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间作播种和铺设地膜两用功能的种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现代农业播种及覆膜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间作播种和铺设地膜两用功能的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农业播种机器大多数排种类型单一,需要人和机器协同操作,过程比较繁琐,而且大多数铺地膜机器并均未实现全自动化,需要人为剪切、压土,而且不能与播种机器进行良好的搭配。
[0003]现有的排种器主要有气吸式精密排种器和可更换模具的滚动式排种器。其中气吸式精密排种器的优点是排种数量均匀,排种间距精度高;缺点是更换模具困难或无法更换模具,功率损耗巨大,成本很高。可更换模具的滚动式排种器的优点是模具可更换可以播不同类型的种子,成本较低;缺点是排种数量不均匀,排种间距波动较大,无法做到精密播种。同时现有的农业机器主要为单一某一作物的专用播种机和铺地膜机器;单一作物的专用播种机优点是针对性强,对应作物播种效果较好;缺点是功能单一,使用频率低;铺地膜机的优点是节省人力、提高工作效率;缺点是需要人为全程协作,自动化程度低。因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间作播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间作播种和铺设地膜两用功能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车体、排种转换接盘、多个旋转夹持式排种单元、开沟覆土单元和覆膜单元,所述排种转换接盘设于所述车体前端上方排种架的底部;所述多个旋转夹持式排种单元设于所述排种架的上方,且通过排种器底板环绕设于所述排种转换接盘的圆周方向,所述旋转夹持式排种单元包括排种器底板、旋转种盘、上槽板、种夹、排种器上盖板、储种槽、排种电机和排种软管,所述排种器底板设于所述排种架上,所述排种器底板上设有排种器出口,且所述排种器出口与所述排种转换接盘相连通,所述旋转种盘设于所述排种器底板上,所述旋转种盘沿其中心轴线均布环绕设有多个种夹滑道,且每个所述种夹滑道的外侧一端设有滑道通孔,所述上槽板设于所述旋转种盘上,且所述上槽板上对应设有上槽板滑道,所述种夹的第一端面为弧形面,且所述种夹第二端的顶部设有种夹限位柱,所述种夹设于所述种夹滑道中,所述种夹限位柱卡合于所述上槽板滑道中,且所述种夹与所述旋转种盘中间处的固定圆盘之间设有压缩弹簧,所述排种器上盖板内侧设有活动调节板,且所述活动调节板的第一端与所述排种器上盖板转动连接,所述活动调节板的第二端设于所述排种器上盖板的调节槽口中,所述排种器上盖板盖合于所述旋转种盘及上槽板上方,且所述排种器上盖板的一侧设有储种槽,所述排种电机设于所述排种器底板的底部,且所述排种电机的输出轴通过种盘旋转方轴与所述旋转种盘以及上槽板连接,所述排种软管的第一端与所述排种转换接盘底部的仓体出口相连接,且所述排种软管的第二端穿过所述排种架下端的中间转换盘与所述开沟覆土单元中固定接管固定;所述开沟覆土单元设于所述车体的前端,所述覆膜单元设于所述车体的后端,且所述覆膜单元包括地膜支撑模块、地膜输送对轴、地膜限位光轴、地膜切割模块和覆土模块,所述地膜支撑模块通过支撑底板设于车体后端的上方,所述地膜切割模块通过切割底板设于所述地膜支撑模块的下方,且所述地膜支撑模块与所述地膜切割模块之间设有所述地膜输送对轴,所述地膜限位光轴设于所述地膜输送对轴下方,且所述地膜限位光轴的后端设有所述覆土模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间作播种和铺设地膜两用功能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转换接盘内部与所述旋转夹持式排种单元相对应设有多个转换仓体,每个所述转换仓体相对应的与所述旋转夹持式排种单元中排种器底板上的排种器出口相连通,且每个所述转换仓体的底部均设有仓体出口,所述排种转换接盘的上方还设有接盘电机,所述接盘电机固定于所述排种架上,且所述接盘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排种转换接盘相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间作播种和铺设地膜两用功能的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上盖板的一侧设有储种槽槽口,且所述储种槽的下端与所述储种槽槽口相连通,所述排种器上盖板另一侧的内部设有内调节板,且所述储种槽槽口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三众,刘乐,李昊宸,张立峰,段仕博,马莉,李想,肇姗玉,张宸瑄,
申请(专利权)人:燕山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