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273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其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的表面与转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栓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表面套设有清洁套,解决了汽车线束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线束缠绕在绕线柱的表面,因紧密机械缠绕成本较高,并且机械缠绕时大多不便于调节缠绕尺寸,通常为固定尺寸缠绕,缠绕收纳灵活性较差,导致目前多为人工手动缠绕,较为耗费人力资源,缠绕效率较低,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者使用的问题。者使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公告号为CN21551614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汽车线束处理的线束缠绕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有用于对线束一端进行固定的固定机构,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末端固定连接有T型安装板,所述T型安装板上套设有绕线卷,所述T型安装板上设有用于对绕线卷进行固定的抵紧机构,所述T型安装板上设有贯穿抵紧机构并与其螺纹连接的调节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在底座上端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T型板,此技术结构设计合理,不仅能够自动将汽车线束缠绕在绕线卷上,节约人力资源,保障线束缠绕效率及缠绕质量,且能够对不同尺寸的线束及绕线卷进行固定,满足不同使用需求。
[0003]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没有线束也就不存在汽车电路,线束是指由铜材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与电线电缆压接后,外面再塑压绝缘体或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在使用时需要缠绕收纳结构来进行收纳工作,而现有的汽车线束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线束缠绕在绕线柱的表面,因紧密机械缠绕成本较高,并且机械缠绕时大多不便于调节缠绕尺寸,通常为固定尺寸缠绕,缠绕收纳灵活性较差,导致目前多为人工手动缠绕,较为耗费人力资源,缠绕效率较低,不便于使用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旨在解决汽车线束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线束缠绕在绕线柱的表面,因紧密机械缠绕成本较高,并且机械缠绕时大多不便于调节缠绕尺寸,通常为固定尺寸缠绕,缠绕收纳灵活性较差,导致目前多为人工手动缠绕,较为耗费人力资源,缠绕效率较低,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包括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所述转板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缠绕机构,所述缠绕机构的表面与转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栓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表面套设有清洁套。
[0006]优选地,所述缠绕机构包括缠绕杆、底板和滑块,所述底板的内壁与缠绕杆的表面栓接,所述缠绕杆的底部与滑块的顶部栓接,所述滑块的表面与转板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的内壁与双向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栓接有驱动转动组件,所述驱动转动组件的顶部与转板的底部栓接。
[0008]优选地,所述双向螺纹杆的左侧栓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左侧栓接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左侧栓接有转杆。
[0009]优选地,所述转板的内壁开设有与滑块配合使用的滑槽,所述滑块的内壁开设有与双向螺纹杆配合使用的螺纹孔。
[0010]优选地,所述转板的左侧和右侧均栓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与双向螺纹杆转动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双向螺纹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表面与固定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双向螺纹杆通过轴承与固定块转动连接。
[0012]优选地,所述移动板的顶部栓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顶部栓接有升降结构,所述升降结构的表面与导向块的内壁活动连接。
[0013]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设置移动板、转板、双向螺纹杆、缠绕机构、导向块、导向柱和清洁套,使用时通过移动板移动至合适的位置,当需要对汽车线束进行缠绕收纳工作时,工作人员根据需要使用线束的大小来调整缠绕机构固定位置,通过双向螺纹杆在转板的内壁进行转动,使缠绕机构进行同向会反向移动,便于工作人员进行调节工作,在缠绕机构进行缠绕收纳的过程中,通过导向块带动线束进行导向工作,避免线束在缠绕时固定在某一位置,并且通过导向柱表面的清洁套,可以便于对线束表面进行简单清洁的工作,便于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转板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驱动转动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向螺纹杆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缠绕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0]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连接块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号说明:1、移动板;2、缠绕机构;201、缠绕杆;202、底板;203、滑块;3、转板;4、双向螺纹杆;5、导向块;6、导向柱;7、清洁套;8、驱动转动组件;9、转轴;10、活动板;11、转杆;12、滑槽;13、螺纹孔;14、固定块;15、轴承;16、连接块;17、升降结构。
[0022]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5]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6]并且,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27]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旨意解决汽车线束在生产加工的过程中,通常需要将线束缠绕在绕线柱的表面,因紧密机械缠绕成本较高,并且机械缠绕时大多不便于调节缠绕尺寸,通常为固定尺寸缠绕,缠绕收纳灵活性较差,导致目前多为人工手动缠绕,较为耗费人力资源,缠绕效率较低,不便于使用者使用的问题。
[0028]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包括移动板(1),所述移动板(1)的顶部转动连接有转板(3),所述转板(3)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4),所述双向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缠绕机构(2),所述缠绕机构(2)的表面与转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移动板(1)的顶部栓接有导向块(5),所述导向块(5)的内壁转动连接有导向柱(6),所述导向柱(6)的表面套设有清洁套(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缠绕机构(2)包括缠绕杆(201)、底板(202)和滑块(203),所述底板(202)的内壁与缠绕杆(201)的表面栓接,所述缠绕杆(201)的底部与滑块(203)的顶部栓接,所述滑块(203)的表面与转板(3)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滑块(203)的内壁与双向螺纹杆(4)的表面螺纹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线束的缠绕收纳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板(1)的顶部栓接有驱动转动组件(8),所述驱动转动组件(8)的顶部与转板(3)的底部栓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汽车线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定徐涛崔亚兵
申请(专利权)人:海灵科上海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