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纸张回潮后抗压强度的判断方法及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932469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纸张回潮后抗压强度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样、首次检测、回潮试验、二次检测、计算和判断;若回潮率≦35%、环压指数变化率≦35%,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合格,抄造工艺不需调整;否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不合格,需调整抄造工艺。本判断方法可用于成纸的检测中,并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工艺进行优化和调整。进行优化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纸张回潮后抗压强度的判断方法及应用


[0001]本申请涉及造纸
,特别涉及一种纸张回潮后抗压强度的判断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纸张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汽,称之为纸张回潮。目前生产高强瓦楞原纸,虽然最终成纸吸水性COBB值均达到30g/m2以下。但是在不同工艺所制备产品的其抗水蒸汽穿透能力却不同。
[0003]如果纸板、纸箱的抗水蒸气穿透能力差,就容易在使用过程中受潮,同时抗压强度也会下明显下降,影响产品的使用。在一些高湿热环境中,纸板、纸箱严重回潮后,纸箱最多会丢失了60

70%的抗压强度,这造成纸箱变软、坍塌,无法用于重载荷货品(如陶瓷卫浴等)的包装运输。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纸张回潮后抗压强度的判断方法,可用于成纸的检测中,并可以根据检测结果,对工艺进行优化和调整。
[0005]本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纸张回潮后抗压强度的判断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取样:在纸机完成卷曲步骤后,裁切一份纸样,再将纸样分为样本1和样本2;
[0007]首次检测:将样本1进行重量G0检测;样本2进行环压指数X0的检测;
[0008]回潮试验:将样本1平铺在温度30
±
1℃,RH:80
±
3%的环境中3h进行回潮,得到回潮试验后样本1;
[0009]二次检测:将回潮试验后样本1进行重量G1、环压指数X1的检测;
[0010]计算和判断:计算回潮率、环压指数变化率,判断纸样是否合格;
[0011]回潮率=(G1

G0)/G0
×
100%,
[0012]环压指数变化率=(X1

X0)/X0
×
100%,
[0013]若回潮率≦35%、环压指数变化率≦35%,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合格,抄造工艺不需调整;否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不合格,需调整抄造工艺。
[0014]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纸张回潮后性能检测方法,在设定高温高湿环境进行回潮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判断纸张是否合格,是否需要调整工艺配方。该试验简单、耗时短,可快速评估纸张回潮的性能效果,并及时指导生产工艺调整。
[0015]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所述计算和判断和判断步骤:若回潮率≦20%、环压指数变化率≦20%,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合格,抄造工艺不需要调整;否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不合格,需调整抄造工艺。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以下步骤:
[0017]取样:在纸机完成卷曲步骤后,裁切一份纸样,再将纸样分为样本1和样本2;
[0018]首次检测:将样本1进行重量G0检测;将样本2进行环压指数X0和耐破指数B0的检
测;
[0019]回潮试验:将样本1平铺在温度30
±
1℃,RH:80
±
3%的环境中3h进行回潮,得到回潮试验后样本1;
[0020]二次检测:将回潮试验后样本1进行重量G1、环压指数X1、耐破指数B1的检测;
[0021]计算和判断:根据回潮率、环压指数变化率、耐破指数变化率,判断纸样是否合格;
[0022]回潮率=(G1

G0)/G0
×
100%
[0023]环压指数变化率=(X1

X0)/X0
×
100%
[0024]耐破指数变化率=(B1

B0)/B0
×
100%
[0025]若回潮率≦35%、环压指数变化率≦35%、耐破指数变化率≦35%,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合格,抄造工艺不需调整;否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不合格,需调整抄造工艺。
[0026]在一些优选实施例中,若回潮率≦20%、环压指数变化率≦20%、耐破指数变化率≦20%,则纸样回潮测试合格,抄造工艺不需要调整;否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不合格,需要调整抄造工艺。
[0027]优选的,首次检测与二次检测中,检测环境的温度控制在23
±
1℃;相对湿度控制在RH50
±
2%。
[0028]优选的,在纸机卷曲完成10min内完成取样。
[0029]优选的,回潮试验后5min内进行二次检测。
[0030]优选的,所述回潮试验步骤,样本1在第60min和第120min进行翻面。
[0031]优选的,所述重量、环压指数、耐破指数的检测时间控制在1min内。为了防止在检测过程中,纸样吸收环境中的水分,而纸样中水分变化对纸张性能造成影响,因此,以上性能检测的时间越短越好,严格控制在1min内。
[0032]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造纸工艺的调整方法,将该工艺抄造的纸张按照本申请第一方面述的方法进行检测,若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不合格,则增加配方中防潮助剂的使用量,增加纸张的抗潮性能,增加纸张强度,使其能在高温或高湿环境中也可以正常用于载荷运输的包装。
[0033]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造纸工艺的调整方法,可以通过对纸张防潮后抗压强度的检测结果,调整工艺配方中防潮助剂的使用量。
[0034]上述
技术实现思路
相关记载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让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更清楚地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而可以依据说明书的文字记载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易于理解,以下结合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
[0036]为详细说明本申请可能的应用场景,技术原理,可实施的具体方案,能实现目的与效果等,以下结合所列举的具体实施例详予说明。本文所记载的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37]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
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各个位置出现的“实施例”一词并不一定指代相同的实施例,亦不特别限定其与其它实施例之间的独立性或关联性。原则上,在本申请中,只要不存在技术矛盾或冲突,各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以任意方式进行组合,以形成相应的可实施的技术方案。
[0038]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技术术语的含义与本申请所属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对相关术语的使用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旨在限制本申请。
[0039]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用语“和/或”是一种用于描述对象之间逻辑关系的表述,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存在A,存在B,以及同时存在A和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逻辑关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纸张回潮后抗压强度的判断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样:在纸机完成卷曲步骤后,裁切一份纸样,再将纸样分为样本1和样本2;首次检测:将样本1进行重量G0检测;样本2进行环压指数X0的检测;回潮试验:将样本1平铺在温度30
±
1℃,RH:80
±
3%的环境中3h进行回潮,得到回潮试验后样本1;二次检测:将回潮试验后样本1进行重量G1、环压指数X1的检测;计算和判断:计算回潮率、环压指数变化率,判断纸样是否合格;回潮率=(G1

G0)/G0
×
100%,环压指数变化率=(X1

X0)/X0
×
100%,若回潮率≦35%、环压指数变化率≦35%,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合格,抄造工艺不需调整;否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不合格,需调整抄造工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和判断和判断步骤:若回潮率≦20%、环压指数变化率≦20%,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合格,抄造工艺不需要调整;否则,纸样回潮后抗压强度不合格,需调整抄造工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样:在纸机完成卷曲步骤后,裁切一份纸样,再将纸样分为样本1和样本2;首次检测:将样本1进行重量G0检测;将样本2进行环压指数X0和耐破指数B0的检测;回潮试验:将样本1平铺在温度30
±
1℃,RH:80
±
3%的环境中3h进行回潮,得到回潮试验后样本1;二次检测:将回潮试验后样本1进行重量G1、环压指数X1、耐破指数B1的检测;计算和判断:根据回潮率、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晓婷张永春朱琦王才林卢奇遇邓玉蕾吴建敏陈振耀刘儒袁福玉宋华荣马雷黄尚团王永鹏
申请(专利权)人:联盛纸业龙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