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铜线拉伸上油机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铜线生产
,主要涉及一种铜线拉伸上油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铜线一般是指由热轧铜棒不退火(但尺寸较小的丝可能要求中间退火)拉制而成的丝线,可用于进行织网、电缆、铜刷过滤网等,其广泛用于工业过滤、石油、化工、印刷、艺术品等行业。
[0003]铜线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需求量十分大。在铜线的生产过程中,在将生产好的铜线存放之前,通常需要对铜线表面进行上油处理,以对铜线起到保护作用,避免其氧化,同时也能够在后续使用过程中起到一定的润滑作用。而现有的铜线上油过程大多是将铜线直接从盛有油的露天池槽内过一遍,这种方式使用存在不便,其一方面现有的这种池槽一般体积较大,较为占空间,不易移动,另一方面池槽露天设置,其内油液也容易混合有灰尘。另外,由于铜线在生产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设备等原因造成局部弯曲,若不对其进行处理而直接上油的话,会影响最终得到的铜线质量。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铜线拉伸上油机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铜线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铜线拉伸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矩形套(1)和第二矩形套(2),所述第一矩形套(1)及第二矩形套(2)均为两侧贯穿结构,所述第一矩形套(1)一端和第二矩形套(2)一端固定在一起;所述第一矩形套(1)内对应设有可调节的铜线拉伸机构,用于将铜线拉直;所述第二矩形套(2)内对应设有铜线上油机构,用于对铜线表面上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铜线拉伸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线拉伸机构包括第一转辊(4)和第二转辊(6),所述第一矩形套(1)内对应设有两排第一安装杆(3)和两排第二安装杆(5),两排第一安装杆(3)上下分布设置,且上下两排第一安装杆(3)之间可同步相向或背向滑动升降,所述第一安装杆(3)的中部均可转动安装有第一转辊(4);两排第二安装杆(5)左右分布设置,并对应位于上下两个第一安装杆(3)之间;所述第二安装杆(5)的中部均可转动安装有第二转辊(6),所述第二安装杆(5)的顶端通过一个第一连杆(7)与其上方的第一安装杆(3)底端一侧铰接相连,所述第二安装杆(5)的底端通过另一个第一连杆(7)与其下方的第一安装杆(3)顶端一侧铰接相连;所述第一转辊(4)和第二转辊(6)之间围绕形成有矩形的过线通道,该过线通道的大小可调。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铜线拉伸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套(1)的一侧侧壁上对应设有两排上下分布的腰形孔(101),所述第一矩形套(1)的另一侧内壁上对应设有两排上下分布的腰形槽(102),两排第一安装杆(3)的一端分别对应滑动安装于腰形槽(102)内,两排第一安装杆(3)的另一端分别对应滑动安装于腰形孔(101)内,所述第一安装杆(3)可对应上下滑动;所述第一矩形套(1)外侧壁上上下两排腰形孔(101)之间对应安装有可滑动的移动杆(8),所述第一安装杆(3)一端穿过腰形孔(101)后对应安装有第二连杆(9),所述第二连杆(9)一端铰接安装于第一安装杆(3)端部,所述第二连杆(9)另一端铰接安装于移动杆(8)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铜线拉伸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套(1)远离第二矩形套(2)的一端侧面对应设有固定块(12),所述固定块(12)上螺纹安装有调节螺杆(10),所述调节螺杆(10)的一端对应设有操作头,所述调节螺杆(10)的另一端螺纹贯穿固定块(12)后对应抵在移动杆(8)一侧,且所述固定块(12)与移动杆(8)之间还对应连接有弹簧(11),所述弹簧(11)对应套设在调节螺杆(10)外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铜线拉伸上油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矩形套(1)外侧壁上上下两排腰形孔(101)之间对应开设有第一滑槽(103),所述第二矩形套(2)对应一侧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第二滑槽(208),所述第二滑槽(208)与第一滑槽(103)衔接在一起,所述移动杆(8)滑动安装于第一滑槽(103)上,并可沿第一滑槽(103)及第二滑槽(208)滑动。6.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道赞,洪宇,杨鹏,
申请(专利权)人:芜湖巨科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