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量移液装置和样本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4172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定量移液装置和样本检测设备,所述定量移液装置包括:按压组件;内软管,设置有带有出口且用于容纳待检测液的样本腔;外支撑管,套设于所述内软管外并和所述内软管围成支撑间隙,且所述外支撑管和所述内软管之间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用于沿所述内软管的延伸方向抵挡所述内软管的侧管壁,所述按压组件用于伸入所述外支撑管内并挤压所述内软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支撑管和内软管相互配合形成双层套管,且在外支撑管和内软管之间设置防脱结构并形成支撑间隙,可在保证使用稳定性的基础上,避免内软管过硬、过软导致的移液量控制不精确且移液不便。致的移液量控制不精确且移液不便。致的移液量控制不精确且移液不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定量移液装置和样本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属于检测器械
,尤其涉及一种定量移液装置和样本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样本检测广泛应用于生物、化学领域中,疾病诊断中就涉及多种样本检测。在样本检测过程中,需要将样本加入到移液装置中,摇晃混匀后,取出来检测,或者直接扩增反应,因此通常需要对待检测液进行存储和转移。由于诊断需要保证样本检测的精度,一般要求样本转移之前保持密封状态,从而避免样本被污染,且样本转移过程中精确控制样本转移量。
[0003]但目前市面上,移液装置通常是通过直接挤压管体的形式进行样本转移,例如,授权公告号为:CN212925026U的一种能够定量转移样本的采样管。但这种直接挤压管体的结构形式,在管体过软的情况下,容易出现样本转移控制不精准,稍微用力就移液过量,而导致待检测液检测精度不高的情况,管体过硬的情况下,又会使挤压不顺畅,导致操作不便并降低检测效率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定量移液装置和样本检测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移液装置移液量控制不精确且移液不便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定量移液装置包括:内软管(1),设置有带有出口且用于容纳待检测液的样本腔(11);外支撑管(2),套设于所述内软管(1)外并和所述内软管(1)围成支撑间隙(6),且所述外支撑管(2)和所述内软管(1)之间设置有防脱结构,所述防脱结构用于沿所述内软管(1)的延伸方向抵挡所述内软管(1)的侧管壁;按压组件(3),所述按压组件(3)用于伸入所述外支撑管(2)内并挤压所述内软管(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脱结构包括软管凸条(12)和支撑凸条(21),所述软管凸条(12)设置于所述内软管(1),所述支撑凸条(21)设置于所述外支撑管(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支撑管(2)的内壁间隔设置有多个定位筋(22),多个所述定位筋(22)围成供所述内软管(1)伸入的定位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软管(1)的管壁厚度自所述软管凸条(12)向所述定位筋(22)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按压组件(3)靠近所述内软管(1)的端部设置,并用于挤压所述内软管(1)的侧管壁。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定量移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软管凸条(12)环设于所述内软管(1)的外管壁,且所述软管凸条(12)和所述内软管(1)的中心轴线重合,所述支撑凸条(21)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支撑凸条(21)沿所述外支撑管(2)的内管壁间隔设置。6.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匡超曾波解亚平戴立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元景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