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料给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42173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粉料给料装置,包括支架,支架上连接有配料阀以及旋转驱动件,配料阀包括料筒,料筒内设有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包括阀针,阀针的圆周侧壁上构造有螺旋槽,阀针具有其底端端面封堵下出料口的闭合位置以及其底端端面伸入下出料口且伸出于料筒的出料位置,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阀针旋转且能够被驱动沿着阀针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以实现阀针在闭合位置与出料位置之间的切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通过旋转驱动件的上下移动调整阀针与下出料口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够精密控制螺旋槽伸出于下出料口的面积大小,进而实现对粉料给料量的精确控制,有效提升给料精度,进而能够提升后续的粉料配制比的准确性。后续的粉料配制比的准确性。后续的粉料配制比的准确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料给料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粉料配料阀结构设计
,具体涉及一种粉料给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半导体行业与医疗行业,粉料配方配比的准确性非常重要,现有技术中,对于粉料的精密配制多采用高精度的精密称来称取相关的质量数据实现反馈,可以人工配料,也可以采用自动配料的方式实现;对于人工配料的方式而言,在配料时配料多了可以人工减料,但对于自动配料的方式就没法减料,自动配料只适合做加法,不宜做减法,因此需要一种能够精密给料的装置,以尽可能地降低配料超量添加的几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粉料给料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自动配料的方式配制粉料时,配料阀的给料精度不足导致粉料配制配比不准确的缺点。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粉料给料装置,包括支架,所述支架上连接有配料阀以及旋转驱动件,所述配料阀包括料筒,所述料筒上具有上进料口以及下出料口,所述料筒内设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针,所述阀针沿着所述料筒的筒中心线延伸设置,所述阀针的圆周侧壁上构造有螺旋槽,所述阀针具有其底端端面封堵所述下出料口的闭合位置以及其底端端面伸入所述下出料口且伸出于所述料筒的出料位置,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所述阀针旋转且能够被驱动沿着所述阀针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阀针在所述闭合位置与所述出料位置之间的切换。
[000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针的上端具有连接轴段,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转轴能够与所述连接轴段上的连接孔实现连接。
[000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针之外间隙套装有支撑筒,所述支撑筒支撑连接于所述料筒的中心孔壁上,所述支撑筒的顶面与所述连接轴段靠近所述支撑筒的一侧轴端面之间夹持有弹性件。
[000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阀针之外还套装有转筒,所述转筒能够跟随所述阀针同步旋转,所述转筒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片。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转筒与所述阀针之间沿所述阀针的长度延伸方向滑动连接。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驱动件通过滑轨组件与所述支架之间滑动连接,所述滑轨组件包括导轨以及滑动连接于所述导轨上的滑块,所述导轨沿着竖直方向与所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旋转驱动件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还包括升降驱动件,所述升降驱动件的伸缩杆与所述滑块驱动连接。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驱动件的转轴的末端通过动力杆与所述连接轴段可拆卸连接,且所述动力杆与所述转轴的末端端面之间具有浮动间隙。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旋转驱动件远离所述料筒的一侧还设有电磁推杆,所述电磁推杆与所述旋转驱动件连接为一体,且所述电磁推杆的推杆与所述转轴同轴设置。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配料阀还包括有连接座,所述料筒连接于所述连接座的下方,所述料筒通过所述连接座与所述支架之间可拆卸连接,所述连接座上具有允许所述转轴与所述阀针驱动连接的穿行通孔。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具有限位结构,所述连接座通过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支架可拆卸连接。
[001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粉料给料装置,阀针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以实现其在闭合位置与出料位置之间的切换,从而可以通过旋转驱动件的上下移动调整阀针与下出料口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够精密控制螺旋槽伸出于下出料口的面积大小,进而实现对粉料给料量的精确控制,有效提升给料精度,进而能够提升后续的粉料配制比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粉料给料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中的配料阀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含连接座);
[0017]图3为图1中的配料阀内部的阀芯组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图1中的粉料给料装置未组装配料阀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5为图1中的旋转驱动件与动力杆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记表示为:
[0021]1、支架;2、配料阀;21、料筒;211、上进料口;212、下出料口;221、阀针;2211、螺旋槽;222、支撑筒;223、弹性件;224、转筒;225、搅拌片;226、连接轴段;23、连接座;231、穿行通孔;232、水平挂钩;233、水平向定位波珠;234、竖直向定位柱;3、旋转驱动件;31、动力杆;32、浮动间隙;33、动力杆安装座;41、导轨;42、滑块;5、升降驱动件;6、电磁推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结合参见图1至图5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粉料给料装置,包括支架1,该支架1固定不动,支架1上连接有配料阀2以及旋转驱动件3,配料阀2包括料筒21,用于存储粉料,料筒21上具有上进料口211以及下出料口212,上进料口211可以与外部料斗或者进料管连接以向料筒21内提供粉料,下出料口212则是料筒21内存储粉料的给料出口,料筒21内设有阀芯组件,阀芯组件包括阀针221,阀针221沿着料筒21的筒中心线延伸设置,也即阀针221与料筒21两者同轴设置,阀针221的圆周侧壁上构造有螺旋槽2211,螺旋槽2211能够在阀针221被驱动旋转时形成对粉料的螺旋输送,阀针221具有其底端端面封堵下出料口212的闭合位置以及其底端端面伸入下出料口212且伸出于料筒21的出料位置,旋转驱动件3用于驱动阀针221旋转且能够被驱动沿着阀针221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以实现阀针221在闭合位置与出料位置之间的切换。前述的旋转驱动件3具体可以为旋转电机。
[0023]该技术方案中,阀针221能够在竖直方向上升降以实现其在闭合位置与出料位置之间的切换,从而可以通过旋转驱动件3的上下移动调整阀针221与下出料口的相对位置,进而能够精密控制螺旋槽2211伸出于下出料口的面积大小,进而实现对粉料给料量的精确控制,有效提升给料精度,进而能够提升后续的粉料配制比的准确性。能够理解的是,参见
图3所示,螺旋槽2211的槽口朝向于阀针221的侧壁方向,阀针221的底端端面上无出口,因此,当阀针221的底端端面与下出料口平齐时,两者之间形成几乎无缝隙的嵌装,进而实现对料筒21内粉料的可靠密封,而随着阀针221的下移,其螺旋槽2211的下端将伸出于下出料口的外侧,且随着其下移位移的增大,螺旋槽2211的槽口伸出于该料筒21之外的面积也越大,从而实现粉料大流量的给料目的,反之,随着阀针221的上升,螺旋槽2211的槽口伸出于料筒21之外的面积则越来越小直至完全密封,从而实现粉料小流量给料或者密封的目的。
[002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阀针221的上端具有连接轴段226,旋转驱动件3的转轴能够与连接轴段226上的连接孔实现连接,前述的连接孔具体可以为一不规则形状的孔体,以实现连接轴段226与转轴的轴连接为原则,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连接孔为六角形柱孔。
[0025]继续参见图3所示,阀针221之外间隙套装有支撑筒222,以保证支撑筒222不会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料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所述支架(1)上连接有配料阀(2)以及旋转驱动件(3),所述配料阀(2)包括料筒(21),所述料筒(21)上具有上进料口(211)以及下出料口(212),所述料筒(21)内设有阀芯组件,所述阀芯组件包括阀针(221),所述阀针(221)沿着所述料筒(21)的筒中心线延伸设置,所述阀针(221)的圆周侧壁上构造有螺旋槽(2211),所述阀针(221)具有其底端端面封堵所述下出料口(212)的闭合位置以及其底端端面伸入所述下出料口(212)且伸出于所述料筒(21)的出料位置,所述旋转驱动件(3)用于驱动所述阀针(221)旋转且能够被驱动沿着所述阀针(221)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以实现所述阀针(221)在所述闭合位置与所述出料位置之间的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料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221)的上端具有连接轴段(226),所述旋转驱动件(3)的转轴能够与所述连接轴段(226)上的连接孔实现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料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221)之外间隙套装有支撑筒(222),所述支撑筒(222)支撑连接于所述料筒(21)的中心孔壁上,所述支撑筒(222)的顶面与所述连接轴段(226)靠近所述支撑筒(222)的一侧轴端面之间夹持有弹性件(22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料给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针(221)之外还套装有转筒(224),所述转筒(224)能够跟随所述阀针(221)同步旋转,所述转筒(224)的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搅拌片(225)。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孝文蔡民亨诸开妍冯磊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华普通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