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33020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2 16: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1)紫外光照射处理;(2)低温真空干燥处理;(3)杀青;(4)揉捻、包捻;(5)微波处理。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能够促进联苯菊酯、吡虫啉、多菌灵的分解,有效的避免了微生物的侵染,并对鲜叶中存在的霉菌、大肠杆菌等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不仅不会引起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还可显著减少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特别是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国际上在对茶叶农药残留和重金属限量进一步提高要求的同时,对茶叶中的多种有害微生物也提出了控制要求,霉菌和大肠杆菌数量也已成为茶叶卫生质量的两个重要控制指标。加工是影响茶叶卫生质量安全的重要因素。加工操作对鲜叶中存在的化学农药有一定去除作用,鲜叶中残留农药的降解率一般在50%~80%;由于茶叶鲜叶在加工过程中会与金属机械表面接触,有可能导致重金属的渗入,主要表现为铅、铜、锌等含量增加;另外,茶叶的制作过程中,物料水分高,加工时间较长,环境接触面广,极易造成微生物(尤其是霉菌和细菌)的污染和大量繁殖。化学农药、重金属和微生物是茶叶卫生质量安全最重要的3个内容。目前,对茶叶加工过程中化学农药、重金属、微生物各自含量变化方面的研究报道不少,但茶叶微生物方面的研究较少,且多偏重一个或两个内容,对这3个内容的综合研究报道甚少。因此,亟需开发研究一种茶叶的加工方法,能够同时降低茶叶中化学农药、重金属、微生物含量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紫外光照射处理:将鲜叶置于紫外灯下进行紫外光照射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2)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将步骤(1)中紫外光照射处理后的鲜叶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3)杀青:将处理液均匀喷覆到步骤(2)中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后的鲜叶表面,然后置于滚筒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4)揉捻、包捻:将步骤(3)中杀青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内进行揉捻,然后进行包捻后备用;(5)微波处理:将步骤(4)中包捻后的茶叶置于微波环境中进行微波处理,完成后进行挑梗、包装即可。
[0005]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紫外光照射处理时控制紫外光的波长为200~300nm,
紫外光照射处理的时间为20~30min。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鲜叶置于紫外灯下进行紫外光照射处理,一方面可以杀死鲜叶表面的微生物,另一方面提高鲜叶的表面活性,改善鲜叶的加工特性,促进化学农药的分解。
[0007]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时控制温度为40~50℃,真空度为1.4~1.8Pa,干燥至含水率为70~74%。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紫外光照射处理后的鲜叶置于真空干燥箱内,在低温真空条件下进行干燥处理,从外到内缓慢升温,产生一定的蒸气压,这些蒸气压会冲破部分射线薄壁细胞和部分厚壁细胞的纹孔,从而开启了细胞液体流动通道,提高茶叶的渗透性,在干燥的同时为后续的操作奠定一定的基础。
[0009]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处理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百分比为:富里酸1~2%、白醋6~9%、甘菊醇提物0.7~0.9%、青蒿醇提物0.3~0.5%,党参醇提物0.6~0.7%,余量为纯水。
[0010]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杀青处理时控制温度为200~210℃,杀青处理的时间为50~60s。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杀青之前将处理液均匀喷覆到茶叶的表面,一方面可避免加工过程中重金属的侵入,另一方面处理液中的有效成分可与茶叶中的氧化物、金属离子和包括有毒有害物质在内的有机物发生相互作用,促进化学农药的分解,加快重金属的降解,并杀死部分微生物菌群。
[0012]进一步地,步骤(5)中所述的微波处理时控制微波的功率为300~400W。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揉捻、包捻后的茶叶置于微波环境中,通过控制微波处理的功率,进一步促进化学农药的分解,重金属的降解以及微生物的失活。
[0014]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能够促进联苯菊酯、吡虫啉、多菌灵的分解,有效的避免了微生物的侵染,并对鲜叶中存在的霉菌、大肠杆菌等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不仅不会引起重金属含量的增加,还可显著减少茶叶中重金属的含量,从而提升茶叶的品质。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0016]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紫外光照射处理:将鲜叶置于紫外灯下进行紫外光照射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2)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将步骤(1)中紫外光照射处理后的鲜叶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
理,完成后取出备用;(3)杀青:将处理液均匀喷覆到步骤(2)中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后的鲜叶表面,然后置于滚筒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4)揉捻、包捻:将步骤(3)中杀青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内进行揉捻,然后进行包捻后备用;(5)微波处理:将步骤(4)中包捻后的茶叶置于微波环境中进行微波处理,完成后进行挑梗、包装即可。
[0017]步骤(1)中所述的紫外光照射处理时控制紫外光的波长为200nm,紫外光照射处理的时间为20min。
[0018]步骤(2)中所述的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时控制温度为40℃,真空度为1.4Pa,干燥至含水率为70%。
[0019]步骤(3)中所述的处理液中各成分及对应重量百分比为:富里酸1%、白醋6%、甘菊醇提物0.7%、青蒿醇提物0.3%,党参醇提物0.6%,余量为纯水。
[0020]步骤(3)中所述的杀青处理时控制温度为200℃,杀青处理的时间为50s。
[0021]步骤(5)中所述的微波处理时控制微波的功率为300W。
实施例2
[0022]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紫外光照射处理:将鲜叶置于紫外灯下进行紫外光照射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2)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将步骤(1)中紫外光照射处理后的鲜叶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3)杀青:将处理液均匀喷覆到步骤(2)中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后的鲜叶表面,然后置于滚筒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4)揉捻、包捻:将步骤(3)中杀青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内进行揉捻,然后进行包捻后备用;(5)微波处理:将步骤(4)中包捻后的茶叶置于微波环境中进行微波处理,完成后进行挑梗、包装即可。
[0023]步骤(1)中所述的紫外光照射处理时控制紫外光的波长为250nm,紫外光照射处理的时间为25min。
[0024]步骤(2)中所述的低温真空干燥处理时控制温度为45℃,真空度为1.6Pa,干燥至含水率为72%。
[0025]步骤(3)中所述的处理液中各成分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紫外光照射处理:将鲜叶置于紫外灯下进行紫外光照射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2)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将步骤(1)中紫外光照射处理后的鲜叶置于真空干燥箱内进行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3)杀青:将处理液均匀喷覆到步骤(2)中低温真空干燥处理后的鲜叶表面,然后置于滚筒杀青机内进行杀青处理,完成后取出备用;(4)揉捻、包捻:将步骤(3)中杀青后的鲜叶置于揉捻机内进行揉捻,然后进行包捻后备用;(5)微波处理:将步骤(4)中包捻后的茶叶置于微波环境中进行微波处理,完成后进行挑梗、包装即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能去除茶叶中有害物质的茶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紫外光照射处理时控制紫外光的波长为200~300nm,紫外光照射处理的时间为20~30min。...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劲松蔡晓红许振坤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缘圆缘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