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滤芯组件及其除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5373 阅读:1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支架仓,支架仓设有输气轴,并通过密封连接装置连接滤芯,支架仓内设有闭腔,输气轴下端部设置有位于闭腔的脉冲头,支架仓内还设有气缸,其活塞端设置有升降盘;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风机室、滤芯室、集粉室及通过输气管连接至滤芯室的蓄气罐,风机室内设有风机,滤芯室分别连接风机及集粉室,输气管的输入端安装有脉冲阀,集粉室内设有至少一个上述的滤芯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脉冲式输送气体与滤芯配合,结构合理,脉冲气体爆发力强,除尘效果好,而且每组滤芯组件可以单独清理,从而保证良好的清理效果。(*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粉尘除尘设备,尤其是一种粉尘除尘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滤芯 组件。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经常会产生各种粉尘,相应的需要由专门的除尘设备将这些粉尘吸附 或过滤,否则将会危害人体健康及外界环境。目前业内不同的工业生产所产生的粉尘,均有 着专门针对的除尘装置,如产会生各种有机粉尘的行业中,多为采用旋转除尘设备,它包括 与生产设备相连接的收集装置,用来收集生产设备工作时所产生的各种粉末,以及连接收 集装置的回收装置,用来吸附、回收收集到的粉末,其中的回收装置主要由装有风机的风机 室、所连接的滤芯室、蓄气罐及收集尾料的积粉室组成,滤芯室内装有滤芯组件,整个设备 通过风机的工作,将生产设备所产生的粉尘吸入滤芯室,由滤芯室内的滤芯组件过滤后,将 粉尘截留下来集入集粉室,并将过滤过的空气排出,从而达到过滤粉尘、净化空气的目的; 现有的除尘设备中,滤芯是通过转轴安装于滤芯室内的,通过转动达到全方位的粉尘过滤, 并可配合蓄气罐清理滤芯,然而这种旋转滤芯式的除尘设备,往往在长期使用后因得不到 较有效的清洁,会出现粉尘堵塞滤芯的情况,不利于使用,而且在工作过程中,粉尘会进入 转轴及轴承,造成滤芯不能转动,进而也完成不了过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尘效果好、结构合理、能够长期工作不堵塞的 除尘装置及其所使用的滤芯组件。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仓,所述支架仓上侧设置有与蓄气罐的输气 管相连的输气轴,下方通过密封连接装置连接滤芯,在支架仓下部内设有一段与密封连接 装置相连的闭腔,所述输气轴下端部设置有脉冲头,脉冲头位于所述闭腔内,所述支架仓内 还设有与输气轴相连的气缸,气缸的活塞端为在输气轴进气时与下方的闭腔边沿相结合而 封闭住闭腔的升降盘。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风机室、滤芯室、集粉室及蓄气罐,风机室内设有风机,蓄气罐 通过输气管连接至滤芯室,所述输气管的输入端安装有脉冲阀;所述集粉室内设有至少一 个滤芯组件,所述滤芯组件包括支架仓,所述支架仓上侧设置有连接输气管的输气轴,下方 通过密封连接装置连接滤芯,在支架仓下部内设有一段与密封连接装置相连的闭腔,所述 输气轴下端部设置有脉冲头,脉冲头位于所述闭腔内,所述支架仓内还设有与输气轴相连 的气缸的活塞端为在输气轴进气时与下方的闭腔边沿相结合而封闭住闭腔的升降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采用脉冲式输送气体与滤芯配合,脉冲阀 关闭时,气缸活塞端的升降盘上移,闭腔打开,在风机作用下,滤芯室的粉尘混合气体经由 滤芯过滤后,干净气体从升降盘下方位置排出,经过风机室后排入车间,达到回收粉末的作 用;脉冲阀打开时,一部分压缩空气由输气管并经输气轴上的进气孔进入气缸,气缸活塞端3的升降盘下移,阻止该组滤芯工作,同时另一部分压缩空气经过输气轴端部从脉冲头喷出, 使粉末从滤芯上掉落由集粉室收集,达到清理滤芯的作用;本技术结构合理,脉冲气体 爆发力强,除尘效果好,而且每组滤芯组件可以单独清理,从而保证良好的清理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滤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除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的A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6为滤芯组件第一个工作状态示意图;图7为为滤芯组件第二个工作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滤芯组件,包括支架仓200,支架仓200上侧设 置有与蓄气罐的输气管相连的输气轴201,下方通过密封连接装置连接滤芯202,在支架仓 200下部内设有一段与密封连接装置相连的闭腔203,所述输气轴201下端部设置有脉冲头 204,脉冲头204位于所述闭腔203内,所述支架仓200内还设有与输气轴201相连的气缸 205,气缸205的活塞端为在输气轴201进气时与下方的闭腔203边沿相结合而封闭住闭腔 203的升降盘206。作为优选实施方式,气缸205及升降盘206套设于所述输气轴201上,输气轴201 位于气缸205内的部分设有进气孔2011,使得结构更为简洁合理。而且,所述密封连接装置包括帆布接头207,帆布接头207上、下方分别通过活动 支架208连接支架仓200及滤芯202,活动支架208与支架仓200之间设有密封条209,防止漏气。如图2 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尘装置,包括风机室1、滤芯室2及集 粉室3,风机室1内设有风机101,滤芯室2与风机101相连,集粉室3设置于滤芯室2的下 方,并且蓄气罐4通过输气管102连接至滤芯室2,其中,输气管102的输入端安装有脉冲 阀103 ;集粉室3内设有至少一个滤芯组件,滤芯组件与前面所述的结构是相同的,它包括 支架仓200,所述支架仓200上侧设置有连接输气管102的输气轴201,下方通过密封连接 装置连接滤芯202,在支架仓200下部内设有一段与密封连接装置相连的闭腔203,所述输 气轴201下端部设置有脉冲头204,脉冲头204位于所述闭腔203内,所述支架仓200内还 设有与输气轴201相连的气缸205,气缸205的活塞端为在输气轴201进气时与下方的闭腔 203边沿相结合而封闭住闭腔203的升降盘206 ;同样的优选气缸205及升降盘206套设于 所述输气轴201上,输气轴201位于气缸205内的部分设有进气孔2011,使得结构更为简洁 合理。本技术的除尘装置工作时,滤芯室2连接生产设备,例如图4所示用于产品表 面喷制中,滤芯室2与喷房5连接,在风机室1内的风机101作用下,使喷房5工作时所产 生的粉末尾料进入到滤芯室2,其中滤芯室2中的每个滤芯组件均单独独立,并对应一个脉4冲阀103,其工作的原理如下1、参照图5,当脉冲阀103关闭时,在风机101的抽气作用下,输气管102负压连接 输气轴201,连接于输气轴201的气缸205由缸内负压作用,使活塞端的升降盘206上移,原 与闭腔203相结合处分离,闭腔203打开,滤芯202与支架仓200连通,此时滤芯室2的粉 尘混合气体经由滤芯202过滤后,粉末截留下来,并落到集粉室3内,而干净气体经由帆布 接头207、活动支架208等组成的密封连接装置来到支架仓200的闭腔203,并从升降盘206 的下方位置排出,其中气流的运动如图中的箭头方向,排出的空气进入外界,达到回收粉末 及过滤空气的作用;2、参照图6,当脉冲阀103打开时,在蓄气罐4向输气管102输出气流,压缩空气由 输气管102并经输气轴201上的进气孔2011进入气缸205的缸内,活塞端的升降盘206受 气缸205内的气压压迫下移,与闭腔203相结合,关闭支架仓200与滤芯202的连接,此状 态下的滤芯202不进行过滤工作,同时,蓄气罐4喷出的另一部分压缩空气经过输气轴201 端部从脉冲头204喷出,其中气流的运动如图中的箭头方向,可使粉末从滤芯202上掉落, 由相连的集粉室3收集,达到清理滤芯202的作用。从上可见,每个蓄气罐4可通过相对应的脉冲阀105分别控制配对的滤芯组件,实 现各个滤芯组件的单独工作及清理,而互不影响;此结构应用于粉末除尘领域是十分合理 及有效的。此外,由集粉室3收集到的粉末,可循环到生产设备处,以进行再循环使用。综上所述,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仓(200),所述支架仓(200)上侧设置有与蓄气罐的输气管相连的输气轴(201),下方通过密封连接装置连接滤芯(202),在支架仓(200)下部内设有一段与密封连接装置相连的闭腔(203),所述输气轴(201)下端部设置有脉冲头(204),脉冲头(204)位于所述闭腔(203)内,所述支架仓(200)内还设有与输气轴(201)相连的气缸(205),气缸(205)的活塞端为在输气轴(201)进气时与下方的闭腔(203)边沿相结合而封闭住闭腔(203)的升降盘(20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举合裴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市君禾机电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4[中国|广东]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