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799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述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采用棉纱,所述底层采用聚酯纤维丝,所述面层和底层之间通过连接纱编织形成中间空气层,所述面层和中间空气层之间为棉盖涤织物结构,所述底层的下表面经抓毛处理形成摇粒绒。其中,面层和中间空气层之间采用棉盖涤织物结构,避免了连接纱容易反到面层外造成织物缝纫损伤和起毛球的问题;中间空气层的形成使该面料具有保暖锁温和蓬松厚实的特点;采用聚酯纤维丝编织底层并经抓毛处理形成摇粒绒,赋予了该面料内摇粒蓬松密集、柔软弹性且保暖性好的特点。柔软弹性且保暖性好的特点。柔软弹性且保暖性好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面料
,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

技术介绍

[0002]对于秋冬季衣物面料而言,舒适保暖是消费者最看重的性能之一。摇粒绒是市面上常见的一种保暖面料,具有蓬松柔软、不易掉毛和保暖性好的特点。但目前多数的摇粒布是设置于面料的外层,并与其它针织布复合形成保暖面料,此类面料不具备发热功能且表面质感差、化纤感强。又或者为了使面料具有发热保暖功能则需要加入发热纤维,如申请号为202123272454.9公开的一种毛巾布与摇粒布的复合保暖布,其发热效果是由发热黏胶实现的,而发热纤维的使用使面料的成本大幅提高,因而较大的限制了其应用。另外,通过空气层的设置提高面料的保暖性也是一种可行的方式,但传统的空气层结构在织造或使用过程中容易反出面料外进而导致缝纫损伤或起毛球的问题。因此,基于上述缺陷,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所述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采用棉纱,所述底层采用聚酯纤维丝,所述面层和底层之间通过连接纱编织形成中间空气层,所述面层和中间空气层之间为棉盖涤织物结构,所述底层的下表面经抓毛处理形成摇粒绒。
[0006]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纱为涤纶弹性丝。
[0007]进一步的,所述面料采用的编织结构包括八个线圈横列和四个线圈纵列为最小循环单元,其中,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纵列和第二个线圈纵列中第一、三、五、七线圈横列为成圈,其余为不编织;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三个线圈纵列中第一、三、八线圈横列为集圈,第二、四和六线圈横列为成圈,其余为不编织;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四个线圈纵列中第二、六、八线圈横列为成圈,第四、五、七线圈横列为集圈,其余为不编织。
[0008]进一步的,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一、三、五、七线圈横列均喂入聚酯纤维丝。
[0009]进一步的,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二、四、六、八线圈横列均喂入棉纱和连接纱。
[0010]进一步的,所述聚酯纤维丝的规格为200D/288F。
[0011]进一步的,所述棉纱的规格为19

28S。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纱的细度为50D。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通过面层、中间空气层和底层的三层立体结构织成的面料具有防止织
物缝纫损伤和远红外发热效果,并且表面光洁、平整挺括、质感强。其中,面层和中间空气层之间采用棉盖涤织物结构,避免了连接纱容易反到面层外造成织物缝纫损伤和起毛球的问题;中间空气层的形成使该面料具有保暖锁温和蓬松厚实的特点;采用聚酯纤维丝编织底层并经抓毛处理形成摇粒绒,赋予了该面料内摇粒蓬松密集、柔软弹性且保暖性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是本技术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是本技术所述面料的菱角图。
[0017]附图标记为:1、面层;2、中间空气层;3、底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1

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3所示,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所述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1和底层3,所述面层1采用棉纱,所述底层3采用聚酯纤维丝,所述面层1和底层3之间通过连接纱编织形成中间空气层2,所述面层1和中间空气层2之间为棉盖涤织物结构,所述底层3的下表面经抓毛处理形成摇粒绒。
[002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面层1、中间空气层2和底层3的三层立体结构织成的面料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和远红外发热效果。其中,所述面层1和中间空气层2之间为棉盖涤的罗纹织物,赋予了该面料表面平整挺括、吸湿排汗、抗皱耐磨和不易起球的特点;所述底层3通过抓毛、梳毛、剪毛、摇粒和定型等多步后整理工艺加工处理形成摇粒绒,使底层3的下表面摇粒蓬松密集、柔软弹性且保暖性好。
[0022]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纱为涤纶弹性丝。利用涤纶弹性丝的强度高、弹性好和不易变形的特点,选其作为连接纱,并结合面层1和中间空气层2之间的棉盖涤织物结构,使该连接纱不容易反出面料表面,避免了该面料表面容易造成织物缝纫损伤和起毛球的问题。同时在面层1和底层3之间形成了明显的空气层,起到保暖锁温的作用。
[0023]进一步的,所述面料采用的编织结构包括八个线圈横列和四个线圈纵列为最小循环单元,其中,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纵列和第二个线圈纵列中第一、三、五、七线圈横列为成圈,其余为不编织;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三个线圈纵列中第一、三、八线圈横列为集圈,第二、四和六线圈横列为成圈,其余为不编织;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四个线圈纵列中第二、六、八线圈横列为成圈,第四、五、七线圈横列为集圈,其余为不编织。
[0024]进一步的,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一、三、五、七线圈横列均喂入聚酯纤维丝。
[0025]进一步的,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二、四、六、八线圈横列均喂入棉纱和连接纱。
[0026]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编织结构和穿纱方式得到面料具有表面平整挺括、耐磨牢固和厚实保暖的特点。其中,面层1和中间空气层2之间采用棉盖涤织物结构,避免了连接纱容易反到面层1外造成织物缝纫损伤和起毛球的问题;中间空气层2的形成使该面料具有保暖锁温和蓬松厚实的特点;采用聚酯纤维丝编织底层3并经抓毛处理形成摇粒绒,赋予了
该面料内摇粒蓬松密集、柔软弹性且保暖性好的特点。通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得到所述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具有一定的远红外发热效果,经检测,该面料的远红外发射率为0.88,远红外辐照温升为2.8℃,说明该面料具有一定的远红外发热性能,且保暖性好。
[0027]进一步的,所述聚酯纤维丝的规格为200D/288F。具体地,所述聚酯纤维丝优选为轻网有光扁平丝涤纶DTY,所述聚酯纤维丝具有高强弹性、不易变形和滑爽挺括的特点。
[0028]进一步的,所述棉纱的规格为19

28S。具体地,所述棉纱的规格优选为26S。
[0029]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纱的细度为50D。
[0030]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包括依次设置的面层和底层,所述面层采用棉纱,所述底层采用聚酯纤维丝,所述面层和底层之间通过连接纱编织形成中间空气层,所述面层和中间空气层之间为棉盖涤织物结构,所述底层的下表面经抓毛处理形成摇粒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纱为涤纶弹性丝。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防止织物缝纫损伤效果的高保暖摇粒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采用的编织结构包括八个线圈横列和四个线圈纵列为最小循环单元,其中,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一个线圈纵列和第二个线圈纵列中第一、三、五、七线圈横列为成圈,其余为不编织;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三个线圈纵列中第一、三、八线圈横列为集圈,第二、四和六线圈横列为成圈,其余为不编织;所述最小循环单元的第四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毅洪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巨丰盛布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