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脖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3721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壳体,设有依次连通的进风口、容纳腔、风道和出风口,壳体包括设置出风口的第一侧壁;风扇组件,收容于容纳腔;隔板组件,包括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竖板、第一横板、第二横板和壳体内壁共同形成容纳腔和风道;其中,第一横板包括竖直延伸抵接第二横板的挡板,挡板位于容纳腔和风道之间,挡板的一端抵接第一侧壁,挡板的另一端和竖板之间形成排风口,风扇组件产生的风自排风口进入风道,挡板在第一侧壁上的投影区域,可设置出风口。通过设置挡板,形成出口更小的排风口,增强风压,风程更远。并且出风口设置范围大,增大出风范围,同时降低风噪。挡板还可以防止头发进入容纳腔,避免了发生卷发危险。避免了发生卷发危险。避免了发生卷发危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脖风扇


[0001]本技术涉及风扇
,具体涉及一种出风范围广的挂脖风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越来越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为了满足户外或其他场景需要使用风扇的需求,市场上出现了各式各样的便携式风扇,如手持风扇和挂脖风扇等。其中,挂脖风扇解决了手持风扇带来的活动局限性问题,如挂脖风扇可以解放用户的双手,不许手持即可实现随时随地吹风的效果。因此,挂脖风扇深受用户的喜爱。
[0003]现有的挂脖风扇中,通常会设置较大的出风区域对用户进行吹风,然而,由于重力、阻力等因素,不同的出风区域之间的风力大小很难控制。距离风扇组件较远的出风区域通常风力较小,而距离风扇组件较近的出风区域通常气压较大容易出现堵风现象,风力不均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挂脖风扇,通过设置挡板,形成出口更小的排风口,增强风压,风程更远。并且出风口设置范围大,增大出风范围,同时降低风噪。挡板还可以防止头发进入容纳腔,避免了发生卷发危险。
[0005]本技术提供一种挂脖风扇,包括:壳体,设有依次连通的进风口、容纳腔、风道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包括设置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侧壁;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隔板组件,包括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竖板、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和所述壳体内壁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风道;其中,所述第一横板包括竖直延伸抵接所述第二横板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风道之间,所述挡板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竖板之间形成排风口,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自所述排风口进入所述风道,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投影区域,可设置所述出风口。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板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平板部,以及位于所述风道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二斜面同时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二斜面邻近所述出风口,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
[0007]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包括位于自由端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斜面上,所述弧形部的内径为0.25

1.25mm。
[0008]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朝向人体颈部的第二侧壁和背向人体颈部的第三侧壁,对应所述风扇组件,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负离子腔,所述第一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负离子腔的释放口,所述壳体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释放端对着所述释放口,所述释放口和所述出风口相邻并列设置。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横板设有连通所述负离子腔的通孔,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部分风经由所述通孔吹向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释放端,最终自所述释放口吹出。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三侧壁嵌设有灯带,所述灯带与所述第三侧壁同向延伸,所述第三侧壁上的所述进风口设于所述灯带两侧,所述第二横板朝向所述第三侧壁的所述进风口设有过滤件,所述过滤件形成有多个小孔。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第三部分,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对称设置,所述第一部分、所述第二部分和所述第三部分均设有依次连通的所述进风口、所述容纳腔、所述风道和所述出风口,对应每一所述容纳腔,均设有所述风扇组件。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部分和所述第二部分的所述容纳腔设于自由端,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容纳腔设于中间部分,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容纳腔两侧各设有一个所述风道。
[0013]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包括朝向人体颈部的第二侧壁,所述第三部分还设有朝向人体后颈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设有第一缺口,所述第三部分的所述第二侧壁中心设有标志部,所述标志部显露于所述第一缺口;所述支撑部还设有与所述出风口平行的第二缺口。
[0014]进一步的,所述标志部的周围均设有所述进风口,部分所述进风口显露于所述第一缺口。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挂脖风扇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所述挡板,形成出口更小的所述排风口,增强风压,风程更远,可以吹向距离所述风扇组件更远的所述出风口,减小各处所述出风口的风力大小差异。并且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投影区域,可设置所述出风口,所述出风口设置范围大,增大出风范围,同时有泄压作用,避免堵风产生噪音,降低风噪。所述挡板还可以防止头发进入所述容纳腔,避免发生卷发危险。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技术挂脖风扇的立体图;
[0017]图2是本技术挂脖风扇左视方向第一部分的局部分解图;
[001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9]图4是本技术挂脖风扇第一部分的另一局部分解图;
[0020]图5是本技术挂脖风扇俯视方向第三部分的局部分解图;
[0021]图6是本技术挂脖风扇的仰视图;
[0022]图7是本技术挂脖风扇仰视方向支撑部与第三部分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便于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结构、特征以及功效等,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挂脖风扇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和图2所示,为本技术挂脖风扇的示意图,所述挂脖风扇包括壳体1,以及收容于所述壳体1内的风扇组件2和隔板组件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包括第一部分110、第二部分111,以及枢转连接所述第一部分110和所述第二部分111的第三部分112。所述第一部分110和所述第二部分111对称设置,所述第三部分112分别与所述第一部分110和所述第二部分111枢转连接,从而可通过转动所述第一部分110和/或所述第二部分111,改变所述挂脖风扇自由端的开口大小,便于佩戴所述挂脖风扇。
[0025]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部分110、所述第二部分111和所述第三部分112均
设有依次连通的进风口117、容纳腔118、风道119和出风口120,对应每一所述容纳腔118,均设有所述风扇组件2,将所述挂脖风扇分为三个部分,每一部分均设有所述风扇组件2,各个部分出风均匀,出风效果更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所述第一部分110、所述第二部分111和所述第三部分112中的任意两者或任意一者设有所述进风口117、所述容纳腔118、所述风道119和所述出风口120。
[0026]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所述壳体1包括设置所述出风口120的第一侧壁113,朝向人体颈部的第二侧壁114和背向人体颈部的第三侧壁115,所述第一侧壁113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14和所述第三侧壁115,所述壳体1还包括与所述第一侧壁113相对,且连接所述第二侧壁114和所述第三侧壁115的第四侧壁116。
[0027]如图2和图3所示,所述第一部分110中,所述隔板组件3包括竖板31、第一横板32和第二横板34,所述竖板31、所述第一横板32、所述第二横板34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设有依次连通的进风口、容纳腔、风道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包括设置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侧壁;风扇组件,收容于所述容纳腔;隔板组件,包括竖板、第一横板和第二横板,所述竖板、所述第一横板、所述第二横板和所述壳体内壁共同形成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风道;其中,所述第一横板包括竖直延伸抵接所述第二横板的挡板,所述挡板位于所述容纳腔和所述风道之间,所述挡板的一端抵接所述第一侧壁,所述挡板的另一端和所述竖板之间形成排风口,所述风扇组件产生的风自所述排风口进入所述风道,所述挡板在所述第一侧壁上的投影区域,可设置所述出风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板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的第一平板部,以及位于所述风道的第一斜面、第二斜面和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二斜面同时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和所述第二平板部,所述第二斜面邻近所述出风口,所述挡板位于所述第一平板部和所述第二斜面之间。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包括位于自由端的弧形部,所述弧形部的末端位于所述第二斜面上,所述弧形部的内径为0.25

1.25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脖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朝向人体颈部的第二侧壁和背向人体颈部的第三侧壁,对应所述风扇组件,所述第二侧壁和所述第三侧壁均设有所述进风口,所述第一横板与所述第二侧壁之间形成负离子腔,所述第一侧壁设有连通所述负离子腔的释放口,所述壳体内设有负离子发生器,所述负离子发生器的释放端对着所述释放口,所述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观正谢佳航袁水勇叶铖肖馨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几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