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206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涉及储罐内浮盘技术领域,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固定安装在主体的顶部,所述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垫板的顶部开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静电导板,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撑板,所述撑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底部,静电导板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底部,连接块能够将静电导板进行固定安装,提高静电导板的稳定性,静电导板设置于浮盘组件的顶部,静电导板能够实现导除集聚电荷,消除安全隐患。安全隐患。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


[0001]本技术涉及储罐内浮盘
,具体涉及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

技术介绍

[0002]油品储罐为油品在生产加工和收发储运过程的关键设备,大部分成品油和中间产品都有较强的挥发性,为了抑制油品挥发,内浮盘技术在我国有了普遍的应用。目前,国内所使用的大部分浮盘为铁浮舱式内浮盘和浮筒式内浮盘。铁浮舱式内浮盘存在重量大、易腐蚀、维护成本高的缺点,浮筒式内浮盘存在油气空间,有巨大的安全隐患。同时上述两种浮盘只适用于容积较小的储罐,对于大型储罐,对浮盘结构强度的要求较高,因此对内浮盘制作材料要求更高,本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解决了大型储罐对浮盘的需求,同时实现全接液,消除安全隐患。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
[0003]1、现有的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不能够实现导除集聚电荷,不便于消除因静电导致的安全隐患;
[0004]2、现有的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不能够实现高效密封效果,不便于适用各种形式的密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包括主体,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所述固定组件包括垫板,所述垫板固定安装在主体的顶部,所述垫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所述垫板的顶部开有螺纹连接孔,所述框架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静电导板,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撑板,所述撑板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
[0007]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框架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凸起,所述密封凸起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垫板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所述安装螺栓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帽。
[0009]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垫板的顶部设置有盘板组件,所述盘板组件包括单盘板和双盘板,所述单盘板和双盘板均固定安装在垫板的顶部,所述单盘板和双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
[0010]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单盘板和双盘板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立筋,所述立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撑。
[0011]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盘板组件的顶部设置有浮盘组件,所述浮盘组件包括边缘梁,所述边缘梁固定安装在双盘板的顶部。
[0012]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边缘梁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蜂窝芯,所述蜂窝芯的正面设置有浮盘附件。
[0013]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相对现有技术来说,取得的技术进步是:
[0014]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通过连接块和静电导板的共同作用下,连接块固定安装在框架的底部,静电导板固定连接在连接块的底部,连接块能够将静电导板进行固定安装,提高静电导板的稳定性,静电导板设置于浮盘组件的顶部,静电导板能够实现导除集聚电荷,消除安全隐患。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通过隔板和密封凸起的共同作用下,隔板固定连接在单盘板和双盘板之间,隔板将内部空间隔离开来,分为若干个浮力单元,有斜撑和立筋,保证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达标,密封凸起固定连接在安装板的一端,密封凸起能够减小存储介质与空气接触面积,实现高效密封效果。
[0016]本技术提供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通过蜂窝芯和浮盘附件的共同作用下,蜂窝芯固定安装在边缘梁的内部,浮盘附件设置在蜂窝芯的正面,蜂窝芯和浮盘附件能够加强浮力元件的强度,可适用各种形式的密封,使得设计和安装实现模块化,同时实现全接液,消除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固定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盘板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浮盘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主体;2、固定组件;21、垫板;22、螺纹连接孔;23、框架;24、连接块;25、静电导板;26、安装板;27、密封凸起;28、撑板;29、连接架;3、浮盘组件;31、边缘梁;32、蜂窝芯;33、浮盘附件;4、盘板组件;41、单盘板;42、双盘板;43、连接板;44、隔板;45、立筋;46、斜撑;5、安装螺栓;6、安装螺帽。
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0023]如图1

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包括主体1,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2,固定组件2包括垫板21,垫板21固定安装在主体1的顶部,垫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23,垫板21的顶部开有螺纹连接孔22,框架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连接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静电导板25,框架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撑板28,撑板2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9。
[0024]在本实施案例中,连接块24固定安装在框架23的底部,静电导板25固定连接在连接块24的底部,连接块24能够将静电导板25进行固定安装,提高静电导板25的稳定性,静电导板25设置于浮盘组件3的顶部,静电导板25能够实现导除集聚电荷,消除安全隐患,密封凸起27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6的一端,密封凸起27能够减小存储介质与空气接触面积,实现高效密封效果。
实施例
[0025]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框架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凸起27,密封凸起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垫板2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5,安装螺栓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帽6,垫板21的顶部设置有盘板组件4,盘板组件4包括单盘板41和双盘板42,单盘板41和双盘板42均固定安装在垫板21的顶部,单盘板41和双盘板42之间固定连接有连接板43,单盘板41和双盘板42之间固定连接有隔板44,隔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立筋45,立筋4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撑46。
[0026]在本实施例中,隔板44固定连接在单盘板41和双盘板42之间,隔板44将内部空间隔离开来,分为若干个浮力单元,有斜撑46和立筋45,保证结构强度和连接强度达标。
实施例
[0027]如图1

4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优选的,盘板组件4的顶部设置有浮盘组件3,浮盘组件3包括边缘梁31,边缘梁31固定安装在双盘板42的顶部,边缘梁3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蜂窝芯32,蜂窝芯32的正面设置有浮盘附件33。
[0028]在本实施例中,蜂窝芯32固定安装在边缘梁31的内部,浮盘附件33设置在蜂窝芯32的正面,蜂窝芯32和浮盘附件33能够加强浮力元件的强度,可适用各种形式的密封,使得设计和安装实现模块化,同时实现全接液,消除安全隐患。...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包括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组件(2),所述固定组件(2)包括垫板(21),所述垫板(21)固定安装在主体(1)的顶部,所述垫板(2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框架(23),所述垫板(21)的顶部开有螺纹连接孔(22),所述框架(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4),所述连接块(2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静电导板(25),所述框架(23)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撑板(28),所述撑板(2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架(2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23)的内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凸起(27),所述密封凸起(27)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板(2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液内浮盘,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栓(5),所述安装螺栓(5)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安装螺帽(6)。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装式钢制全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方娟陈娅汪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荣普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