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及其应用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627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及其应用体系,包括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并贴合设置于道路边坡上;所述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包括若干拼合连接的多边形框格,所述若干多边形框格的接合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柱。本方案通过光伏支架基础与边坡附属设施相结合,从而实现完全不扰动边坡本体结构,却又巧妙的将光伏稳定牢固的布置在了道路边坡上;既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道路边坡的光伏资源,又能确保原有道路本体结构的安全、稳定、可靠。可靠。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及其应用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清洁可再生能源
,尤其是涉及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及其应用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道路交通作为碳排放大户,随着以电能为驱动的汽车已成为未来发展趋势,开展以交通基础设施清洁电力自供(如:道路路灯交通信号灯供电、高速公路服务区供电、高速公路隧道照明监控通讯供电、高速公路收费站供电等),同时满足道路上不断增长的电能驱动汽车充电供电需要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通过交通与清洁能源融合发展,建设低碳交通运输体系迫在眉睫。
[0003]随着近年来利用道路边坡建设光伏的兴起,相关道路边坡光伏电站近年来逐步建成投运。但是根据实践反馈情况来看,往往存在着由于光伏支架基础较多,而拟利用道路边坡原本是稳定性土工结构,强行二次在原本稳定的边坡土体上挖孔埋设基础、下部结构或施工扰动边坡结构本体(注:一般道路边坡的作用是对道路本体进行安全、稳定性防护,边坡一般不允许二次开挖或扰动,以避免道路塌方,影响道路本身的行车安全,道路设计一般仅考虑在符合设计放坡坡率及正常防护稳定且不遭受破环的情况下满足道路本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一般不会考虑破环边坡土体的其他因素),存在着破坏原有边坡的稳定等诸多问题,对道路正常使用存在安全隐患。
[0004]如图1所示,目前常规的道路边坡光伏布置结构体系,包括道路路面结构层4,道路边坡常规防护结构3,插入道路边坡结构本体内的常规光伏支架及基础结构1,光伏组件2,道路边坡坡脚排水沟5。光伏组件等上部结构2通过与在本已稳定的道路边坡结构上开挖,并深埋插入道路边坡本体结构内的常规光伏支架及基础结构1进行紧密连接,形成稳固、牢靠的一体化的常规光伏结构体系。
[0005]又例专利申请号CN202110229091.6公布了一种高速防公路边坡滑坡装置,包括边坡本体,边坡本体上设置有格栅,格栅上设置有数组植被框,植被框固定在格栅上,植被框内种植有植被,前后相邻的两组植被框之间设置有集水渠,集水渠的前后两侧均固定有夹持座,夹持座的上侧设置有连接架,集水渠的上侧穿设有挡块,挡块上固定有数个支块,夹持座内设置有推动机构,集水渠内固定有过滤框,过滤框的中间嵌设并固定有支台,支台的下侧设置有混动机构;集水渠的右侧前后对称固定有水泵,水泵的出水端固定有排水管,排水管中的水平端的底部设置有数个喷头;能够在护坡的同时对雨水进行收集,提高了雨水的利用率,避免水资源的浪费,且促进植被的生长,提高护坡质量。
[0006]上述方案通过植被框以及集水渠对格栅进行压制,加重了格栅的重量,从而对边坡进行更好的压制,避免边坡滑坡;但上述方案及前述常规方案中,在设置光伏组件时依然需要通过破坏原本道路边坡的表面结构进行安装,其施工繁琐,对道路边坡结构影响大,且后续维护或更换时困难,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现有技术中在道路边坡架设光伏组件时难免破坏原本坡面,且施工步骤繁琐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利用拼合成型的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直接压合附着于道路边坡,施工便捷,符合设计放坡坡率及正常防护稳定,在不进行破环原本道路的情况下满足道路本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08]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9]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并贴合设置于道路边坡上;
[0010]所述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包括若干拼合连接的多边形框格,所述若干多边形框格的接合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柱。本申请公开的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采用模块式多边形框格组合而成,避免了对原有道路边坡本体的破坏,确保了原有道路边坡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多边形框格可采用高强度混凝土配合连接柱来承载光伏组件及上部结构压顶,进一步增强了对原有道路边坡的防护效果,使边坡结构本体更稳定。同时还有建设周期短、节省建设投资、可二次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消耗、绿色低碳环保等一些列优点。
[0011]所述多边形框格包括框体座和设置于框体座中部的固水槽。所述多边形框格为固体框,其内的固水槽可种植喜阴绿色植物,绿化防护、美化道路边坡,同时具备一定固水功能。
[0012]进一步的,所述若干多边形框格组合形成平面内封闭框格组,所述连接柱设置于平面内封闭框格组的中心处。所述平面内封闭框格组通过模块化设计,采用若干规格相同的多边形框格彼此拼合形成,在同一平面内,多边形框格拼合形成封闭区域,具体来说,可通过四个矩形框格拼合或是三个六边形框格拼合形成,确保拼合后中心处能够与连接柱牢固连接。而这种拼合连接的平面内封闭框格组拆分便捷,在局部出现损坏时能够实现快速低成本更换。
[0013]作为优选,所述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底部设置有自适应接合层,所述自适应接合层底部覆盖连接道路边坡;所述自适应接合层内填充有液态填充剂,所述自适应接合层为柔性膜制件。所述自适应接合层能够对原本道路边坡上存在的凹坑、缝隙进行适应性填充,所述液态填充剂在重力作用下能够将柔性膜制成的自适应接合层进行贴合形变,使得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在面对各种表面结构的道路边坡时,均能达到充足的接触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的安装牢固度。
[0014]作为优选,所述自适应接合层边沿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灌注口;所述自适应接合层的内壁设置有导流槽,所述导流槽沿道路边坡的倾斜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灌注口用于灌入液态填充剂,所述液态填充剂能够在导流槽的导引下流入需要填充的区域,从而顺利实现填充稳固。所述液态填充剂能够在灌入一定时长后凝结固定,从而保证自适应接合层与存在坑、缝的道路边坡进行有效连接固定。本方案中,导流槽将自适应接合层分为若干等份,操作人员在确定道路边坡上各处坑、缝与自适应接合层的相对位置,确定后通过相对应的灌注口进行灌注,即可完成针对式填充,从而有效提升施工效率。
[0015]作为优选,所述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与自适应接合层可拆卸连接。所述自适应接合层在增加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与道路边坡的连接牢固度的同时,也能实现填补道路边坡的效果,且凝固后保持固体状态。而在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中的多边形框格破损时能够进
行单个更换,且不会影响其他多边形框格及自适应接合层,施工便捷且维护成本低。
[0016]本申请还公开了上述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的应用体系,包括沿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倾斜方向顺延设置的排水沟。上述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在应用时,可配合排水沟安置于道路边坡上,实现排水功能。
[0017]因此,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8](1):本技术通过光伏支架基础与边坡附属设施相结合,从而实现完全不扰动边坡本体结构,却又巧妙的将光伏稳定牢固的布置在了道路边坡上;既能实现最大程度的利用道路边坡的光伏资源,又能确保原有道路本体结构的安全、稳定、可靠。
[0019] (2):缩短建设工期。本专利单元结构由工厂预制生产,运往现场,通过高强度混凝土粘结即可完成施工,无需大量机械人工现场施工、施工过程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用于承载光伏组件并贴合设置于道路边坡上;所述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包括若干拼合连接的多边形框格,所述若干多边形框格的接合处设置有用于连接光伏组件的连接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边形框格包括框体座和设置于框体座中部的固水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多边形框格组合形成平面内封闭框格组,所述连接柱设置于平面内封闭框格组的中心处。4.根据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道路边坡光伏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贴式光伏支撑座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军李根孙文波李琪袁勤勇陈晓皓蔡中枢王铖潘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