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6020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申请涉及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其包括吸气管与储液管,所述储液管与所述吸气管底部连通,所述吸气管顶部连通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与所述吸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送气管一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送气管内设有由所述送气管至所述吸气管单向导通的逆气件。本申请具有以下效果:可减少液体残留在吸头内,减小实验误差。减小实验误差。减小实验误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


[0001]本申请涉及吸头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

技术介绍

[0002]吸头为一次性的消耗品,用于任何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学研究的应用,其在移液器和样品之间有效的形成保护结构,保证吸样和分样的安全性。
[0003]一般的,吸头可满足大部分的移液需求,吸头在吸取液体后,再将液体挤入试瓶或试管内,在进行排液的时候,会有部分液体不能排出,残留在吸头内部,在进行实验时,会引起一定的结果误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减少液体残留在吸头内,减小实验误差,本申请提供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包括吸气管与储液管,所述储液管与所述吸气管底部连通,所述吸气管顶部连通有送气管,所述送气管与所述吸气管可拆卸连接,所述送气管一端开设有进气孔,所述送气管内设有由所述送气管至所述吸气管单向导通的逆气件。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头在吸取液体后,液体位于储液管中,当需要将液体排出时,操作员将送气管安装至吸气管顶部且送气管与吸气管连通,挤压送气管,送气管内的气体可通过逆气件输送至吸气管内,吸气管内的气体输送至储液管,可排出储液管中的液体,当部分液体沾附在储液管中时,继续往吸气管内输送气体,可通过气体带动液体从储液管中输出,可减少储液管中残留的液体,以此减小实验误差。
[0008]优选的,所述逆气件包括环形段与柔性闭合段,所述环形段密封安装于所述送气管与所述吸气管连通的一端且所述环形段外周壁与所述送气管内周壁连接,所述柔性闭合段一端与所述环形段连接,所述柔性闭合段另一端朝向所述吸气管。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气管输送至环形段内的气体可将柔性闭合段顶开,使得气体能够由上至下进入吸气管内,吸气管内的气体往送气管流动时,气体对柔性闭合段产生挤压,促使其产生闭合,从而实现上下隔绝的作用,进而可单向导通。
[0010]优选的,所述送气管中部连通有气囊,所述气囊位于所述逆气件远离所述吸气管的一端,所述气囊直径大于所述送气管直径。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可储存较多气体,通过挤压气囊可一次性向吸气管内输送更多的气体,以便于储液管中的液体排出。
[0012]优选的,所述送气管内设有滤芯,所述滤芯位于所述气囊与所述逆气件之间。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气囊输送的气体经过滤芯过滤后进入吸气管内,滤芯可过滤气体中的杂质,可尽量避免杂质进入储液管中而污染液体,可减小实验误差。
[0014]优选的,所述气囊外周壁设置有多个防滑槽,各所述防滑槽长度方向均沿所述气囊周向分布,各所述防滑槽沿所述气囊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在挤压气囊时,可将手指放在设置有防滑槽的气囊周壁上,可增大手指与气囊外周壁的摩擦力,可尽量避免在挤压气囊时手指发生打滑,可提高操作的稳定性。
[0016]优选的,所述送气管与所述吸气管连通的一端收口设置,所述送气管一端直径小于其中部直径。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送气管安装在吸气管上时,可将送气管收口设置的一端直接插接在吸气管上,安装方便简单。
[0018]优选的,所述送气管一端外侧壁连接有卡接块,所述卡接块设置有倾斜面,所述吸气管顶部内壁开设有卡接槽,所述送气管与所述吸气管插接后,所述卡接块位于所述卡接槽内。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送气管与吸气管插接后,卡接块位于卡接槽中,可提高送气管与吸气管连接稳定性,可尽量避免在向吸气管输气时造成吸气管脱落。
[0020]优选的,所述储液管外周壁设置有刻度,所述刻度沿所述储液管长度方向分布。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员用储液管吸取液体时,可通过刻度观察吸取的液体量,可提高实验的精确性。
[0022]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3]1.吸头在吸取液体后,液体位于储液管中,当需要将液体排出时,操作员将送气管安装至吸气管顶部且送气管与吸气管连通,挤压送气管,送气管内的气体可通过逆气件输送至吸气管内,吸气管内的气体输送至储液管,可排出储液管中的液体,当部分液体沾附在储液管中时,继续往吸气管内输送气体,可通过气体带动液体从储液管中输出,可减少储液管中残留的液体,以此减小实验误差;
[0024]2.送气管输送至环形段内的气体可将柔性闭合段顶开,使得气体能够由上至下进入吸气管内,吸气管内的气体往送气管流动时,气体对柔性闭合段产生挤压,促使其产生闭合,从而实现上下隔绝的作用,进而可单向导通;
[0025]3.操作员在挤压气囊时,可将手指放在设置有防滑槽的气囊周壁上,可增大手指与气囊外周壁的摩擦力,可尽量避免在挤压气囊时手指发生打滑,可提高操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的剖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00、吸气管;101、卡接槽;
[0030]200、储液管;201、刻度;
[0031]300、送气管;301、进气孔;302、逆气件;303、环形段;304、柔性闭合段;305、气囊;306、滤芯;307、防滑槽;308、卡接块;309、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结合全部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参照图1与图2,检验用移液吸头包括送
气管300、吸气管100与储液管200,送气管300与吸气管100顶部连通,储液管200与吸气管100底部连通,储液管200用于储存液体,送气管300用于向吸气管100输送气体,气体可将储液管200中的液体排出储液管200,可减少储液管200中残留的液体,以此减小实验误差。
[0034]送气管300、吸气管100与储液管200均呈圆管状,且送气管300、吸气管100与储液管200的中心轴线共线。储液管200顶部与吸气管100底部连通,储液管200底部收口设置。储液管200外周壁设置有刻度201,刻度201沿储液管200长度方向分布。送气管300与吸气管100可拆卸连接,送气管300底部收口设置且与吸气管100顶部连通。送气管300底部直径小于送气管300中部直径。送气管300底部与吸气管100顶部插接,吸气管100顶部周壁开设有卡接槽101,卡接槽101呈环形,送气管300底部周壁连接有卡接块308,卡接块308设置有倾斜面309,送气管300在插入吸气管100内时,倾斜面309可起到导向作用,送气管300与吸气管100插接后,卡接块308位于卡接槽101内,可提高插接的稳定性。
[0035]送气管300顶部开设有进气孔301,送气管300中部连通有气囊305,气囊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检验用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气管(100)与储液管(200),所述储液管(200)与所述吸气管(100)底部连通,所述吸气管(100)顶部连通有送气管(300),所述送气管(300)与所述吸气管(100)可拆卸连接,所述送气管(300)一端开设有进气孔(301),所述送气管(300)内设有由所述送气管(300)至所述吸气管(100)单向导通的逆气件(3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用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气件(302)包括环形段(303)与柔性闭合段(304),所述环形段(303)密封安装于所述送气管(300)与所述吸气管(100)连通的一端且所述环形段(303)外周壁与所述送气管(300)内周壁连接,所述柔性闭合段(304)一端与所述环形段(303)连接,所述柔性闭合段(304)另一端朝向所述吸气管(10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验用移液吸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气管(300)中部连通有气囊(305),所述气囊(305)位于所述逆气件(302)远离所述吸气管(100)的一端,所述气囊(305)直径大于所述送气管(300)直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上虞明吉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