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50899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限位槽、线束本体、端子本体、端子底座以及保护弹簧,线束本体上套有保护弹簧,线束本体右端连接有端子本体,线束本体内部为线芯,端子本体外安装有绝缘外壳,绝缘外壳左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槽,端子本体包括端子底座、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第三固定脚以及端子头,端子底座左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脚,第一固定脚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脚,第二固定脚右侧设置有第三固定脚,通过在端子本体上设置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以及第三固定脚,可以在传统的连接方式上把线芯向后折弯进行再次固定,极大提高了连接的牢固性,同时设置保护弹簧,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处,防止过度折弯。弯。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是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属于压铸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接线端子就是用于实现电气连接的一种配件产品,工业上划分为连接器的范畴,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和工业控制要求越来越严格、精确,接线端子的用量逐渐上涨,随着电子行业的发展,接线端子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多,而且种类也越来越多,用得最广泛的除了PCB板端子外,还有五金端子、螺帽端子、弹簧端子等等。
[0003]随着经济发展,汽车已经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出行的重要方式,汽车电器元件之间大多通过带接线端子的线束进行连接,传统的汽车接线端子一般为两个固定脚用于固定线束绝缘外层和内部线芯,这种固定脚的固定方式仅仅依靠固定脚抱合产生的摩擦力进行固定,长久以后由于金属疲劳以及线束老化,存在线束脱落的风险,且传统的线束与端子连接后对连接部没有保护,易出现折断现象,现亟需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合理,通过在端子本体上设置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以及第三固定脚,可以在传统的连接方式上把线芯向后折弯进行再次固定,极大提高了线束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在线束与端子连接的位置设置保护弹簧,能够有效的保护连接处,防止过度折弯。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限位槽、线束本体、端子本体、端子底座以及保护弹簧,所述线束本体上套有保护弹簧,所述线束本体右端连接有端子本体,所述线束本体内部为线芯,所述端子本体外安装有绝缘外壳,所述绝缘外壳左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槽;
[0006]所述端子本体包括端子底座、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第三固定脚以及端子头,所述端子底座左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脚,所述第一固定脚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脚,所述第二固定脚右侧设置有第三固定脚,所述第三固定脚右侧设置有端子头,所述端子头固定在端子底座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线束本体的绝缘外皮的右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脚上。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固定脚高度为第三固定脚高度的两倍,所述线芯先由第三固定脚固定,然后线芯向后折弯后再由第二固定脚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以及第三固定脚在未安装时呈打开状态且打开的形状为U字形。
[0010]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上设置有绝缘盖,所述保护弹簧右端卡在限位槽内。
[0011]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外壳内部空间的宽度与端子本体的宽度相同,所述绝缘外壳
右侧为未封闭的开放状态。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端子本体上设置第一固定脚、第二固定脚以及第三固定脚,可以在传统的两个固定脚连接方式的基础上把线芯向后折弯进行再次固定,极大提高了线束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在线束与端子连接的位置设置保护弹簧,同时将保护弹簧一端卡在绝缘外壳的限位槽内,能够有效的固定和保护连接处,防止过度折弯导致线束与端子本体连接处受损。
附图说明
[0013]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中端子本体未安装时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中端子本体与线束本体安装后的示意图;
[0018]图中:1

绝缘外壳、11

绝缘盖、12

限位槽、2

线束本体、21

线芯、3

端子本体、31

端子底座、32

第一固定脚、33

第二固定脚、34

第三固定脚、35

端子头、4

保护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
[0020]请参阅图1

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1、限位槽12、线束本体2、端子本体3、端子底座31以及保护弹簧4,线束本体2上套有保护弹簧4,线束本体2右端连接有端子本体3,线束本体2内部为线芯21,端子本体3外安装有绝缘外壳1,绝缘外壳1左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槽12;
[0021]端子本体3包括端子底座31、第一固定脚32、第二固定脚33、第三固定脚34以及端子头35,端子底座31左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脚32,第一固定脚32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脚33,第二固定脚33右侧设置有第三固定脚34,第三固定脚34右侧设置有端子头35,端子头35固定在端子底座31上,通过在端子本体3上设置第一固定脚32、第二固定脚33以及第三固定脚34,可以在传统的两个固定脚连接方式的基础上把线芯21向后折弯进行再次固定,极大提高了线束连接的牢固性,同时在线束与端子连接的位置设置保护弹簧4,同时将保护弹簧4一端卡在绝缘外壳1的限位槽12内,能够有效的固定和保护连接处,防止过度折弯导致线束与端子本体3连接处受损。
[0022]线束本体2的绝缘外皮的右端固定安装在第一固定脚32上,防止拉动过程中绝缘外皮的移位。
[0023]第二固定脚33高度为第三固定脚34高度的两倍,线芯21先由第三固定脚34固定,然后线芯21向后折弯后再由第二固定脚33固定,方便第二固定脚33同时固定两股线芯21。
[0024]第一固定脚32、第二固定脚33以及第三固定脚34在未安装时呈打开状态且打开的
形状为U字形,方便将线束放置在固定脚内以便安装。
[0025]绝缘外壳1上设置有绝缘盖11,保护弹簧4右端卡在限位槽12内,可以保护裸露的端子和线芯21,防止漏电发生,同时限位槽12能够固定保护弹簧4,提高弹簧对线束本的保护效果。
[0026]绝缘外壳1内部空间的宽度与端子本体3的宽度相同,绝缘外壳1右侧为未封闭的开放状态,方便绝缘外壳1紧紧夹住连接后的端子,同时绝缘外壳1的开口方便与其他端子的连接。
[0027]作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实际安装时,首先将保护弹簧4套在线束本体2上,然后将线束本体2外绝缘外皮的右端放在第一固定脚32的U型开口内,按压第一固定脚32的两侧,使其紧紧抱合在绝缘外皮上,将线芯21放入第二固定脚33以及第三固定脚34的U型开口中,将第三固定脚34的两侧向内挤压使其紧紧抱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包括绝缘外壳(1)、限位槽(12)、线束本体(2)、端子本体(3)、端子底座(31)以及保护弹簧(4),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本体(2)上套有保护弹簧(4),所述线束本体(2)右端连接有端子本体(3),所述线束本体(2)内部为线芯(21),所述端子本体(3)外安装有绝缘外壳(1),所述绝缘外壳(1)左端内部设置有限位槽(12);所述端子本体(3)包括端子底座(31)、第一固定脚(32)、第二固定脚(33)、第三固定脚(34)以及端子头(35),所述端子底座(31)左端设置有第一固定脚(32),所述第一固定脚(32)右侧设置有第二固定脚(33),所述第二固定脚(33)右侧设置有第三固定脚(34),所述第三固定脚(34)右侧设置有端子头(35),所述端子头(35)固定在端子底座(31)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止线束脱落的汽车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晓梯
申请(专利权)人:乐清市华森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