装封闭于腔体开口处,外饰板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灌注孔,经灌注孔向着腔体内部灌注纤维素,由纤维素构成墙面的保温层。
[000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
[0009]所述外饰板内侧面的四周边缘与横向龙骨或竖向龙骨外侧面贴合而将相应的腔体封闭;所述外饰板边缘处沿着周向锁装有多个沉头螺丝,沉头螺丝穿过外饰板后锁装于相应的横向龙骨或竖向龙骨上。
[0010]所述灌注孔开设于外饰板上部拐角处,纤维素经灌注孔灌注至腔体中,纤维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而逐渐将腔体填充,直至由纤维素将腔体填满。
[0011]所述灌注孔上配装有塞盖,塞盖将灌注孔闭合,塞盖外侧面相对于外饰板外侧面内凹或齐平。
[0012]位于外饰板外侧面上的灌注孔孔口设置为大口朝外的锥形结构,塞盖外圆周面与灌注孔仿形设置,塞盖过盈配装于灌注孔处。
[0013]所述塞盖外端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内凹而形成横向的筋条。
[0014]所述灌注孔的直径尺寸为10cm

15cm。
[0015]所述竖向龙骨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横向龙骨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相邻竖向龙骨之间的距离为50cm

70cm,相邻横向龙骨之间的距离为1.5m

2.2m。
[0016]还包括门窗附框,横向龙骨和竖向龙骨沿着各自长度方向延伸相抵接触于门窗附框的周向外壁面上;所述外饰板外侧面与门窗附框外侧面齐平。
[0017]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8]本技术结构紧凑、合理,操作方便,基于龙骨构成的结构框架,来向各个腔体中填充纤维素而构成墙体的保温层,借助于龙骨来有效保证结构强度,有效解决了纤维素作为保温材料没有强度支撑的问题,实现了将纤维素可靠用于墙面的保温层,简化了施工工艺,简化了外饰面处理,施工简单、成本低,更加低碳环保;
[0019]本技术还包括如下优点:
[0020]本技术中,采用纤维素代替传统的化石原料来进行墙面保温,将大大推动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社会向低碳或零碳社会方向转型。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0022]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外饰板上灌注孔与塞盖的配装示意图。
[0024]其中:1、墙面;2、竖向龙骨;3、横向龙骨;4、门窗附框;5、腔体;6、灌注孔;7、外饰板;8、塞盖;81、筋条;9、沉头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
[0026]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面1,墙面1侧面上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布设有横向龙骨3和竖向龙骨2,横向龙骨3和竖向龙骨2相互交错构成多个独立隔开的腔体5;还包括外饰板7,外饰板7配装封闭于腔体5开口处,外饰板7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灌注孔6,经灌注孔6向着腔体5内部灌注纤维素,由纤维素构成墙面的保温层。
[0027]本实施例中,基于龙骨构成的结构框架,来向各个腔体5中填充纤维素而构成墙体的保温层,从而借助于龙骨来有效保证了结构强度,有效解决了要将纤维素作为保温材料但没有强度支撑的问题,实现了将纤维素可靠用于墙面1的保温层。
[0028]本实施例中,采用纤维素代替传统的化石原料来进行墙面保温,将大大推动节能减排,减少碳排放,有利于社会向低碳或零碳社会方向转型。
[0029]如图2所示,外饰板7内侧面的四周边缘与横向龙骨3或竖向龙骨2外侧面贴合而将相应的腔体5封闭;外饰板7边缘处沿着周向锁装有多个沉头螺丝9,沉头螺丝9穿过外饰板7后锁装于相应的横向龙骨3或竖向龙骨2上。
[0030]本实施例中,相邻的外饰板7边缘相互拼接,并共同搭接贴合于共用的龙骨外侧面上,外饰板7外侧面齐平,构成墙面1表面敷设保温层之后的外饰。
[0031]本实施例中,外饰板7一方面作为墙面1的外部装饰,外饰板7另一方面还辅助于龙骨构成容纳纤维素的腔体5,以使得纤维素能够可靠的包容于腔体5中,形成稳定性高的保
温层,起到保温作用。
[0032]灌注孔6开设于外饰板7上部拐角处,方便于纤维素的灌注;纤维素经灌注孔6灌注至腔体5中,纤维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将下落而逐渐堆叠将腔体5填充,直至由纤维素将腔体5填满。
[0033]本实施例中,纤维素经由外部喷管经由灌注孔6填装至腔体5中;由于纤维素为含有纤维的半固体流动材料,其含液量很低,在外饰板7与龙骨外侧面贴合锁装之后,纤维素难以从缝隙中流出,使得填充的纤维素能够稳定的存置于腔体5中。
[0034]灌注孔6上配装有塞盖8,塞盖8将灌注孔6闭合,塞盖8外侧面相对于外饰板7外侧面内凹或齐平,从而使得外饰板7外侧面完整,保证外形的简洁和美观、一致性。
[0035]如图3所示,位于外饰板7外侧面上的灌注孔6孔口设置为大口朝外的锥形结构,塞盖8外圆周面与灌注孔6仿形设置,塞盖8过盈配装于灌注孔6处,使得塞盖8能够相对于外饰板7相对固定。
[0036]塞盖8外端面的上部和下部均内凹而形成横向的筋条81,通过筋条81的设置,方便于对塞盖8进行拿取并装配至灌注孔6处。
[0037]灌注孔6的直径尺寸为10cm

15cm,比如选用12cm。
[0038]竖向龙骨2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横向龙骨3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从而使得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包括墙面(1),其特征在于:所述墙面(1)侧面上沿着水平和竖直方向分别布设有横向龙骨(3)和竖向龙骨(2),横向龙骨(3)和竖向龙骨(2)相互交错构成多个独立隔开的腔体(5);还包括外饰板(7),外饰板(7)配装封闭于腔体(5)开口处,外饰板(7)上开设有内外贯穿的灌注孔(6),经灌注孔(6)向着腔体(5)内部灌注纤维素,由纤维素构成墙面的保温层。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饰板(7)内侧面的四周边缘与横向龙骨(3)或竖向龙骨(2)外侧面贴合而将相应的腔体(5)封闭;所述外饰板(7)边缘处沿着周向锁装有多个沉头螺丝(9),沉头螺丝(9)穿过外饰板(7)后锁装于相应的横向龙骨(3)或竖向龙骨(2)上。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孔(6)开设于外饰板(7)上部拐角处,纤维素经灌注孔(6)灌注至腔体(5)中,纤维素在自身重力作用下下沉而逐渐将腔体(5)填充,直至由纤维素将腔体(5)填满。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腔型纤维素墙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灌注孔(6)上配装有塞盖(8),塞盖(8)将灌注孔(6)闭合,塞盖(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志成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汉科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