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水罐砌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403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水罐砌筑结构,属于钢铁冶金技术领域,包括钢制包壳,所述钢制包壳的内部沿钢制包壳内壁设置有浇注永久层,位于所述钢制包壳底部的浇注永久层上设置有罐底砖,位于所述钢制包壳侧壁的浇注永久层上设置有罐壁砖,所述罐底砖的上表面设置有打结料;所述罐底砖竖直铺设在所述钢制包壳底部的浇注永久层上;所述罐壁砖水平铺设在所述钢制包壳侧壁的浇注永久层上,所述罐壁砖沿钢制包壳侧壁由底部砌筑至罐口位置,并依次划分为冲击区、缓冲区和常规区,所述冲击区、缓冲区和常规区的罐壁砖长度依次递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提高罐体内底部及熔池下部抗冲刷强度,有效的增加罐壁砖的使用时间,进而提高铁水罐使用寿命,降低砌筑消耗。降低砌筑消耗。降低砌筑消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水罐砌筑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钢铁冶金
,尤其涉及一种铁水罐砌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钢铁冶金炼钢领域,铁水罐是传统的盛运铁水的设备,因外形规则、简单,砌砖、维护都很方便,而且内砌绝热砖,保温性能好而被广泛使用。在转炉炼钢过程中,需要合适温度及符合当前生产节奏的铁水供应,每次从鱼雷罐倒铁都会对铁水罐罐底工作层进行冲刷,目前使用的铁水罐,大多工作层熔池使用同样厚度的耐火砖,在倒铁过程中集中冲刷一点容易严重侵蚀工作层,导致铁水罐提前下线维修,不仅浪费耐材而且浪费时间,增加铁水罐使用寿命就变得十分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铁水罐砌筑结构,能够提高罐体内底部及熔池下部抗冲刷强度,有效的增加罐壁砖的使用时间,进而提高铁水罐使用寿命,降低砌筑消耗。
[0004]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铁水罐砌筑结构,包括钢制包壳,所述钢制包壳的内部沿钢制包壳内壁设置有浇注永久层,位于所述钢制包壳底部的浇注永久层上设置有罐底砖,位于所述钢制包壳侧壁的浇注永久层上设置有罐壁砖,所述罐底砖的上表面设置有打结料;
[0005]所述罐底砖竖直铺设在所述钢制包壳底部的浇注永久层上;
[0006]所述罐壁砖水平铺设在所述钢制包壳侧壁的浇注永久层上,所述罐壁砖沿钢制包壳侧壁由底部砌筑至罐口位置,并依次划分为冲击区、缓冲区和常规区,所述冲击区、缓冲区和常规区的罐壁砖长度依次递减。
[0007]进一步的,所述浇注永久层以砖代模随砌砖浇注高铝质永久衬浇注料,位于所述钢制包壳底部的浇注永久层厚度为100毫米,位于所述钢制包壳侧壁的浇注永久层厚度为90毫米。
[0008]进一步的,所述罐底砖和罐壁砖均为铝碳化硅砖。
[0009]进一步的,所述罐底砖高度为300毫米。
[0010]进一步的,所述冲击区的罐壁砖长度为255毫米,所述缓冲区的罐壁砖长度为200毫米,所述常规区的罐壁砖长度为150毫米。
[0011]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罐体内底部及熔池下部抗冲刷强度,有效的增加罐壁砖的使用时间,进而提高铁水罐使用寿命,降低砌筑消耗。
[0012]与传统相同厚度罐壁砖的砌筑方式相比,采用三阶段式砌筑方法,铁水罐不同深度的罐壁砖长度不同,熔池自下而上冲击区、缓冲区和常规区的罐壁砖长度依次递减,避免倒铁过程中由于集中冲刷造成侵蚀罐壁砖工作层,提高罐底的罐壁砖寿命,减少返修次数,
有助于更好的促进生产节奏,同时降低检修成本;罐底浇筑打结料,使倒铁时增强抗铁水冲击性,增加铁水罐整体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罐体钻铁的几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安全隐患。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中:1、钢制包壳;2、浇注永久层;3、罐底砖;4、罐壁砖;5、打结料;6、冲击区;7、缓冲区;8、常规区。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16]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铁水罐砌筑结构,包括钢制包壳1,所述钢制包壳的内部沿钢制包壳内壁设置有浇注永久层2,所述浇注永久层2以砖代模随砌砖浇注高铝质永久衬浇注料,位于所述钢制包壳1底部的浇注永久层2厚度为100毫米,位于所述钢制包壳1侧壁的浇注永久层2厚度为90毫米。位于所述钢制包壳1底部的浇注永久层2上设置有罐底砖3,所述罐底砖3竖直铺设在所述钢制包壳1底部的浇注永久层2上,通过竖直铺设的罐底砖3和浇注永久层2能够保证底部厚度,避免发生钻铁问题;位于所述钢制包壳1侧壁的浇注永久层2上设置有罐壁砖4,所述罐壁砖4水平铺设在所述钢制包壳1侧壁的浇注永久层2上,所述罐壁砖4沿钢制包壳1侧壁由底部砌筑至罐口位置,并依次划分为冲击区6、缓冲区7和常规区8,所述冲击区6、缓冲区7和常规区8的罐壁砖4长度依次递减;具体的,所述罐底砖3和罐壁砖4均为铝碳化硅砖。所述罐底砖3高度为300毫米。所述冲击区6为最下两层,所述冲击区6的罐壁砖4长度为255毫米,所述缓冲区7为冲击区6上四层,所述缓冲区7的罐壁砖4长度为200毫米,其余罐壁砖4为常规区8,所述常规区8的罐壁砖4长度为150毫米。所述罐底砖3的上表面设置有打结料5。
[0017]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罐体内底部及熔池下部抗冲刷强度,有效的增加罐壁砖4的使用时间,进而提高铁水罐使用寿命,降低砌筑消耗。
[0018]与传统相同厚度罐壁砖4的砌筑方式相比,采用三阶段式砌筑方法,铁水罐不同深度的罐壁砖4长度不同,熔池自下而上冲击区6、缓冲区7和常规区8的罐壁砖4长度依次递减,避免倒铁过程中由于集中冲刷造成侵蚀罐壁砖4工作层,提高罐底的罐壁砖4寿命,减少返修次数,有助于更好的促进生产节奏,同时降低检修成本;罐底浇筑打结料5,使倒铁时增强抗铁水冲击性,增加铁水罐整体使用寿命的同时降低罐体钻铁的几率,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降低生产安全隐患。
[0019]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水罐砌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钢制包壳(1),所述钢制包壳(1)的内部沿钢制包壳(1)内壁设置有浇注永久层(2),位于所述钢制包壳(1)底部的浇注永久层(2)上设置有罐底砖(3),位于所述钢制包壳(1)侧壁的浇注永久层(2)上设置有罐壁砖(4),所述罐底砖(3)的上表面设置有打结料(5);所述罐底砖(3)竖直铺设在所述钢制包壳(1)底部的浇注永久层(2)上;所述罐壁砖(4)水平铺设在所述钢制包壳(1)侧壁的浇注永久层(2)上,所述罐壁砖(4)沿钢制包壳(1)侧壁由底部砌筑至罐口位置,并依次划分为冲击区(6)、缓冲区(7)和常规区(8),所述冲击区(6)、缓冲区(7)和常规区(8)的罐壁砖(4)长度依次递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宁超郝志刚史辰庭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