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339953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化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包括:第一吸收罐,第一吸收罐的侧壁上固接且连通有进气管以及第一进水管,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伸入第一吸收罐内且连通有喷淋头,喷淋头靠近第一吸收罐的顶端,进气管位于第一吸收罐内的一端连通有曝气机构,曝气机构位于第一吸收罐的内侧底壁上,曝气机构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位于第一吸收罐底壁上,第一吸收罐的顶端连通有输气管的一端,输气管的另一端穿入第二吸收罐内且靠近第二吸收罐的内侧底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尾气进行多次水洗,使得尾气中氟化氢的含量降低到排放标准值,同时,吸收液中氟化氢的浓度较高,减少了后端处理压力,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节约了水资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化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氟化氢溶于水转化为氢氟酸,氢氟酸可以透过皮肤黏膜、呼吸道及肠胃道吸收,所以对人体危害极大。很多工业生产中的尾气中含有氟化氢气体成分,将尾气净化达到国家环保部门要求的排放标准是利国利民的大事,为了更好的处理氟化氢等有害气体,节约生产成本、改善企业工作环境,故设计及研发氟化氢气体吸收装置很有必要。
[0003]现有的氟化氢吸收装置多采用喷淋装置,尾气从塔底入口鼓入,吸收液从塔顶进行喷淋,这种方式吸收效率低,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并且吸收液中氟化氢浓度较低,增加了后端处理压力。因此亟需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6]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包括:第一吸收罐,所述第一吸收罐的侧壁上固接且连通有进气管以及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吸收罐内且连通有喷淋头,所述喷淋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吸收罐(1),所述第一吸收罐(1)的侧壁上固接且连通有进气管(7)以及第一进水管(2),所述第一进水管(2)的一端伸入所述第一吸收罐(1)内且连通有喷淋头(34),所述喷淋头(34)靠近所述第一吸收罐(1)的顶端,所述进气管(7)位于所述第一吸收罐(1)内的一端连通有曝气机构,所述曝气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吸收罐(1)的内侧底壁上,所述曝气机构传动连接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位于所述第一吸收罐(1)底壁上,所述第一吸收罐(1)的顶端连通有输气管(26)的一端,所述输气管(26)的另一端穿入第二吸收罐(27)内且靠近所述第二吸收罐(27)的内侧底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第一吸收罐(1)内侧底壁上的固定环(21),所述固定环(21)的顶端固接且连通有连接管(22),所述连接管(22)与所述进气管(7)连通,所述固定环(21)上周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第一气道(24),所述固定环(21)的外缘处周向开设有环形气槽(25),若干所述第一气道(24)均与所述环形气槽(25)连通,所述固定环(21)的外缘处同轴转动连接有曝气组件,所述曝气组件与所述环形气槽(25)连通,所述曝气组件与所述驱动机构传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包括同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固定环(21)外缘处的第三转动环(19),所述第三转动环(19)的外缘处周向等间隔固接有若干曝气管(10),所述第三转动环(19)上周向等间隔开设有若干过孔,若干所述过孔均与所述环形气槽(25)连通,若干所述过孔与若干所述曝气管(10)一一对应设置,所述曝气管(10)与所述过孔连通,所述曝气管(10)上开设有若干曝气孔(20),若干所述曝气孔(20)均位于所述曝气管(10)的侧壁顶端。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氟化氢吸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接在所述第一吸收罐(1)底端的限位壳(12),所述限位壳(12)内同轴转动有第二转动环(17),所述第二转动环(17)的顶面与所述第一吸收罐(1)的底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二转动环(17)的顶面上周向开设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等间隔固接有若干第一磁块(18),相邻两第一磁块(18)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三转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静尚佩茹丁雁李斌焦玉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