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88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包括密封箱体(10)、加热模块(20)与加压模块(30),加热模块(20)与加压模块(30)均设置在密封箱体(10)内;加热模块(20)包括底座(21)、支撑杆(22)、保温外壳(23)、加热板(24)、加热电阻丝(25)与隔热保温垫(26)。该测试装置通过底座(21)、支撑杆(22)、保温外壳(23)、加热板(24)、加热电阻丝(25)与隔热保温垫(26)的配合,实现对隔热垫的均匀加热及加压过程中的有效支撑,通过加热模块(20)与加压模块(30)的配合,实现加温、加压耦合,从而真实模拟隔热垫热失效扩散时的情景,确保数据测试准确。确保数据测试准确。确保数据测试准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模组在碰撞等机械性事故发生过程中,电池单体在极限条件下会率先发生热失控,再传递到周围相邻的单体、甚至扩展到整个电池包,易导致爆炸、燃烧等事故,严重威胁到驾乘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目前,通常在相邻电池单体和/或模组之间设置隔热垫,从而起到直接抑制热失控扩展的效果,阻隔热失控的进一步恶化,最大限度的降低热失控造成的安全隐患。隔热垫在应用于实际电池包的组装、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对隔热垫进行隔热、加压的性能测试与验证,从而保证应用的安全性,避免使用过程中隔热垫失效造成安全隐患;由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在发生热失控过程中,释放大量热量的同时会伴随膨胀形变等,而现有的测试装置为分别测试隔热垫的隔热性能与缓冲性能,无法有效耦合加热、加压(即没有在隔热性能测试过程中进行加压),造成测试过程与实际工况存在差异、测试结果不精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该测试装置能够在隔热性能测试过程中、对隔热垫完成加压,进而有效模拟动力电池电芯热失控过程中高温、高压对于相邻电芯的影响,有效模拟真实工况,测试结果准确。
[0004]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箱体、加热模块与加压模块,加热模块与加压模块均设置在密封箱体内且加压模块位于加热模块上侧;加热模块包括底座、支撑杆、保温外壳、加热板、加热电阻丝与隔热保温垫,底座端面均匀设置多根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即远离底座的一端)与保温外壳底面固定连接,保温外壳中部开设凹槽且凹槽内设置呈“凹”字形结构的加热板,加热板内均匀布置加热电阻丝,保温外壳端面设置“口”字形结构的隔热保温垫,隔热保温垫上设置隔热垫(即电池包隔热垫)。
[0006]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加压模块包括均温均压板、固定支架、传动机构与压块,均温均压板设置在隔热垫远离隔热保温垫的一侧侧面;传动机构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密封箱体内腔的上端部且传动机构输出端设置压块,压块位于均温均压板上侧。
[0007]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均温均压板包括铝板、石棉橡胶板、铝块、垫木板中的一种或多种,且至少包括铝板。
[0008]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传动机构采用液压装置与伸缩杆,液压装置通过固定支架固定且液压装置输出端设置伸缩杆,伸缩杆底端(即远离液压装置的一端)设置压块。
[0009]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垫的上、下端面分别均布第一温度传感器与第
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测试隔热垫的热面与冷面温度;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在隔热保温垫与保温外壳端面之间,第二温度传感器设置在均温均压板底面,且第二温度传感器与第一温度传感器对应设置。
[0010]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密封箱体外侧的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包括温度控制系统与压力控制系统,温度控制系统分别与加热电阻丝、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连接,压力控制系统与液压装置连接。
[0011]作为本申请的优选方案,所述底座的四角分别设置调节支脚,用于调节底板的水平与高度,同时在加压过程中形成有效支撑;调节支脚底面还可设置橡胶支撑块,橡胶支撑块底面均匀设置若干凸棱,一是提供加压过程的缓冲,二是增加摩擦。
[0012]本技术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0013]本申请通过密封箱体、加热模块与加压模块的配合,能够对隔热垫同时施加温度、压力两种环境因素,进而有效模拟隔热垫在受压与高温作用下的隔热、变形等性能,能够真实反应隔热垫在实际工况下、发生热失控时的隔热性能,确保测试评估数据的真实性、精准性。本申请加热模块能够实现常温到1000℃的稳定控温、且能够实现60~200mm大小内的区域加热;同时,加压模块可实现0~5MPa的调节和保压,能够根据加热头材料及大小进行更换,实现不同工况的模拟。
[0014]本申请通过底座、支撑杆、保温外壳、加热板、加热电阻丝与隔热保温垫的配合,实现对隔热垫的均匀加热以及对于隔热垫的有效支撑,避免加热、加压过程中,热量逸散造成能源损耗、影响测试结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均温均压板由铝板、石棉橡胶板、铝块与垫木板组成)。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加热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中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均温均压板由铝板与石棉橡胶板组成)。
[0018]其中,10、密封箱体;20、加热模块;21、底座;210、调节支脚;22、支撑杆;23、保温外壳;24、加热板;25、加热电阻丝;26、隔热保温垫;30、加压模块;31、均温均压板;311、铝板;312、石棉橡胶板;313、铝块;314、垫木板;32、固定支架;33、传动机构;331、液压装置;332、伸缩杆;34、压块;40、隔热垫;41、第一温度传感器;42、第二温度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3所示: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箱体10、加热模块20与加压模块30,加热模块20与加压模块30均设置在密封箱体10内且加压模块30位于加热模块20上侧;加热模块20包括底座21、支撑杆22、保温外壳23、加热板24、加热电阻
丝25与隔热保温垫26,底座21的四角分别设置调节支脚210;调节支脚210底面还可设置橡胶支撑块,橡胶支撑块底面均匀设置若干凸棱。底座21端面均匀设置多根支撑杆22(如图1~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杆22数量为四根,支撑杆22的具体数量根据杆的材质与需要支撑的最大强度确定,一般为3~6根,支撑杆22绕底座21的中轴线均匀设置)且支撑杆22顶端(即远离底座21的一端)与保温外壳23底面固定连接,保温外壳23中部开设凹槽且凹槽内设置(纵向截面)呈“凹”字形结构的加热板24,加热板24内均匀布置加热电阻丝25(如图2所示:加热电阻丝25为均匀布设的波浪形电阻丝),保温外壳23端面设置“口”字形结构的隔热保温垫26(隔热保温垫26的“口”字形中部开孔与加热板24的凹口、即加热电阻丝25相对应,如图1、图3所示),隔热保温垫26上设置隔热垫40(即电池包隔热垫),如图1、图3所示:隔热垫40的大部分底面面积与隔热保温垫26的“口”字形中部开孔对应(即保证加热电阻丝25对隔热垫40进行均匀加热,避免出现温度汇集点而影响测试结果)。
[0022]加压模块30包括均温均压板31、固定支架32、传动机构33与压块34,均温均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密封箱体、加热模块与加压模块,加热模块与加压模块均设置在密封箱体内且加压模块位于加热模块上侧;加热模块包括底座、支撑杆、保温外壳、加热板、加热电阻丝与隔热保温垫,底座端面均匀设置多根支撑杆且支撑杆顶端与保温外壳底面固定连接,保温外壳中部开设凹槽且凹槽内设置呈“凹”字形结构的加热板,加热板内均匀布置加热电阻丝,保温外壳端面设置“口”字形结构的隔热保温垫,隔热保温垫上设置隔热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压加热隔热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模块包括均温均压板、固定支架、传动机构与压块,均温均压板设置在隔热垫远离隔热保温垫的一侧侧面;传动机构通过固定支架设置在密封箱体内腔的上端部且传动机构输出端设置压块,压块位于均温均压板上侧。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鹏周富李忠盛黄安畏代野吴道勋蒋龙汪君杰舒露王征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兵器装备集团西南技术工程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