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磨轻薄面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3416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耐磨轻薄面料,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本体纱、耐磨纱和透气纱三向编织而成,透气纱与耐磨纱以本体纱为中心相互编织,耐磨纱与透气纱相对于本体纱的倾斜设置且相互垂直,面料本体中,透气纱与耐磨纱的数量比为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与本体纱向三编织的耐磨纱和透气纱,使得面料的两侧同时具有耐磨纱形成的耐磨层和透气纱产生的导流结构,使得面料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透气的特点,其中由于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的耐磨纱直径大于透气纱,因此面料与外界接触时会率先与耐磨纱进行摩擦,进而起到保护透气纱的作用,并且耐磨纱本身的耐磨性较强,又进一步加强了面料的使用寿命。又进一步加强了面料的使用寿命。又进一步加强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耐磨轻薄面料


[0001]本技术涉及纺织
,更具体地说,它涉及耐磨轻薄面料。

技术介绍

[0002]轻薄面料质地轻薄滑爽、轻盈透明、柔软透气,是一种很受欢迎的材质。
[0003]现有的轻薄面料常会采用丝质的纱线或者较细的化纤进行编织,以此降低面料的重量和厚度,但是由于其采用的纱线较细,在受到长期摩擦后容易发生断裂,在编织成面料后难以保证面料的耐磨性。
[0004]因此需要提出新的方案来解决这个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而提供耐磨轻薄面料。
[0006]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耐磨轻薄面料,包括面料本体,所述面料本体由本体纱、耐磨纱和透气纱三向编织而成,所述透气纱与所述耐磨纱以所述本体纱为中心相互编织,所述耐磨纱与所述透气纱相对于所述本体纱的倾斜设置且相互垂直,所述面料本体中,所述透气纱与所述耐磨纱的数量比为2:1。
[0007]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包括芯纱以及包覆于所述芯纱上的外包纱,所述芯纱为氨纶单丝,所述外包纱由蚕丝纤维与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蚕丝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数量比为1:3。
[000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气纱由四根蚕丝纤维并线而成。
[0009]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的直径大于所述本体纱的直径,所述本体纱的直径大于所述透气纱的直径。
[00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本体纱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本体纱的捻向为S捻。
[0011]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耐磨纱倾斜角度大于30
°
且小于60
°

[0012]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3]通过与本体纱向三编织的耐磨纱和透气纱,使得面料的两侧同时具有耐磨纱形成的耐磨层和透气纱产生的导流结构,使得面料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透气的特点,其中由于涤纶纤维编织而成的耐磨纱直径大于透气纱,因此面料与外界接触时会率先与耐磨纱进行摩擦,进而起到保护透气纱的作用,并且耐磨纱本身的耐磨性较强,又进一步加强了面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中耐磨纱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本体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中透气纱的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本体纱;2、耐磨纱;21、芯纱;22、外包纱;3、透气纱。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0]耐磨轻薄面料,如图1所示,包括面料本体,面料本体由本体纱1、耐磨纱2和透气纱3三向编织而成,三向编织的面料可以承受更多方向的拉伸力,使得面料的强度得到提升,同时三向编织的编织结构内,纱线之间存在较多缝隙,也使得面料的透气性得到加强,并且由于三向编织面料是单层面料,因此也满足轻薄的条件。
[0021]如图2所示,耐磨纱2包括芯纱21以及包覆于芯纱21上的外包纱22,有上述可知,耐磨纱2为包覆纱,包覆纱的表面由于包覆结构,因此存在较多的沟槽,使得空气可以利用这些沟槽进行导流,且包覆纱本身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磨的特性,使得耐磨纱2在用于面料后,对面料耐磨性和结构强度的强化作用更加显著,芯纱21为氨纶单丝,氨纶具有较强的弹性,将其运用于芯纱21可以使得耐磨纱2具有较强的韧性,使得耐磨纱2具有更高的抗拉强度,用于加强面料的抗拉强度,并且较高的韧性还使得面料在受到摩擦时,耐磨纱2可以通过产生形变来吸收一部分摩擦力,进而进一步加强面料整体的耐磨强度,外包纱22由蚕丝纤维与涤纶纤维加捻而成,蚕丝纤维具有透气性强的特点,与高强度、高耐磨的蚕丝纤维编织,可以在保证耐磨纱2耐磨能力的同时具有一定的透气性,蚕丝纤维与涤纶纤维的数量比为1:3,该比例使得外包纱22得到耐磨能力较强。
[0022]如图4所示,透气纱3由四根蚕丝纤维并线而成,蚕丝纤维并线编织的形式,使得透气纱3内存在较多沟槽和空腔,进而使得空气可以在纱线的周围或纱线内流动,进而使得透气纱3具有较强的透气能力,同时多根蚕丝并线的形式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强透气纱3的强度。
[0023]如图3所示,本体纱1由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本体纱1的捻向为S捻,S捻的纱线具有高强度的特点,配合涤纶纤维本身具有的性能,使得本体纱1的强度得到进一步提升,可以对面料的结构起到更好的支撑作用,使得面料具有更高的结构完整性。
[0024]如图2至图4所示,耐磨纱2的直径大于本体纱1的直径,本体纱1的直径大于透气纱3的直径,由上述设置可以得出,耐磨纱2的直径大于透气纱3的直径,当三种纱线被编织于面料时,透气纱3可以被耐磨纱2隐藏,当面料与外界产生摩擦时,会由直径较大的耐磨纱2率先进行摩擦,进而起到保护透气纱3的作用,用于保证面料的透气性。
[0025]如图1所示,透气纱3与耐磨纱2以本体纱1为中心相互编织,耐磨纱2与透气纱3相对于本体纱1的倾斜设置且相互垂直,相互垂直的耐磨纱2与透气纱3使得面料在受到两者所在的其中一个方向的力时,可以受到另一个方向的限制,进而加强面料的抗拉伸能力,耐磨纱2倾斜角度大于30
°
且小于60
°
,优选为45
°
,由此可知透气纱3的倾斜角度为

45
°
,该角度设置对织机的要求较低,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调整,有利于降低面料的生产成本。
[0026]如图1所示,面料本体中,透气纱3与耐磨纱2的数量比为2:1,该比例使得面料内透
气纱3含量较高,进而可以加强面料的透气能力,同时该比例中,透气纱3具体设置为两根并线编织,上述设置可以进一步增加面料编织结构内的孔隙,加强面料的透气性。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耐磨轻薄面料,包括面料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本体由本体纱(1)、耐磨纱(2)和透气纱(3)三向编织而成,所述透气纱(3)与所述耐磨纱(2)以所述本体纱(1)为中心相互编织,所述耐磨纱(2)与所述透气纱(3)相对于所述本体纱(1)的倾斜设置且相互垂直,所述面料本体中,所述透气纱(3)与所述耐磨纱(2)的数量比为2: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耐磨轻薄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纱(2)包括芯纱(21)以及包覆于所述芯纱(21)上的外包纱(22),所述芯纱(21)为氨纶单丝,所述外包纱(22)由蚕丝纤维与涤纶纤维加捻而成,所述蚕丝纤维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桓因纺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