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4774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两两一组的相对布置,且挡板上皆预设有门洞,门洞对应并连通,地下管线从门洞连通位置穿出,相邻的挡板之间的侧壁相接,位于门洞两侧的每块所述挡板上皆设有贯穿挡板的固定螺孔,且固定螺孔内皆可拆卸地设有螺旋钻杆,所述挡板的内部一侧皆沿竖直方向设有爬梯,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同一块遮盖门洞连通区域的防雨遮阳机构,支护效果好,方便安装和拆卸。安装和拆卸。安装和拆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施工安全
,具体地指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土木工程中,进行地下开挖、钻孔灌注、打桩支护、顶管、拉管等施工,均需提前通过开展地下管线现场交底、探测,查明包括给水、排水、燃气、热力、电信、国防光缆、电力、工业和综合管沟等地下管线的位置、走向、埋深、完好性等。而部分地下管线由于“施工年代久远、定位记录不清、探测精度不足,或需挖出迁改或保护”等,须采用人工探挖,及时、安全找出所有影响地下施工的地下设施,以免影响相关项目的施工安全、进度。
[0003]目前,地下管线的人工探挖方法为:按照地下管线现场交底、仪器物探等初步定的地下管线位置,安排工人按15cm的分层厚度,逐步挖出宽70cm、深80cm左右的探坑。当70cm宽、80cm深的探坑内揭露有地下管线时,则安排工人沿揭露的地下管线彻底挖出可能影响有关项目施工的全部地下管线。当利用70cm宽、80cm深的探坑内未探出地下管线,需继续挖深拓宽探坑;或需对已揭露地下管线的探坑,继续挖深拓宽、需采取措施保证坑壁稳固性时,因地下管线暂未探明或全部探明,只能冒险快速完成探挖再调配槽钢、横列板、钢板桩等支护设施,对探坑进行必要的临时支护,或者增加投资调整管井路由。因此,目前地下管线的探挖支护,存在以下不足:
[0004]一、探挖工程量及支护方式因事前无法准确设定,探挖围挡、支护较为随意,施工中存在不围挡、需支护不支护的情况;
[0005]二、目前在探挖施工中,因探坑深度、地质等导致需支护时,往往是临时再研究制定支护方式、并调配资源进行支护施工,导致探坑支护不及时问题较普遍;
[0006]三、当探坑较深、地下管线具体位置暂时不明,或施工环境、空间受限时,无法及时利用槽钢、钢板桩对探坑进行安全支护;
[0007]四、当探坑形体相对较大、或存在地下水沿探坑井壁出渗时,采用槽钢或缺少围檩及对撑钢板桩的线形支护,受施工空间、地下管线等影响,一般无法施工围檩及对撑,不易保证支护结构的安全可靠性;
[0008]五、采用已有支护设施支护探坑,不仅无法对“因隔离保护地下管线、或施工地下管线需要”预留的窗口,高效可靠补充支护,而且安全意识不强的工人,易将探挖取出的渣土,在坑口四周不预留0.8m以上的距离,就近违规高堆;
[0009]六、人工探挖地下管线,具有劳动强度高、施工耗时相对较长等特点,已有支护设施缺少防雨、遮阳等功效。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0011]本技术的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包括挡板,所述挡板两两一组的相对布置,且挡板上皆预设有门洞,门洞对应并连通,地下管线从门洞连
通位置穿出,相邻的挡板之间的侧壁相接,位于门洞两侧的每块所述挡板上皆设有贯穿挡板的固定螺孔,且固定螺孔内皆可拆卸地设有螺旋钻杆,所述挡板的内部一侧皆沿竖直方向设有爬梯,所述挡板的顶部设有同一块遮盖门洞连通区域的防雨遮阳机构。
[0012]作为优选地,所述挡板有四块,且四块挡板首尾相接地围绕配合形成上下两面皆空的六面体结构,地下管线从相对的挡板的门洞处穿过,四块挡板的顶部设有同一块防雨遮阳机构。
[0013]作为更优选地,四块所述挡板围绕配合形成长为100cm,宽为200cm,高为150cm的立方体结构。
[0014]作为优选地,所述防雨遮阳机构为防雨遮阳挡板,防雨遮阳挡板通过紧固件与挡板的顶部可拆卸地固定配合。
[0015]作为优选地,所述防雨遮阳机构为防雨遮阳布,防雨遮阳布配合形成罩体,罩体笼罩在挡板的顶部外侧,且罩口与挡板形成空间的外围顶部通过弹力绳可回弹地过盈配合。
[0016]作为优选地,位于同一块挡板上的所述固定螺孔皆沿竖直方向布置,且固定螺孔关于门洞对称。
[0017]作为优选地,所述挡板的底部可拆卸地设有滑轮,且滑轮关于门洞对称布置。
[0018]作为更优选地,所述门洞的两侧皆沿门洞中间位置等间隔地设有若干螺栓孔。
[0019]作为优选地,所述挡板的顶部皆设有吊耳。
[002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1](1)、本专利通过采用挡板形成支护装置,保证探坑时有支护装置提供支护效果;
[0022](2)、本专利通过吊耳方便安装,通过螺旋钻杆方便固定,能够根据环境及时调整安装方式形成安全支护;
[0023](3)、本专利安装快捷,方便进行拼装对接,能够面对复杂环境及时应对,通过螺旋钻杆辅助固定,不受施工环境限制;
[0024](4)、本专利利用挡板形成多面体上下平行的多面体结构,优选为箱形六面体,增加安全防护的刚度和稳定性,取代线性结构,并且利用螺旋钻杆辅助固定,并能对挡板进行调平,保证支护装置整体的刚度和稳定性;
[0025](5)、本专利通过门洞处预留的螺栓孔,可以对预留窗口高效地进行二次封闭,爬梯的设置也方便进出,在爬梯周围设置标语,时刻提醒工人不要在附近堆土,保证施工环境;
[0026](6)、本专利设有防雨遮阳机构,方便工人施工,改善施工环境。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
[0028]图2为本技术的拆解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本技术的挡板结构示意图;
[0030]图中:1、挡板;2、门洞;3、固定螺孔;4、螺旋钻杆;5、滑轮;6、爬梯;7、防雨遮阳机构;8、螺栓孔;9、吊耳。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32]如图1~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1,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包括若干挡板1,所述挡板1两两一组的相对布置,且挡板1上皆预设有门洞2,门洞2对应并连通,地下管线从门洞2连通位置穿出,相邻的挡板1之间的侧壁相接,位于门洞2两侧的每块所述挡板1上皆设有贯穿挡板1的固定螺孔3,且固定螺孔3内皆可拆卸地设有螺旋钻杆4,所述挡板1的内部一侧皆沿竖直方向设有爬梯6,所述挡板1的顶部设有同一块遮盖门洞2连通区域的防雨遮阳机构7。
[0033]实施例1中,专利通过若干相对布置且相邻侧壁相接的挡板1配合形成上面与下面平行的多面体结构,从而可以针对复杂地下管线的探挖形成支护结构,提升支护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相交的地下管线从对应的相对的门洞2内穿过,挡板1的两侧皆设有螺旋钻杆4,通过螺旋钻杆4与对应固定螺孔3的螺纹配合,以及螺旋钻杆4的底部与地面的螺纹配合,辅助固定挡板1,防止其工作中产生偏移,保证支护过程中的稳定性,即使在不平整的原始探挖地面或者挖坑坑底,也能辅助定位,有效调平,爬梯6的设置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并且可以在四周设置醒目警示以改善作业环境。
[0034]如图1~图3所示,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2,所述挡板1有四块,且四块挡板1首尾相接地围绕配合形成上下两面皆空的六面体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包括挡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两两一组的相对布置,且挡板(1)上皆预设有门洞(2),门洞(2)对应并连通,地下管线从门洞(2)连通位置穿出,相邻的挡板(1)之间的侧壁相接,位于门洞(2)两侧的每块所述挡板(1)上皆设有贯穿挡板(1)的固定螺孔(3),且固定螺孔(3)内皆可拆卸地设有螺旋钻杆(4),所述挡板(1)的内部一侧皆沿竖直方向设有爬梯(6),所述挡板(1)的顶部设有同一块遮盖门洞(2)连通区域的防雨遮阳机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1)有四块,且四块挡板(1)首尾相接地围绕配合形成上下两面皆空的六面体结构,地下管线从相对的挡板(1)的门洞(2)处穿过,四块挡板(1)的顶部设有同一块防雨遮阳机构(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挖支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四块所述挡板(1)围绕配合形成长为100cm,宽为200cm,高为150cm的立方体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地下管线探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鹏科樊义林陈泽华陈翔景永乾王宏进刘亮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三峡技术经济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