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线、外接天线及终端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432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8 10:56
本申请提供了天线、外接天线及终端设备,其中天线包括:第一板体,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以固定所述天线;辐射板,用于辐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所述辐射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耦合板,所述耦合板靠近所述辐射板的一面形成用于增加带宽的耦合面,所述耦合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耦合板与所述辐射板并排且间隔设置;以及,接地板,设于所述耦合板上。本申请提供的天线及终端设备,通过耦合板与接地板之间的间隙增加天线带宽,增设耦合面提高天线的辐射面积,使得天线的带宽更宽,覆盖频段多。覆盖频段多。覆盖频段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天线、外接天线及终端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天线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天线、外接天线及终端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智能家居产品层出不穷,越来越多的产品设计朝向无线通讯的态势发展,其中作为信号收发的核心部件——天线,是一种能够辐射或者接受电磁波从而进行信息传递的装置。
[0003]现有的产品为了追求外观的质感体验以及散热性能,采用金属外壳。然而,金属导电边框会产生屏蔽效果,降低天线的辐射效率,导致网速差,无法满足大数据的传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及终端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天线存在的传递信息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一是:提供一种天线,包括:
[0006]第一板体,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以固定所述天线;
[0007]辐射板,用于辐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所述辐射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
[0008]耦合板,所述耦合板靠近所述辐射板的一面形成用于增加辐射面积的耦合面,所述耦合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耦合板与所述辐射板并排且间隔设置;以及,
[0009]接地板,设于所述耦合板上。
[0010]通过辐射板与接地板之间形成的间隙,能够有效提升天线频率带宽;增加耦合板,其上的耦合面极大增加了天线的辐射面积,从而进一步提升了天线的带宽,第一板体一方面起到固定天线的作用,另一方面作为天线的继生带宽;进而提升天线的频率带宽,从而提高信息的传输和接收的效率。
[001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所述耦合板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所述耦合板的一端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耦合板的一侧,且所述连接臂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耦合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与所述辐射板相连;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辐射板相连的一端形成主馈触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减小天线的体积,从而降低成本。
[0013]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辐射臂,用于形成高频走线;
[0014]第二辐射臂,用于形成低频走线;
[0015]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臂和所述第二辐射臂相连,所述第一辐射臂位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
侧,所述第二辐射臂位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具有较宽的带宽频率范围,工作频率2300MHz

2600MHz以及5000MHz

7500MHz,适用于2G,3G,4G,5G,WiFi&BT&ZigBee,LoRa,433M,GPS,北斗天线工作频段。
[0017]可选地,第二辐射臂为U型臂。
[0018]通过采用U型臂,保证了低频走线,从而扩展天线的频率带宽。
[00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辐射臂的宽度范围为2mm

5mm;和/或,
[0020]所述第二辐射臂的宽度范围为2mm

5mm;和/或,
[0021]所述耦合板的宽度范围为9mm

11mm;和/或,
[0022]所述耦合板与所述辐射板的垂直距离范围为5mm

7mm。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工作频率2300MHz

2600MHz以及5000MHz

7500MHz,覆盖国内外WIFI网络频率范围,且满足性能要求,且天线体积小,成本低。
[0024]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接地板位于所述耦合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所述接地板由所述耦合板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朝向靠近所述辐射板的方向折弯而成。
[00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主馈触点的位置相对应,便于连接。
[002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天线为PIFA天线;和/或,所述天线的材质为洋白铜。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申请的天线尺寸小、重量轻、剖面低、造价便宜、机械强度好、频带宽、效率高、增益高、受周围环境影响小、对人体辐射伤害小、覆盖频率多。
[002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耦合板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端设有用于供紧固件连接的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由所述耦合板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朝向靠近所述辐射板的方向折弯而成。
[002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一方面配合第一板体对天线进行固定,另一方面作为天线的继生带宽,进一步提高了天线频率带宽。
[003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紧固件穿过的第二安装孔;和/或,所述第一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供壳体上的第一定位柱配合插入的第一定位孔,所述第二板体上开设有用于供壳体上的第二定位柱配合插入的第二定位孔。
[003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天线的安装。
[003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二是:提供一种外接天线,包括壳体和以上所述的天线,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壳体内。
[003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之三是:提供一种终端设备,用于移动通信的主机体,包括以上所述的外接天线,所述主机体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接地板电连接。
[003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接天线不易受到主机体的辐射干扰,保证了WIFI的接收灵敏度。
附图说明
[003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
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2为图1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38]图3为图2中所示的天线的正视图;
[0039]图4为图2所示的天线的后视图;
[0040]图5为图2所示的天线的立体图。
[0041]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0042]10、主机体;
[0043]20、壳体;200、安装腔;21、第一定位柱;22、第二定位柱;
[0044]30、天线;31、第一板体;311、板体本体;3111、第一安装孔;3112、第一定位孔;312、连接臂;3120、主馈触点;32、辐射板;321、第一辐射臂;322、第二辐射臂;323、连接板;33、耦合板;330、耦合面;34、接地板;340、地馈触点;35、第二板体;351、第二安装孔;352、第二定位孔;300、间隙;301、窄缝;
[0045]40、连接线。...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板体,用于与外部结构连接以固定所述天线;辐射板,用于辐射和接收电磁波信号,所述辐射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一端;耦合板,所述耦合板靠近所述辐射板的一面形成用于增加辐射面积的耦合面,所述耦合板设于所述第一板体的宽度方向的另一端,所述耦合板与所述辐射板并排且间隔设置;以及,接地板,设于所述耦合板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耦合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板体相连,所述耦合板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第一板体靠近所述耦合板的一端设有连接臂,所述连接臂位于所述第一板体远离所述耦合板的一侧,且所述连接臂沿所述第一板体的长度方向延伸至所述耦合板的长度方向的中部,并与所述辐射板相连;所述连接臂与所述辐射板相连的一端形成主馈触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辐射板包括:第一辐射臂,用于形成高频走线;第二辐射臂,用于形成低频走线;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相连,所述连接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辐射臂和所述第二辐射臂相连,所述第一辐射臂位于所述连接板远离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所述第二辐射臂位于所述连接板靠近所述第一板体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辐射臂的宽度范围为2mm

5mm;和/或,所述第二辐射臂的宽度范围为2mm

5mm;和/或,所述耦合板的宽度范围为9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金亮张银虎奉前武
申请(专利权)人:熵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