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7444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3
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盛放饮品的容器瓶盖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拧开饮品瓶盖就可以自动配制两种不同溶质饮料的拧配式饮品瓶盖。包括筒体、瓶盖、及转动筒,利用瓶盖的旋转动作,采用转动筒上的限位块与筒体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及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的转动筒螺纹和内瓶盖内壁设置的内瓶盖螺纹的螺距大于筒体上端的外缘设置的螺纹和瓶盖内壁设置的内螺纹的螺距的结构,使得原有的利用正、反向螺纹进行旋压的过程中,存在不能直接使转动筒垂直下降,进而使得转动筒的尖椎部在突刺筒体底部的突刺口时,出现了挤破,而不是刺破的现象产生,增加了开瓶的难度的问题得到解决。决。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


[0001]本技术涉及盛放饮品的容器瓶盖
,尤其是涉及一种通过拧开饮品瓶盖就可以自动配制不同溶质饮料的拧配式饮品瓶盖。

技术介绍

[0002]瓶装饮料由于具有携带方便、重量轻、口味齐全、干净卫生等优点,是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应用的一种便携式饮料,其开盖即可饮用的方式,可以使得饮用者放心饮用,其原因则是在人们心中瓶盖形成了一种洁净、卫生的可靠保证的保障。
[0003]为了使得具有保障功能的瓶盖具有多样性的功能,申请人曾申请了专利号为 201921195760.7 、专利名称为
“ꢀ
一种拧压即配式液体溶质饮料功能瓶盖”的技术专利,然而,仍然存在有拧瓶盖反应不迅速、拧开用力过大等缺陷,究其原因则是由于螺纹驱动设计不合理以及与之配合的限位块存在结构性问题,因此,实有进一步改善之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反应迅速、穿刺力大的拧配式饮品瓶盖。
[0005]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包括筒体、瓶盖、及转动筒,筒体上端开口,底部封闭,筒体的外壁固连有瓶体连接部,筒体的中段为容纳不同溶质的溶剂腔,溶剂腔内壁设有凹槽,其上端的外缘设有螺纹,底部设置有突刺口;所述的瓶盖内壁设置有与筒体上端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瓶盖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瓶盖,内瓶盖内壁设置有内瓶盖螺纹;中空的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瓶盖螺纹相啮合的转动筒螺纹,转动筒可转动的设置在筒体中段的溶剂腔中,转动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尖椎部,转动筒外侧中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筒体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的限位块呈凸起状,其顶部为斜面;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为倾斜的台阶,限位块与溶剂腔内壁凹槽的结合构成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所述的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的转动筒螺纹和内瓶盖内壁设置的内瓶盖螺纹的螺距大于筒体上端的外缘设置的螺纹和瓶盖内壁设置的内螺纹的螺距;
[0007]所述的限位块在转动筒外侧中端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
[0008]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在溶剂腔内壁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
[0009]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纵向排列于溶剂腔内壁上;
[0010]所述的筒体底部的突刺口设置有分裂痕、分裂痕的截面呈V字型;
[0011]所述的转动筒底端的尖椎部截面呈十字形结构。
[0012]本技术由于利用瓶盖的旋转动作,采用转动筒上的限位块与筒体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以及两对不同螺距的旋转差值,使得原有的利用正、反向螺纹进行旋压的过程中,存在不能直接使转动筒垂直下降,进而使得转动筒的尖椎部在突刺筒体底部的突刺口时,出现了挤破,而不是刺破的现象产生,增加了开瓶的难度的问
题得到解决,使得开瓶与戳破溶剂腔的动作简单、容易。
附图说明
[0013]附图1为本技术主剖视图;
[0014]附图2为瓶盖立体图;
[0015]附图3为瓶盖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0016]附图4为筒体立体图;
[0017]附图5为筒体俯视图;
[0018]附图6为转动筒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见附图1~6,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包括筒体1、瓶盖2、及转动筒3,筒体1上端开口,底部封闭,筒体1的外壁固连有瓶体连接部14,筒体1的中段为容纳不同溶质的溶剂腔13,溶剂腔13内壁设有凹槽131,其上端的外缘设有螺纹11,底部设置有突刺口12;所述的瓶盖2内壁设置有与筒体1上端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21,瓶盖2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瓶盖22,内瓶盖22内壁设置有内瓶盖螺纹221;中空的转动筒3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瓶盖螺纹221相啮合的转动筒螺纹31,转动筒3可转动的设置在筒体1中段的溶剂腔13中,转动筒3底端固定设置有尖椎部32,转动筒3外侧中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33,且限位块33与筒体1内壁紧密贴合;所述的限位块33呈凸起状,其顶部为斜面;所述的溶剂腔13内壁的凹槽14为倾斜的台阶,限位块33与溶剂腔13内壁凹槽131的结合构成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所述的转动筒3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的转动筒螺纹31和内瓶盖22内壁设置的内瓶盖螺纹221的螺距大于筒体1上端的外缘设置的螺纹11和瓶盖2内壁设置的内螺纹21的螺距;
[0020]所述的限位块33在转动筒3外侧中端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所述的溶剂腔13内壁的凹槽14在溶剂腔13内壁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
[0021]所述的溶剂腔13内壁的凹槽14纵向排列于溶剂腔13内壁上;
[0022]所述的筒体1底部的突刺口12设置有分裂痕121、分裂痕121的截面呈V字型;
[0023]所述的转动筒3底端的尖椎部32截面呈十字形结构。
[0024]当组装本技术时,首先将转动筒3上的转动筒螺纹31与内瓶盖螺纹221进行螺纹连接,然后再将瓶盖2上的内螺纹21与筒体1上的螺纹11进行螺纹连接,由于转动筒3外侧中端呈圆环状均匀排列设置有限位块33,溶剂腔13内侧设置有用于限位块33卡接的凹槽131,限位块33顶部呈倾斜的斜面,在转动瓶盖2上的内螺纹21(拧紧瓶盖2)进行封装的时侯,内瓶盖22同步旋转,内瓶盖22上的内瓶盖螺纹221亦同时将行螺纹连接的转动筒3上的转动筒螺纹31同时同步旋转;由于限位块33顶部呈倾斜的斜面,且斜面的低端朝向凹槽14为倾斜的台阶的低端进行旋转,限位块33顶部滑过与其筒体1内壁紧密贴合的凹槽131,不产生对筒体1内壁产生阻挡作用,直至转动瓶盖2上的内螺纹21拧紧到达设计位置,此时瓶盖2被盖好;
[0025]若反方向进行旋转瓶盖2动作时(开启瓶盖),同样内瓶盖22反方向同步旋转,内瓶盖22上的内瓶盖螺纹221亦同时将螺纹连接的转动筒3上的转动筒螺纹31同时同步反方向旋转;此时,由于限位块33呈倾斜的顶部朝向与其筒体1内壁紧密贴合的凹槽131的凸起部,
限位块33对筒体1内壁产生阻挡作用,由于筒体1被操作者的手握住,使得内瓶盖22上的螺纹连接的转动筒螺纹31无法随内瓶盖22上的内瓶盖螺纹221同步旋转,又由于转动筒3上端的外壁上设置的转动筒螺纹31和内瓶盖22内壁固定设置的内瓶盖螺纹221的螺距大于筒体1上端的外缘设置的螺纹11和瓶盖内壁设置的内螺纹21的螺距,且转动筒3外壁的限位块33被筒体1内壁的凹槽131卡掣,转动筒3被快速推出向下垂直移动,这个转动筒3的移动过程,改变了过去转动筒3在向下移动时,只能随着螺纹的旋转下降而旋转下降,从而使得在突刺筒体1底部的突刺口12时,出现了挤破,而不是刺破的现象产生,增加了开瓶的难度的问题得到解决。最终,使得开瓶与戳破溶剂腔13底部的突刺口12动作简单、容易。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拧配式饮品瓶盖,包括筒体、瓶盖、及转动筒,筒体上端开口,底部封闭,筒体的外壁固连有瓶体连接部,筒体的中段为容纳不同溶质的溶剂腔,溶剂腔内壁设有凹槽,其上端的外缘设置有螺纹,底部设置有突刺口;所述的瓶盖内壁设置有与筒体上端的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瓶盖内部固定设置有内瓶盖,内瓶盖内壁设置有内瓶盖螺纹;中空的转动筒上端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内瓶盖螺纹相啮合的转动筒螺纹,转动筒可转动的设置在筒体中段的溶剂腔中,转动筒底端固定设置有尖椎部,转动筒外侧中端固定设置有限位块,且限位块与筒体内壁紧密贴合;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限位块呈凸起状,其顶部为斜面;所述的溶剂腔内壁的凹槽为倾斜的台阶,限位块与溶剂腔内壁的凹槽的结合构成只能单向旋转的棘爪式结构,所述的转动筒上端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庆齐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蜂乜保健食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