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9494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申请提供有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包括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内腔内壁管道连接有铜片,所述循环管外壁套接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外部套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腔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四组结构相同的支撑装置,所述四组支撑装置在固定管内腔内壁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支撑装置末端贴合防护管外壁,该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有效提高循环管的制冷效果,且有效防止循环管损坏。且有效防止循环管损坏。且有效防止循环管损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


[0001]本公开涉及制冷机
,具体涉及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制冷机将具有较低温度的被冷却物体的热量转移给环境介质从而获得冷量的机器。从较低温度物体转移的热量习惯上称为冷量。制冷机内参与热力过程变化(能量转换和热量转移)的工质称为制冷剂。制冷的温度范围通常在120K以上,120K以下属深低温技术范围。制冷机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0003]根据申请号201721360340.0,公开了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包括循环管本体,所述循环管本体的内壁沿其周向设有第一铜片和第二铜片,所述第二铜片的长度大于第一铜片的长度,所述循环管本体的外侧设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外侧套设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的内壁设有多个缓冲装置,所述缓冲装置远离固定环的一端设抵块,所述固定环上设有条形槽,所述条形槽相对的内部分别设有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侧壁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侧壁有与第一凹槽位置相对应的第二凹槽;
[0004]现有的锁紧方式长时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造成腐蚀,导致保温外管松动,进而导致循环管发生损坏的现象,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或不足,期望提供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包括:
[0007]循环管,所述循环管内腔内壁管道连接有铜片,所述循环管外壁套接有防护管,所述防护管外部套接有固定管,所述固定管内腔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四组结构相同的支撑装置,所述四组支撑装置在固定管内腔内壁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支撑装置末端贴合防护管外壁。
[0008]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防护管与循环管之间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为发泡料保温层。
[0009]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撑板、推杆、伸缩弹簧、套杆、连接座和滚轮,所述固定管内腔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套杆,所述套杆内腔相靠近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所述推杆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套杆和推杆外部套设有伸缩弹簧,所述伸缩弹簧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外端面,所述伸缩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管内腔内壁,所述支撑板靠近防护管一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内腔均匀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外壁贴合防护管外壁。
[0010]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滚轮外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
[0011]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固定管外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所述橡胶管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纹。
[0012]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述铜片呈螺旋结构。
[0013]综上所述,本技术方案具体公开了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通过循环管、铜片、防护板和保温层,螺旋式的铜片可以增加氨与铜片的接触面积,同时减缓氨的流动速度,进而提高循环管本体的制冷效率,保温层可以有效避免外部空气温度向循环管传导,避免冷气流失。
[0014]通过固定管、橡胶管和支撑板,固定管套在防护管外部,当滚轮贴合防护管外壁时,滚轮受力,滚轮带动支撑板收缩,支撑板带动伸缩弹簧收缩,推杆向套杆内腔移动,保证四组滚轮均匀贴合防护管外壁,且防护管受力均匀,保证防护管稳定,从而保证循环管稳定,支撑装置可以有效的降低震动对循环管的损坏。
附图说明
[0015]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6]图1是本申请中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申请中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左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申请中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标号:1、循环管;2、铜片;3、防护层;4、保温层;5、固定管;6、橡胶层;7、支撑装置;71、支撑板;72、推杆;73、伸缩弹簧;74、套杆;75、连接座;76、滚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相关专利技术,而非对该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
[0021]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
[0022]实施例一
[0023]请参考图1至图3所示,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包括循环管1,为了提高循环管1的制冷效率,在循环管1内腔内壁管道连接有铜片2,在循环管1外壁套接有防护管3,在防护管3外部套接有固定管5,且固定管5能够有效防止内部循环管1受到伤害,为了保证内部循环管1不会发生晃动的现象,在固定管5内腔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四组结构相同的支撑装置7,且四组支撑装置7在固定管1内腔内壁呈环形阵列设置,且支撑装置7末端贴合防护管3外壁。
[0024]为了保证循环管1内部的温度不会升高,在防护管3与循环管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4,且保温层4为发泡料保温层,有效保证外部温度不会传导至循环管1内部,有效提高循环管1的制冷效果。
[0025]为了保证有效支撑内部防护管3和循环管1,通过支撑板71、推杆72、伸缩弹簧73、套杆74、连接座75和滚轮76组成了支撑装置7,在固定管5内腔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套杆74,在套杆74内腔靠近循环管1的一侧活动连接有推杆72,在推杆72末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71,在套杆74和推杆72外部套设有伸缩弹簧73,伸缩弹簧73一端固定连接于支撑板71外端面,
且伸缩弹簧73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固定管5内腔内壁,为了方便将固定管5套设于防护管3外部,在支撑板71靠近防护管3一端面中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座75,在连接座75内腔均匀活动连接有滚轮76,滚轮76外壁贴合防护管3外壁,有效保证防护管3稳定。
[0026]为了方便滚轮76正常滚动,同时又能够正常锁紧防护管3,在滚轮76外圈固定连接有橡胶垫,增大了滚轮76与防护管3之间的摩擦力,同时对防护管3具有保护作用,有效防止防护管3发生位移的现象。
[0027]为了有效保证固定管5不会受损,在固定管5外部固定连接有橡胶管6,在橡胶管6外壁均匀固定连接有防滑纹。
[0028]为了有效增加氨与铜片2的接触面积,且同时减缓氨的流动速度,铜片2呈螺旋结构,进而提高循环管本体1的制冷效率。
[0029]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螺旋式铜片2固定连接于循环管1内腔,再将防护管3套在循环管1外部,在防护管3与循环管1之间填充发泡料,保证循环管1内腔制冷效果不会降低,根据循环管1的长度,将固定管5套在防护管3外部,当滚轮76贴合防护管3外壁时,滚轮76受力,滚轮76带动支撑板71收缩,支撑板71带动伸缩弹簧73收缩,推杆72向套杆74内腔移动,由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循环管(1),所述循环管(1)内腔内壁管道连接有铜片(2),所述循环管(1)外壁套接有防护管(3),所述防护管(3)外部套接有固定管(5),所述固定管(5)内腔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四组结构相同的支撑装置(7),所述四组支撑装置(7)在固定管(5)内腔内壁呈环形阵列设置,所述支撑装置(7)末端贴合防护管(3)外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管(3)与循环管(1)之间设置有保温层(4),所述保温层(4)为发泡料保温层。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制冷机氨循环管道保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7)包括支撑板(71)、推杆(72)、伸缩弹簧(73)、套杆(74)、连接座(75)和滚轮(76),所述固定管(5)内腔内壁均匀固定连接有套杆(74),所述套杆(74)内腔相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丽媛赵文龙赵军华刘富梁博
申请(专利权)人:大厂回族自治县福盛源肉类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