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C80型车端识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60992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C80型车端识别装置,包括检测本体、底座及光电开关,检测本体为一对且竖直固定在底座上,且光电开关固定设置在检测本体上;检测本体包括机械挡板、支架、活动轴及配重锤,支架为一对且支架底面与底座顶面固定连接,活动轴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架内侧,配重锤与机械挡板相对设置在活动轴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检测C80型货运列车翻卸时固定车端是否正确。端是否正确。端是否正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C80型车端识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铁路设备领域,尤其是一种货运列车车端识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货运列车翻卸时,正常车辆编组不会存在卸车事故,但车辆编组时,常因人为及设备故障,导致两节车辆固定端相对,这时如果不及时发现,直接翻卸,就会导致因连接轴断裂而发生车辆翻卸事故。
[0003]现有的翻车型货运列车分别有60T级、70T级、通用型敞车、C80型、C80B型敞车。对于70T级以下车辆通常使用单节单翻,但对于C80型敞车则为三节连挂翻卸,故因C80型敞车通常3节为一组,继而如果发生翻卸事故,则产生的损失会以3的倍数提升。
[0004]现有检测车端的方式大多是使用分辨色对比,通常C80B型敞车使用的方式是将固定端车斗喷涂黄色标识色,非固定端车斗喷涂黑色标识色。然而目前铁路上运行的C80车辆都是早期投入适用类型,年限较长,故颜色可能被煤粉污染或因腐蚀而导致部分剥落,易发生误检。而因为投入年限及使用范围等因素,重新回收喷涂也并不现实。故需要一种除了检测标识色以外的检测车端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用C80型车端识别装置,以通过检测刹车气管位置的方式避免C80型货运列车翻卸事故。
[0006]本技术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适用C80型车端识别装置,包括包括检测本体、底座及光电开关,所述检测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检测本体对称且竖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光电开关与所述检测本体一一对应,且所述光电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上;
[0007]每个所述检测本体均包括机械挡板、支架、活动轴及配重锤,所述支架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活动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
[0008]所述配重锤与所述机械挡板相对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轴的径向的两侧。
[0009]其中,所述光电开关的固定端与对应的所述检测本体的一个所述支架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光电开关的感应端朝向对应的所述检测本体的另一个所述支架。
[0010]其中,所述配重锤的重量大于所述机械挡板的重量。
[0011]其中,所述配重锤的摆动路线经过所述光电开关的感应端。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3]研究人员对五列以上C80型敞车研究,得出结论,除了颜色外,为适应车钩类型,C80型敞车刹车气管普遍配有余量,而这个余量会导致刹车气管弯曲成弧形至一个较低水平。如三节连挂的相邻两个车挂车端匹配正确,刹车气管的弧形位置肯定在两节车辆连接处的同侧位置。即:同左,或同右;而车端不匹配时,刹车气管必会发生交叉,即前车端左侧连接后车端右侧,或前车端右侧连接后车端左侧,则该位置必然不会在同侧。
[0014]故本技术的一种适用C80型车端识别装置,通过机械拨片原理,配合光电感应设备,针对检测刹车气管的位置,完成车端检测。
附图说明
[0015]图1:本技术立体图;
[0016]图2:本技术使用状态立体图。
[0017]附图标记说明
[0018]1:检测本体;11:机械挡板;12:活动轴;13:配重锤;14:支架;2:底座;3:光电开关;4:铁轨;5:DCS控制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一种适用C80型车端识别装置,包括检测本体1、底座2及光电开关3,检测本体1为一对且竖直固定在底座2上,光电开关3与检测本体1一一对应,且光电开关3固定设置在检测本体1上。每个检测本体1均包括机械挡板11、支架14、活动轴12及配重锤13。
[0020]支架14为一对且支架14底面与底座2顶面固定连接,活动轴12转动设置在两个支架14内侧,且活动轴12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在两个支架14的相对位置。光电开关3的固定端与对应的检测本体1的内侧的支架14固定连接,光电开关3的感应端朝向另一个支架14。
[0021]支架14为角铁状,机械挡板11上方弯曲,以更好地实现拨片原理,且机械挡板11通过支架14顶端平面做当肩。检测本体1依据铁轨中心为轴对称设置。
[0022]其中支架14可利用现成的废旧铁料制程,可降低生产成本。配重锤13与机械挡板11相对设置在活动轴12的两侧,配重锤13的顶端与活动轴12固定连接,机械挡板11的低端与活动轴12固定连接。
[0023]配重锤13的重量大于机械挡板11,且配重锤13的顶端与活动轴12固定连接,而机械挡板11的底端包裹活动轴12且固定连接,即无外力影响情况下,检测本体1的静止状态应为配重锤13在下且机械挡板11竖直向上。
[0024]配重锤13的摆动路线经过光电开关3的感应位置。即当活动轴12受外力转动时,感应开关会被触发。如此即可通过检测气管位置,确定该车端是否正确。
[0025]如图2所示:本技术固定于铁轨上,可直接固定架设于铁轨之间,也可固定设置在铁轨枕木上,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在合适位置,因方式繁多故本技术不加以限定,本实施例中为框设于枕木上。
[0026]光电开关3与列车控制室的DCS控制端5电性连接,DCS控制端5会根据光电开关3的信号实现远程报警、停止翻卸指令行为,并提醒操作人员确认异常情况。DCS系统属于常见的现有技术且与本技术结构无关,故未加以赘述。
[0027]其他有关本技术的技术点,如:具体如何实现翻卸,如何固定及拆分车斗等,现有技术已经成熟,本技术不加以赘述。
[0028]本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0029]当C80型货运车固定端到达指定位置,刹车气管的弧形弯曲将给予机械挡板11一个推力,活动轴12在机械挡板11的带动下发生转动,使配重锤13从动,从而触发光电开关3。通过光电开关3的信号,即可判断刹车气管的位置是否为同侧,从而确定车斗连接段是否存
在异常,如若存在异常,DCS控制端会立刻停止翻卸,并发出警报,提醒现场人员确认是否异常或是误判。
[0030]虽然本技术已利用上述较佳实施例揭示,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内,相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各种更动与修改仍属本技术所保护的技术范畴,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C80型车端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检测本体、底座及光电开关,所述检测本体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检测本体对称且竖直固定在所述底座的两侧,所述光电开关与所述检测本体一一对应,且所述光电开关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本体上;每个所述检测本体均包括机械挡板、支架、活动轴及配重锤,所述支架竖直且固定设置在所述底座上部,所述活动轴水平设置且转动连接在所述支架上;所述配重锤与所述机械挡板相对且固定设置在所述活动轴的径向的两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明远苏亚成温常富范晓煜刘趁泉张相忠
申请(专利权)人:建投遵化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