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热装置及电暖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4593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1: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电暖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发热装置及电暖器,包括云母板A和云母板B,所述云母板A位于云母板B的上方,所述云母板B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五金件A,且五金件A固定在云母板A的底部,两个五金件A之间设置有三组发热丝,且两个五金件A上均安装有黑色引线,所述云母板A顶部上安装有两个五金件D,且两个五金件D通过铜铆钉安装有端子,端子连接有红色引线,两个五金件A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两个云母锁片,且相对应的两个云母锁片之间安装有云母绕丝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更能有效的控制整机外壳与发热丝组之间的爬电距离,改善了传统的两组发热丝组,提高了节能并减少了整机的体积和材料成本。节能并减少了整机的体积和材料成本。节能并减少了整机的体积和材料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热装置及电暖器


[0001]本技术涉及电暖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发热装置及电暖器。

技术介绍

[0002]发热装置广泛用于电暖器等电暖设备,发热装置的质量影响电暖设备的质量,原有的发热装置包括云母板及安装的发热丝组复杂,电壁炉上用两组发热装置;
[0003]原有发热丝组对整机产品质量不稳定,因整机上安装两组发热丝组,用的引线多、容易接错造成短路、发热模块体积大,材料用得多成本高、热效率低,造成发热达不到理想效果。如果天气太冷需要长时间开机,能耗也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发热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发热装置,包括云母板A和云母板B,所述云母板A位于云母板B的上方,在所述云母板A和所述云母板B之间设置有多组发热丝。
[0007]更进一步地,所述云母板B的上部两端均安装有至少两个五金件A,且五金件A固定在云母板A的底部,所述在五金件A、云母板A位于云母板B围成的空间内之间设置有多组发热丝。
[0008]更进一步地,其中一个所述五金件A的表面上安装有正极引线,远离所述正极引线的另一个所述五金件A侧设置有负极引线。
[0009]更进一步地,所述云母板A顶部上安装有至少两个五金件D,至少两个所述五金件D之间安装有温控器,且至少两个所述五金件D安装有端子,端子连接有与温控器正负极连接的引线。
[0010]更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五金件A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相对应的至少两个云母锁片。
[0011]更进一步地,相对应的至少两个云母锁片之间安装有云母绕丝条,所述发热丝绕接在云母绕丝条上,两个云母绕丝条的端部分别安装连接到五金件B和五金件C上。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云母板A和云母板B之间设置有云母小卡片。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五金件D为Z字型结构。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云母绕丝条上等距离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且发热丝卡在云母绕丝条的卡槽内。
[0015]更进一步地,至少两个所述五金件D通过铜铆钉安装有端子。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电暖器,包括上述的发热装置。
[0017]本技术中,所述一种发热装置,解决了原有的发热装置包括云母板及安装的发热丝组复杂的问题,本技术将多组发热丝集成云母片之间,解决了因整机上安装两组发热丝组,用的引线多、容易接错造成短路、发热模块体积大,材料用得多成本高、热效率
低,造成发热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技术问题。
[0018]本技术提高产品使用安全性,提高了节能并减少了整机的体积和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热装置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热装置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热装置的五金件B和五金件C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热装置的云母小卡片安装位置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发热装置的云母小卡片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1五金件A、2云母绕丝条、3五金件B、4五金件C、5铜铆钉、6红色引线、7黑色引线、8端子、9五金件D、10云母板A、11云母板B、12发热丝、13温控器、14云母小卡片、15云母锁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6]参照图1

5,一种发热装置,包括云母板A10和云母板B11,云母板A10位于云母板B11的上方,云母板B11的顶部两端均安装有五金件A1,且五金件A1固定在云母板A10的底部,两个五金件A1之间设置有三组发热丝12,且两个五金件A1上均安装有黑色引线7,远离所述黑色引线7的另一个五金件A1侧设置有红色引线(未示出标号),云母板A10顶部上安装有两个五金件D9,且两个五金件D9通过铜铆钉5安装有端子8,两个五金件D9之间安装有温控器13,端子8连接有与温控器13正负极连接的引线6,两个五金件A1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安装有一个云母锁片15,且相对应的两个云母锁片15之间安装有云母绕丝条2,两个云母绕丝条2的端部分别安装连接到五金件B3和五金件C4上。
[0027]在本技术中,本技术的五金件所起到的作用为固定及导电的作用,黑色引线接正极电,红色引线接负极电。
[0028]本技术中,云母板A10和云母板B11之间设置有云母小卡片14,为了更好的达到热风对流效果及开路保护组件与发热丝之间的爬电距离。
[0029]本技术中,发热丝12绕接在云母绕丝条2上,云母绕丝条2起到固定发热丝的作用。
[0030]本技术中,五金件D9为Z字型结构。
[0031]本技术中,云母绕丝条2上等距离间隔开设有多个卡槽,且发热丝12卡在云母绕丝条2的卡槽内。
[0032]本技术将多组发热丝集成云母片之间,解决了因整机上安装两组发热丝组,用的引线多、容易接错造成短路、发热模块体积大,材料用得多成本高、热效率低,造成发热达不到理想效果的技术问题,用一组发热装置既能达到原有的取暖效果,又节能省材料,整机的体积也随之可以缩小,本发热装置,质量稳定,只用一个发热丝组模块,整机安装简单,省时省力,省材料又节能,而且发热模块体积比原有用两组模块的体积缩小40%以上,因整
机体积限制,发热丝组从原有的两排竖改为现有三并排,原整机需装两组发热丝组,现三并排的只装一组发热丝组就能达到原有的取暖效果,产品质量又稳定,安规方面更加提高;现采用的是五金连接作导电,更适合消费者的环境需求选档位取暖。
[0033]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云母板A(10)和云母板B(11),所述云母板A(10)位于云母板B(11)的上方,在所述云母板A(10)和所述云母板B之间设置有多组发热丝(1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板B(11)的上部两端均安装有至少两个五金件A(1),且五金件A(1)固定在云母板A(10)的底部,在所述五金件A(1)、云母板A(10)位于云母板B(11)围成的空间内之间设置有多组发热丝(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所述五金件A(1)的表面上安装有正极引线(7),远离所述正极引线(7)的另一个所述五金件A(1)侧设置有负极引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发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母板A(10)顶部上安装有至少两个五金件D(9),至少两个所述五金件D(9)之间安装有温控器(13),且至少两个所述五金件D(9)安装有端子(8),端子(8)连接有与温控器(13)正负极连接的引线(6)。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洁陈文刚王国超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