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65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涉及边坡支护结构技术领域,包括支护结构本体,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抗震锚杆组件,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地栓。通过设置的锚杆主体穿过锚固孔插入半坡土壤后,限位倒刺逐渐与土壤完全贴合,提高对土壤的抓地力,通过十字压板方便转动时将螺纹锚杆旋入锚杆主体的内部,且螺纹锚杆旋入时逐渐挤压膨胀凸块,膨胀凸块被挤压张开,能够提高与土壤的定位效果,能够提高锚杆主体的锚固效果,当锚杆伸入边坡土壤时,两者之间连接的锚固效果更佳,对边坡的支护效果好。护效果好。护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边坡支护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各式边坡,包括铁路边坡、公路边坡、水利边坡等。一旦地震作用触发滑坡灾害,将直接阻断交通、摧毁建筑、形成堰塞湖,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0003]如中国专利CN216552000U所公开的一种智能化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其有效解决了地震作用下,传统刚性支护结构无法释能,易发生脆性破坏,刚性支护体系中锚杆发生损伤破坏或锚固失效,震后支护体系损伤无法评估等问题,是一种抗震理念先进、抗震性能优异、具备自监、自检功能的智能化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然而在其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4]由于锚杆自身的结构设置,当锚杆伸入边坡土壤时,两者之间连接的锚固不佳,会影响对边坡的支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解决了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结构本体,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抗震锚杆组件,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地栓。
[0007]所述抗震锚杆组件包括锚杆主体,所述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的内部开设有与锚杆主体相适配的锚固孔,所述锚杆主体通过设置的锚固孔贯穿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的内部,所述锚杆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倒刺,所述锚杆主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膨胀凸块,所述锚杆主体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锚杆,所述螺纹锚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压板,所述十字压板的大小大于锚杆主体一侧的开口大小。
[0008]优选的,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水槽。
[0009]优选的,所述引水槽的一端与排水沟的一侧相互对应。
[0010]优选的,所述支护结构本体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水石层一,所述排水管的另一端位于引水槽的上方。
[0011]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透水石层二。
[0012]优选的,所述排水管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
[0013]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提供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通过设置的锚杆主体穿过锚固孔插入半坡土壤后,限位倒刺逐渐与土壤完全贴合,提高对土壤的抓地力,通过十字压板方便转动时将螺纹锚杆旋入锚杆主体的内部,且螺纹锚杆旋入时逐渐挤压膨胀凸块,膨胀凸块被挤压张开,能够提高与土壤的定位效果,能够提高锚杆主体的锚固效果,当锚杆伸入边坡土壤时,两者之间连接的锚固效果更佳,对边坡的支护效果好。
[0015]2、本技术提供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通过设置的透水石层一和透水石层二内可设置大颗粒的砂石、鹅卵石或其他大颗粒石头,能够将边坡内的水渗出进入排水管内,排水管内的水方便流至引水槽内,引水槽内的水方便流至排水沟内,最后方便通过排水沟排出,排水效果更好,避免雨水入渗引起边坡土裂开,支护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0016]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立体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支护结构整体与边坡土壤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图2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抗震锚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本技术的抗震锚杆组件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支护结构本体;2、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3、抗震锚杆组件;301、锚杆主体;302、限位倒刺;303、膨胀凸块;304、螺纹锚杆;305、十字压板;4、排水沟;5、引水槽;6、排水管;7、加固地栓;8、透水石层一;9、透水石层二;10、隔离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一:
[0024]请参阅图1和图4

图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结构本体1,支护结构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2,支护结构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抗震锚杆组件3,支护结构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地栓7。
[0025]抗震锚杆组件3包括锚杆主体301,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2的内部开设有与锚杆主体301相适配的锚固孔,锚杆主体301通过设置的锚固孔贯穿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2的内部,其中,通过设置的锚杆主体301插入半坡土壤后,能够提高锚杆主体301的锚固效果,锚杆主体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倒刺302,锚杆主体30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膨胀凸块303,锚杆主体30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锚杆304,螺纹锚杆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压板305,十字压板305的大小大于锚杆主体301一侧的开口大小,其中,十字压板305方便转动时将螺纹锚杆304旋入锚杆主体301的内部。
[0026]本实施方案中,通过设置的锚杆主体301穿过锚固孔插入半坡土壤后,限位倒刺302逐渐与土壤完全贴合,提高对土壤的抓地力,通过十字压板305方便转动时将螺纹锚杆304旋入锚杆主体301的内部,且螺纹锚杆304旋入时逐渐挤压膨胀凸块303,膨胀凸块303被挤压张开,能够提高与土壤的定位效果,能够提高锚杆主体301的锚固效果。
[0027]实施例二:
[0028]请参阅图2

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支护结构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排水沟4,支护结构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引水槽5,引水槽5的一端与排水沟4的一侧相互对应,其中,引水槽5内的水方便流至排水沟4内,支护结构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排水管6,排水管6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透水石层一8,排水管6的另一端位于引水槽5的上方,其中,排水管6内的水方便流至引水槽5内,排水管6的内部设置有透水石层二9,透水石层一8和透水石层二9内可设置大颗粒的砂石、鹅卵石或其他大颗粒石头,排水管6的内部设置有隔离网10。
[0029]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的透水石层一8和透水石层二9内可设置大颗粒的砂石、鹅卵石或其他大颗粒石头,能够将边坡内的水渗出进入排水管6内,排水管6内的水方便流至引水槽5内,引水槽5内的水方便流至排水沟4内,最后方便通过排水沟4排出,排水效果更好,避免雨水入渗引起边坡土裂开,支护效果更好。
[0030]工作原理:
[0031]在使用时,首先,通过设置的锚杆主体301穿过锚固孔插入半坡土壤后,限位倒刺302逐渐与土壤完全贴合,提高对土壤的抓地力,通过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边坡抗震橡胶混凝土柔性支护结构,包括支护结构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护结构本体(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2),所述支护结构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抗震锚杆组件(3),所述支护结构本体(1)的内部设置有加固地栓(7);所述抗震锚杆组件(3)包括锚杆主体(301),所述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2)的内部开设有与锚杆主体(301)相适配的锚固孔,所述锚杆主体(301)通过设置的锚固孔贯穿柔性混凝土支护框架(2)的内部,所述锚杆主体(30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倒刺(302),所述锚杆主体(30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膨胀凸块(303),所述锚杆主体(301)的内部设置有螺纹锚杆(304),所述螺纹锚杆(304)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十字压板(305),所述十字压板(305)的大小大于锚杆主体(301)一侧的开口大小。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晓斌刘通檀文祥张松涛曹根余焦魏庞建勇张金松刘雨姗卜宜顺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水利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