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被驱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活塞筒和四个第一测试杆,所述第一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弹簧;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放在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上被支撑,并启动电动推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对板材进行稳定的限位,同时对板材进行压力测试后紧接着进行弯曲测试,可以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多个位置且不同的接触面同时进行检测,检测更加全面。检测更加全面。检测更加全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玻璃钢板材制造
,尤其涉及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璃钢学名纤维增强塑料,即纤维增强复合塑料。它是以玻璃纤维及其制品(玻璃布、带、毡、纱等)作为增强材料,以合成树脂作基体材料的一种复合材料。玻璃钢可用于制造玻璃钢蜂窝板材,玻璃钢蜂窝板材安装简便,可单独拆装、更换,质轻而硬,不导电,性能稳定,机械强度高,回收利用少,耐腐蚀,可以代替钢材制造机器零件和汽车、船舶外壳等。由于玻璃钢蜂窝板材在实际使用中通常经受较大的压力和冲击,所以需要对玻璃钢蜂窝板材的性能进行检测。
[0003]现有技术公开号为CN110864978B的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包括安装台、U形安装板、固定装置、加压装置和标尺装置,所述安装台上端中部焊接有U形安装板,U形安装板内侧下端安装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上端设置有加压装置,加压装置焊接在U形安装板内侧上端,加压装置下方设置有标尺装置,标尺装置安装在安装台上端中部;可以解决现有玻璃钢板材检测设备只对玻璃钢蜂窝板材前后或左右两端进行夹持固定,使得加压过程中板材易滑动,导致检测结果不准确,以及只对玻璃钢蜂窝板材特定位置进行加压检测,导致检测结果单一、片面等问题。
[0004]上述现有技术不足之处在于,对玻璃钢板材进行检测时需要人工进行装夹、人工驱动实现检测工作以及人工调节不同位置的工作,费事费力;此外,上述现有检测方式单一,只能够测量玻璃钢板材受压弯曲的程度,不能进行固定位置的压力测试。
[0005]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端安装有四个支撑柱,四个所述支撑柱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下方设有被驱动的移动板,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活塞筒和四个第一测试杆,所述第一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所述第一活塞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筒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活塞的底部固定有具有限位功能的第二测试杆,所述第一测试杆、第二测试杆的底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第二测试杆相对的第一支撑台,所述底座上固定有对称分布在第一支撑台上的两个第二活塞筒,所述第二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所述第二活塞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杆,所述第二活塞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筒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的上端固定有与第一测试
杆相对的第二支撑台,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台相背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板,所述底座上安装有与第一活塞筒、第二活塞筒相连接且驱动限位板移动的驱动机构。
[0008]优选地,所述安装板的上端固定有两个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电动推杆的输出端与移动板的上端固定连接。
[0009]优选地,四个所述第一测试杆在移动板的底部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二测试杆固定在移动板底部中心且位于四个第一测试杆的内侧设置。
[0010]优选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上的竖板,所述竖板上贯穿设有固定设置的第三活塞筒,所述第三活塞筒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所述第三活塞上固定有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与第三活塞筒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与限位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筒通过第一输送管组与第一活塞筒相连接,所述第三活塞筒通过第二输送管组与第二活塞筒相连接。
[0011]优选地,所述第一输送管组包括与第一活塞筒连通的第一输送软管和第二输送软管,所述第三活塞筒上安装有第一短管和第二短管,所述第一短管与第一输送软管相连接,所述第二短管与第二输送软管相连接,所述第一短管上安装有第一泄压阀,所述第二短管上安装有第一电磁阀。
[0012]优选地,所述第二输送管组包括与第二活塞筒连通的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均与第三活塞筒相连通,且所述第一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泄压阀,所述第二连接管上安装有第二电磁阀。
[0013]优选地,所述第一泄压阀和第二泄压阀型号相同。
[0014]优选地,还包括对限位板调节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与驱动杆固定连接的螺纹筒,所述螺纹筒内螺纹连接有螺杆,所述螺杆上固定有短杆,所述短杆与限位板固定连接。
[0015]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放在第一支撑台、第二支撑台上被支撑,并启动电动推杆;S2,电动推杆驱动移动板、第一测试杆、第二测试杆下移,直至第一测试杆、第二测试杆与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相抵,随着电动推杆的输出端继续下移,第一测试杆、第二测试杆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产生压力进行检测;S3,测试的压力值与生产要求的压力值相同时,此时的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没有损坏,则说明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合格,相反不合格,无需进行下一步检测;S4,对合格的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进行下一步检测,电动推杆输出端继续向下移动;S5,第一测试杆从两侧向下挤压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也就是说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以第一支撑台作为支撑,两侧被第一测试杆向下驱动弯曲,如此可以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进行折弯检测;S6,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折弯至设定的弧度时,若是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没有断裂,则说明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合格,否则不合格。
[0016]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1、设置第一测试杆、第二测试杆可以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多个位置且不同的接触
面同时进行检测,检测更加全面,避免了现有技术人工对检测头调节的弊端。
[0017]2、第一测试杆、第二测试杆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进行检测的同时也对其进行限位,保证其检测时的稳定性,避免了现有技术人工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人工限位的弊端。
[0018]3、检测合格后,可以实现第二检测杆相对于第一检测杆上移且第二检测杆仍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限位作用,两个第二支撑台向下移动,为折弯测试做准备,无需人工参与调节。
[0019]4、电动推杆驱动移动板继续下移,此时的第一测试杆从两侧向下挤压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也就是说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以第一支撑台作为支撑,两侧被第一测试杆向下驱动弯曲,如此可以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进行折弯检测。
[0020]5、当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弯曲时,两个限位板会持续的相对移动并与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相抵,从而可以保证折弯过程中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的稳定性。
[0021]6、由于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存在长度不同,工作人员可以转动限位板带动短杆和螺杆转动,从而可以实现对限位板位置的调节,以适用于对不同型号的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进行检测。
[002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可以对板材进行稳定的限位,同时对板材进行压力测试后紧接着进行弯曲测试,可以对玻璃钢蜂窝复合板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端安装有四个支撑柱(2),四个所述支撑柱(2)的上端固定有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下方设有被驱动的移动板(5),所述移动板(5)的底部安装有第一活塞筒(8)和四个第一测试杆(6),所述第一活塞筒(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塞(30),所述第一活塞(30)的上端固定有第一弹簧(31),所述第一弹簧(31)的另一端与第一活塞筒(8)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活塞(30)的底部固定有具有限位功能的第二测试杆(9),所述第一测试杆(6)、第二测试杆(9)的底部均安装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与第二测试杆(9)相对的第一支撑台(13),所述底座(1)上固定有对称分布在第一支撑台(13)上的两个第二活塞筒(10),所述第二活塞筒(10)内滑动连接有第二活塞(27),所述第二活塞(27)的上端固定有支撑杆(11),所述第二活塞(27)的底部固定有第二弹簧(26),所述第二弹簧(26)的另一端与第二活塞筒(10)的内底部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杆(11)的上端固定有与第一测试杆(6)相对的第二支撑台(14),两个所述第二支撑台(14)相背的一侧均设有限位板(15),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与第一活塞筒(8)、第二活塞筒(10)相连接且驱动限位板(15)移动的驱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3)的上端固定有两个电动推杆(4),两个所述电动推杆(4)的输出端与移动板(5)的上端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四个所述第一测试杆(6)在移动板(5)的底部呈矩形分布,所述第二测试杆(9)固定在移动板(5)底部中心且位于四个第一测试杆(6)的内侧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玻璃钢蜂窝复合板材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底座(1)上的竖板(32),所述竖板(32)上贯穿设有固定设置的第三活塞筒(16),所述第三活塞筒(16)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塞(28),所述第三活塞(28)上固定有第三弹簧(29),所述第三弹簧(29)与第三活塞筒(16)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28)上固定连接有驱动杆(25),所述驱动杆(25)与限位板(15)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活塞筒(16)通过第一输送管组与第一活塞筒(8)相连接,所述第三活塞筒(16)通过第二输送管组与第二活塞筒(10)相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锦锋,金玉林,吴小兵,金鑫,彭护城,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通州四建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