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变光圈、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33184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7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可变光圈、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可变光圈包括底座、定盘、转盘、多个叶片、第一SMA线以及第二SMA线。定盘固定连接底座,转盘转动连接底座且环绕定盘设置。多个叶片呈环形分布,并合围出光圈孔,每个叶片均转动连接于定盘、且滑动连接于转盘。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均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连接转盘,第一SMA线或第二SMA线用于在通电时收缩,以带动转盘相对定盘转动,每个叶片均相对定盘转动且相对转盘滑动,光圈孔的孔径发生变化。第一SMA线收缩带动转盘转动的方向与第二SMA线收缩带动转盘转动的方向相反。上述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孔径调节精度较高。圈孔的孔径调节精度较高。圈孔的孔径调节精度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变光圈、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是分案申请,原申请的申请号是202110475918.1,原申请日是2021年04月29日,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申请涉及拍摄
,尤其涉及一种可变光圈、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3]传统的摄像头模组设置有可变光圈,通过改变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大小,可以调节入射光的光照强度,从而较大程度地提高摄像头模组的成像品质。目前的可变光圈主要是通过音圈马达(voice coil motor,VCM)驱动叶片移动,以调节光圈孔大小。由于音圈马达容易受到电磁干扰,导致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孔径调节精度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可变光圈、摄像头模组及电子设备,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孔径调节精度较高。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变光圈,包括底座、定盘、转盘、多个叶片、第一SMA线以及第二SMA线。底座具有贯通孔。定盘固定连接底座,定盘呈环形且定盘的内侧通孔与贯通孔相对设置。转盘转动连接底座且环绕定盘设置。多个叶片位于定盘和转盘的同一侧,多个叶片呈环形分布,并合围出光圈孔,光圈孔与贯通孔相对设置,每个叶片均转动连接于定盘、且滑动连接于转盘。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均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连接转盘,第一SMA线或第二SMA线用于在通电时收缩,以带动转盘相对定盘转动,每个叶片均相对定盘转动且相对转盘滑动,光圈孔的孔径发生变化。第一SMA线收缩带动转盘转动的方向与第二SMA线收缩带动转盘转动的方向相反。
[0006]在本申请中,可变光圈通过第一SMA线或第二SMA线驱动转盘相对定盘转动,使得多个叶片合拢或张开,光圈孔的孔径发生变化,相较于传统的音圈马达,可变光圈的驱动机构不易受到电磁干扰,使得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孔径调节精度较高,可靠性较佳。
[0007]此外,由于采用SMA线驱动的驱动机构的部件体积小、排布紧凑,相较于传统的音圈马达,可变光圈可以节省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上的空间,有利于可变光圈的小型化。其中,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相互垂直,且均垂直于光圈孔的中心线。
[0008]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第一拨块,第一拨块包括转动部、第一连接部及第二连接部,转动部转动连接底座,第一SMA线连接第一连接部,转盘连接第二连接部。第一SMA线收缩时带动第一连接部绕转动部转动,使得第二连接部绕转动部转动且拨动转盘相对定盘转动。
[0009]其中,可变光圈还包括第二拨块,第二拨块转动连接底座,第二SMA线连接第二拨块,第二拨块还连接转盘。
[0010]在本实现方式中,第一拨块与转盘联动,第一SMA线经第一拨块连接转盘,第二拨
块与转盘联动,第二SMA线经第二拨块连接转盘,因此第一SMA线和第二SMA线均一端连接底座、另一端连接转盘。例如,当第一SMA线收缩时带动第一转块转动,第一拨块拨动转盘相对底座转动,第二拨块被转盘带动发生转动,第二SMA线被拉长。同样的,当第二SMA线收缩时,转盘被带动向另一方向转动,第一SMA线被拉长。
[0011]其中,第一拨块还可以包括拨块主体,拨块主体包括相背设置的顶面和底面。转动部凸设于拨块主体的底面,转动部可以包括转动柱。第一连接部凸设于拨块主体的顶面,第一连接部可以包括支撑台和凸设于支撑台的顶面的连接柱。第二连接部可以形成于拨块主体的侧面,拨块主体的侧面位于拨块主体的顶面与拨块主体的底面之间。
[0012]其中,可变光圈还包括第一卡爪、第二卡爪、第三卡爪以及第四卡爪。第一SMA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卡爪和第二卡爪,第二SMA线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卡爪和第四卡爪。第一卡爪安装于底座,以使第一SMA线的一端连接底座。第二卡爪连接第一拨块的第一连接部,使得第一SMA线的另一端经第一拨块连接转盘。第三卡爪安装于底座,以使第二SMA线的一端连接底座。第四卡爪连接第二拨块,使得第二SMA线的另一端经第二拨块连接转盘。
[0013]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二连接部与转盘啮合或过盈配合。例如,第二连接部包括齿轮结构,转盘包括齿轮结构,第二连接部的齿轮结构与转盘的齿轮结构啮合。
[0014]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与转动部的间距小于第二连接部与转动部的间距。可以理解的是,传统的采用音圈马达的可变光圈的光圈孔,容易因磁铁和线圈的磁力具有上限而变化较小,也即传统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变化范围有限。而在本申请中,可变光圈通过第一SMA线或第二SMA线实现驱动,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孔径变化范围不会受磁铁和线圈的磁力的影响。此外,由于第一拨块的第一连接部与转动部的间距小于第二连接部与转动部之间的距离,因此第一拨块能够实现行程放大,第一SMA线收缩长度较小时,即可通过第一拨块拨动转盘相对定盘转动较大角度,使得叶片的转动角度较大,光圈孔的孔径变化较大。其中,第二拨块同样能够实现行程放大,使得可变光圈的光圈孔的孔径变化范围较大,有利于提升应用可变光圈的摄像头模组的拍摄质量、丰富拍摄场景。
[0015]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分别位于转动部的两侧。示例性的,拨块主体可以大致呈扇形,第一连接部可以固定于拨块主体的圆心处或靠近圆心处设置,第二连接部可以固定于拨块主体的外侧弧面(也即侧面),转动部固定于拨块主体的圆心与外侧弧面之间。
[0016]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连接第一连接部与底座。由于可变光圈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可以在断电后使得叶片复位,因此可变光圈无需额外上电,能够节省功耗,使得可变光圈的功耗较小。
[0017]示例性的,复位弹簧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第一拨块和第二拨块、中部连接底座。在其他一些实现方式中,复位弹簧也可以包括彼此独立的两个部分,其中一个部分连接第一拨块与底座,另一个部分连接第二拨块与底座。
[0018]其中,复位弹簧的两端可以分别连接第二卡爪和第四卡爪。其中,复位弹簧与第二卡爪及第四卡爪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0019]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底座包括底板和内环壁,底板呈环状且环绕贯通孔,内环壁固定于底板的内周缘,内环壁设有第一缺口。转盘包括盘体以及固定于盘体一侧的第一配合部,盘体与底板相对设置,第一配合部位于第一缺口且与第二连接部配合。
[0020]在本实现方式中,转盘的第一配合部及第二配合部利用底座的缺口进行排布,从而与底座复用空间,提高可变光圈的空间利用率,有利于可变光圈小型化。
[0021]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定盘固定于内环壁背向底板的一侧,定盘覆盖第一缺口,使得转盘的第一配合部和第二配合部被限位在定盘与底座的底板之间,转盘能够在定盘与底座之间稳定转动。
[0022]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变光圈还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第一磁性件固定于底座且对应第一SMA线设置,第二磁性件固定于底座且对应第二SMA线设置。
[0023]示例性的,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可以为永磁铁,使得第一磁性件吸引第一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2),具有贯通孔(124);定盘(13),固定连接所述底座(12),所述定盘(13)呈环形且所述定盘(13)的内侧通孔(131)与所述贯通孔(124)相对设置;转盘(14),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2)且环绕所述定盘(13)设置;多个叶片(15),位于所述定盘(13)和所述转盘(14)的同一侧,多个所述叶片(15)呈环形分布,并合围出光圈孔(11),所述光圈孔(11)与所述贯通孔(124)相对设置,每个所述叶片(15)均转动连接于所述定盘(13)、且滑动连接于所述转盘(14);以及,第一SMA线(16)和第二SMA线(17),所述第一SMA线(16)和所述第二SMA线(17)均一端连接所述底座(12),另一端连接所述转盘(14),所述第一SMA线(16)或所述第二SMA线(17)用于在通电时收缩,以带动所述转盘(14)相对所述定盘(13)转动,每个所述叶片(15)均相对所述定盘(13)转动且相对所述转盘(14)滑动,所述光圈孔(11)的孔径发生变化;所述第一SMA线(16)收缩带动所述转盘(14)转动的方向与第二SMA线(17)收缩带动所述转盘(14)转动的方向相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1)还包括第一拨块(18),所述第一拨块(18)包括转动部(181)、第一连接部(182)及第二连接部(183),所述转动部(181)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2),所述第一SMA线(16)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82),所述转盘(14)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183);所述第一SMA线(16)收缩时带动所述第一连接部(182)绕所述转动部(181)转动,使得所述第二连接部(183)绕所述转动部(181)转动且拨动所述转盘(14)相对所述定盘(13)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83)与所述转盘(14)啮合或过盈配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82)与所述转动部(181)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连接部(183)与所述转动部(181)的间距。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82)和所述第二连接部(183)分别位于所述转动部(181)的两侧。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变光圈(1)还包括复位弹簧(110),所述复位弹簧(110)连接所述第一连接部(182)与所述底座(12)。7.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变光圈(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2)包括底板(121)和内环壁(122),所述底板(121)呈环状且环绕所述贯通孔(124),所述内环壁(122)固定于所述底板(121)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邓峰胡向阳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